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R是零售企業滿足顧客需求的解決方案和核心技術,目標是最高效地滿足消費者不斷增長、多樣化的需求。只有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零售商、分銷商和制造商才能生存和發展,才更有競爭能力。
ECR是流通供應鏈上各個企業以業務伙伴方式緊密合作,了解消費者需求,建立一個以消費者需求為基礎和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系統。
ECR以提高消費者價值、提高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效率、降低整個系統的成本為目標,從而提高企業競爭能力。
ECR是80年代隨著零售企業的發展壯大、競爭的不斷激烈、消費者權利增大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
ECR經營理念不但適合大中型的零售商和制造商,也適合小型零售商和供應商。隨著零售行業的發展,ECR將促使整個行業內各方面進行合作、制訂行業標準,推動行業高效、良性地發展。
ECR包括零售業的三個重要戰略:顧客導向的零售模式(消費者價值模型)、品類管理和供應鏈管理。
1、顧客導向的零售模式(消費者價值模型):通過商圈購買者調查、競爭對手調查、市場消費趨勢研究,確定目標顧客群,了解自己的強項、弱項和機會,確定自己的定位和特色,構建核心競爭力;圍繞顧客群選擇商品組合、經營的品類,確定品類的定義和品類在商店經營承擔的不同角色;確定商店的經營策略和戰術(定價、促銷、新品引進、補貨等),制定業務指標衡量標準、業務發展計劃。
2、品類管理:把品類作為戰略業務單位來管理,著重于通過滿足消費者需求來提高生意結果的流程。品類管理是以數據為決策依據,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過程。品類管理是零售業精細化管理之本。主要戰術是高效的商品組合、高效的貨架管理、高效的新品引進、高效定價和促銷、高效的補貨。
3、供應鏈管理:建立全程供應鏈管理的流程和規范,制訂供應鏈管理指標;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物流技術縮短供應鏈,減少人工失誤,提高供應鏈的可靠性和快速反應能力;通過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提高供應鏈的數據準確率和及時性;建立零售商與供應商數據交換機制,共同管理供應鏈,最大程度地減低庫存和缺貨率,降低物流成本。
上一篇:SCM的四種職能
下一篇:物流規劃中應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