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航行船舶的開行以及來往港澳小型船舶的密集往返,每年有數以億萬噸計的貨物得以及時輸往國內、外市場,大物流有力地促進了“泛珠三角”國際貿易的發展和貨物的進出口,使“泛珠三角經濟圈”與世界各國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據了解,目前船舶所用油料基本上是進口的,燃油成本占到船公司總成本的30%至40%,是船公司第一大成本支出,國際航行船舶燃油所占成本比例則更高。由于油料市場行情變化較大,且供應國際航行船舶的大部分為保稅油料,因而,大量油料需要存儲在保稅倉庫內。油料供船一般采用在保稅倉庫輸入駁船,再由駁船輸送到船舶的方式。海關派員負責監管油料進出倉和監管油料上船環節,必須頻繁地進出保稅倉和進行船邊監管。而且一般的保稅倉庫離碼頭較遠,而且油料隨時都可能出倉。
針對油料企業的運作實際和船舶航行的需要這一特殊情況,黃埔海關積極落實“5+2”工作制度、預約加班制度,采取多次施封、隨供隨管、隨機抽查監管上船等便利措施,積極安排人力加班加點滿足船舶供油的需要。此舉雖大大增加了海關監管的工作量和難度,但是保障了船舶用油通道的高效運轉,保證了船舶航行的急需,確保“泛珠三角經濟圈”國際航行船舶、來往港澳船舶的順利航行,保證了物流、客流的暢通無阻。
上一篇:天津海關出口退稅難題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