據泰國《世界日報》5月17日報道,泰國推行降低物流成本工作方案,計劃在5年內把成本從現在的19%減剩10%,提升國際競爭能力,以符合國際標準的物流制度,推動泰國成為印支地區的企業貿易中心。
泰國工業部常務次長節甲蒙在由促進工業廳舉辦的“物流業,增加工業產量”講座里指出,泰國被國際洛桑管理學院(IMD)降低競爭評級,自第33降至27。其中泰國物流業的評分很低,盡管泰國與其他周邊國家相比擁有越優越的地理形勢,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除外。
泰國的物流成本占國內生產毛額(GDP)7兆銖的19%,而美國折算僅約7%,阻礙泰國競爭力增長。泰國的19%物流成本中,運輸費用最多占8%,其次是貨物持有費7%,管理費2%及貨倉管理費0.2%等。
節甲蒙表示,已訂出目標,自今年起在5年內降低物流支出剩下10%,并已提出2007-2011年國家物流制度發展戰略,提升泰國物流制度至國際水平,以發展成為印支地區的企業貿易中心。
節甲蒙透露,工業部已定出3個主要戰略,以營建國際競爭力,分別是增加國內物流業的競爭力、為工業安排供應鏈、以及提升工作效能等。目標是降低物流成本從19%剩10%,承認存在一定的困難。如能照目標降低物流成本,將能省掉6,000億銖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