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精英訪談

全國政協委員彭釗: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發開放

2007-5-15 1: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廣西區委主委彭釗

    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即廣西沿海沿邊地區,擁有1595公里的海岸線和1020公里的陸地邊境線。它以廣西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4市為核心,并把臨近沿海的玉林、崇左兩市交通、物流納入經濟區統籌規劃,總面積7.2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53萬人。該區域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東臨粵港澳,位居中國-東盟經濟圈、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的結合部,地處中國與東盟區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多區域合作的交匯點。它既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前沿和樞紐,也是西南地區走向東盟、走向世界市場的門戶和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區位優勢明顯,戰略地位突出,資源豐富,腹地廣闊,開發潛力巨大。

    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放開發,積極融入和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重大舉措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加快廣西北部灣沿海地區發展,并與推進泛北部灣合作結合起來,大有文章可做,前景廣闊,并要求把廣西沿海發展成為新的一極。溫家寶總理指出,要充分發揮廣西在中國與東盟多區域合作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廣西沿海發展,做好推進泛北部灣合作這篇大文章。廣西沿海地區開放開發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一、加快建設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具有重要意義 

    1、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發開放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需要。廣西北部灣地區是西部地區唯一沿海的地區,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開放開發,可以帶動西南地區的對外開放和加快發展,縮小東西部地區差距,促進共同發展。 

    2、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發開放是完善中國沿海地區區域布局的戰略選擇。目前,我國沿海地區已經形成了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灣以及海峽西岸率先發展的格局,廣西北部灣地區開發較晚,相對落后。加快北部灣地區的開放開發,打造中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有利于形成中國沿海"兩角兩灣兩岸"的格局,從而帶動國民經濟整體水平的提高。 

    3、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發開放是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維護邊疆穩定的需要。廣西是沿海欠發達省份和少數民族地區。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發開放,促進經濟區實現率先發展,不僅有助于充分發揮北部灣的龍頭效應,帶動廣西經濟的全面騰飛,而且有助于帶動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開發開放,增強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定。 

    4、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發開放是服務國家外交方略的需要。"周邊是首要",睦鄰、富鄰、安鄰是我國的外交戰略。北部灣(廣西)經濟區與泛北部灣東盟各國陸海相連,相互間的交流、交往、合作具有良好的歷史傳統。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發展,推動泛北部灣區域合作,對于營造長期穩定的周邊環境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5、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發開放是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深化中國-東盟全面合作的需要。溫家寶總理在2006年10月第三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和2007年1月14日第十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上兩次提出要"積極探討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可行性"。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合作,使之成為中國與東盟合作的一個新的次區域合作項目,對于加快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深化中國與東盟全面合作內容,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二、建立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對策建議 

    當前,我國經濟增長正向沿海整體開發開放拓展。但由于種種原因,北部灣地區發展遠遠落后于其他沿海地區。近年來,環北部灣三省區特別是廣西加大北部灣開發開放力度,相繼推出了相關發展戰略,成立了專門機構--北部灣(廣西)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加快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沿海重化工業布局,統籌推進廣西沿海的開發建設,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具備了建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良好基礎,條件和時機已經成熟。為此,建議中央盡快把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將其列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土地改革、金融合作、海關特殊監管、財政稅收以及行政管理體制、環境保護、人才培養等方面準予經濟區先行先試,通過綜合配套改革,在地方行政管理、產業布局發展、城鄉公共服務統籌、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擴大對外開放等方面探索建立新的體制,率先取得促進西部大開發新突破,率先構筑東西互動新平臺,率先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新載體,為打造我國經濟發展新一極,務實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奠定基礎。 

    1、實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進行土地管理體制創新,推進土地市場建設,進一步發揮市場在土地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土地節約和集約利用水平;加強土地規劃與管理,在國家現有土地管理制度框架內,用好增量土地,盤活存量土地,加強土地儲備,為經濟區重大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保障。 

    2、實行金融體制改革。進一步擴大金融領域對外開放、加快金融產品創新,形成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提高對東盟和我國西南地區的服務和輻射能力;充分利用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積極探索建立北部灣(廣西)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風險基金,支持企業發行債券和上市融資;積極引進戰略合作伙伴,整合城市商業銀行,探索組建北部灣(廣西)發展銀行。 

    3、實行財稅體制改革。探索建立國家對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財政扶持和稅收扶持政策體系,重點支持沿海基礎設施、產業園區和重大產業項目建設。 

    4、探索外貿、外匯體制和口岸體制改革。積極加快建立有利于增強國際競爭優勢和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制度環境,提高貿易便利化程度;進一步完善利用外資的政策,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提高外向型經濟層次;建立保稅、物流等海關特殊監管區,簡化貨物通關手續,發展港口物流;設立專項口岸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加強和完善口岸設施建設。 

    5、支持廣西沿海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石化、鋼鐵、造紙、港口和物流等產業的布局和成長。努力把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建設成為中國與東盟的區域性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帶動廣西及西南地區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 

    6、探索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突破現有行政體制各自為陣、條塊分割的局限,圍繞北部灣(廣西)經濟區一體化建設目標,建立統一、協調、精簡、高效、廉潔的嶄新管理體制;科學界定職能,理清政府與企業、市場和社會的關系;改進政府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理順政府機構和層級,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