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三區”
據了解,城北物流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在市區北郊,南起新通揚運河,北至寧啟鐵路,東起鹵汀河,西至老興泰公路,總規劃面積約7.68平方公里。集聚區總體布局分為基礎物流區、專業物流區和輔助功能區三部分。
基礎物流區規劃布局“七港、一站、一中心”。“七港”主要包括在沿新通揚運河已建和在建的3個專業碼頭的基礎上,再沿新通揚運河新建3個專業碼頭,沿鹵汀河新建1個專業碼頭,分別為工業原材料專業碼頭、砂石建材專業碼頭、農副產品及農業資料專業碼頭、工業物資專業碼頭和集裝箱運輸專業碼頭,負責承擔相關商品和物資的專業運輸。“一站”指依托寧啟鐵路泰州貨運站,完善鐵路運輸功能。“一中心”即建立多式聯運中心,集約“七港、一站”的功能。
專業物流區包括生產資料及建筑原材料集散中心、農副產品及農業資料集散中心、倉儲物流區和工業配套加工區。其中生產資料碼頭重點發展鋼材物流,建筑原材料碼頭重點發展建筑材料物流。倉儲物流區主要用于吸引第三方倉儲物流企業,建設各種倉儲設施,如自動化立體倉庫、物流中心,同時引進大型生產企業設立零部件和制成品配送中心、大型流通企業設立商品配送中心。工業配套加工區主要安排與集聚區物流相關的工業加工企業設立生產車間等工業設施。
輔助功能區主要包括管理服務區、居民生活區等。
公鐵水聯運
據了解,規劃中的城北物流產業集聚區充分考慮發揮水路物流的便利條件,同時又發揮鐵路、公路物流對工業產品的外流功能。
鐵路交通方面,進一步完善寧啟鐵路泰州貨運站基礎設施,拓展其服務功能。開發現有的陵光鐵路支線功能潛力,將規劃中的站前路接通物流倉儲中心西側寧啟鐵路泰州貨運站,規劃建設高港鐵路支線,使城北物流產業集聚區內鐵路貨運站與泰州港等物流節點實現無縫對接。
公路方面,規劃建設“兩橫兩縱”的公路主干線以及與主干線相連接的集聚區內部公路支線,實現東部與泰朱公路相連,西側與老興泰公路相連,從而與江海高速相連。
水運方面,在進一步完善已建和在建的3個專業化碼頭基礎上,規劃建設農副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碼頭、砂石建材碼頭、工業物資集散碼頭以及集裝箱碼頭等,同時規劃建設相配套的船舶停靠區。對工農河進行整治改造并駁岸造景,河床清淤,疏通水系,規劃區東段與北星河溝通。新通揚運河向北拓寬40米,為三級航道,可通行1000噸左右船舶,提高貨運及港口吞吐能力。
市規劃局有關人士說,多式聯運中心是整個集聚區的“總控”,主要承擔集聚區內的物流配送功能。對以貨運站作為起點、終點的貨物,進行拆箱、加工、倉儲、拼箱、集合包裝、大包裝的解體、拆拼、轉載等作業,根據要求配送至集聚區各區域范圍內,再通過鐵路、公路、水路及未來空港運輸,構筑中長途的“航空+鐵路+公路”運輸體系,或者依托河道構筑中長途的“鐵路+河運+公路”運輸體系。
“通過多式聯運中心,實現公鐵水資源的有機整合,集聚區內對外水路、公路、鐵路綜合交通體系將全面形成。”
物流信息中心
據了解,今年我市將正式啟動城北物流產業集聚區的建設,先期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道路、車站、碼頭等建設,搭建集聚區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十一五”期間,完成集聚區內居民的拆遷安置和管理服務區、商務商業區和居民生活區建設,初步完成多式聯運中心建設,集聚區的物流業及配套加工業集聚達到一定規模,集聚區運營進入軌道并初步顯現其在泰州及蘇中地區商品集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