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供應鏈管理三年省了200億
2007-4-3 11: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摘要:... ...
也許人人都知道了關于IBM將PC部門賣給聯想的事情,但你是否知道這樣一組數據對比:與向日立剝離硬盤產品的交易相比,這次 IBM 只花了一半時間:結束日立交易花了 254 天,而與Lenovo的交易只用了 143 天。
更為重要的是,這是IBM 在不損失客戶的情況下,成功地完成了迄今為止IBM 歷史上最復雜的交易 。
對于取得這樣的成績,IBM把它歸功于內部的供應鏈管理部門(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正是這個部門的出色表現才使IBM內部能夠順暢地運轉。
IBM的節約之道
過去3年以來,ISC 為 IBM 公司產生了近 10 億美元的現金,將庫存降低到 20 年來的最低水平,并且使銷售人員的生產率提高了 25%。
在IBM內部,ISC部門是最重要的節約部門。過去的10年中,正是由于這個部門的出色表現,IBM 將處理一個采購訂單的時間從一個月降低到少于一天,節約了超過 20 億美元。并且由于過去10年不斷的自動化改造,99% 的采購訂單現在實現了電子化處理。
ISC 與 IBM研發部門一起開發物流算法,使 IBM 能夠在 2 至 4 小時內向客戶運送 95% 的設備。鑒于 IBM 每年要發運 5000 萬件設備,這個成績相當不易。
2002年,IBM大膽地在自己內部采用了供應鏈管理外包。通過內部的供應鏈管理外包,IBM 在短短3年的時間內,實現了以數十億美元的速率實現成本的穩定下降,2004 年,節約的2/3成本來自服務領域。庫存降低到 20 年來的最低水平;一個季度內,對硬件需求轉移的響應速度提高了 50%,訂單轉型加快 26%;改進的過程和更佳的資產管理產生了近10億美元現金;銷售人員在行政事務上所花費的時間降低了25%,因而與客戶交流的時間增加了38%;增強了運營的靈活性和執行能力,使IBM能夠對業務或市場中的變化作出更快速的反應。
盡管采用供應鏈管理外包的時間很短,但通過此項服務,IBM 的毛利潤率穩步上升,說起來簡直有些讓人難以置信,自從 2002 年起動以來,ISC 已經為 IBM 節省了約 200 億美元,每天節省 2700 萬美元。
更重要的是,IBM市場占有的份額持續增長,銷售團隊更富成效,對客戶有更快的響應,并更靈活地應對變化。IBM 正在從投資中獲得并與股東們分享現金流。到2004年底,IBM 的投資回報增加到29%。
最重要的是優化
IBM供應鏈管理外包服務最大的特點是改善供應鏈的流程,使之實現最低成本下的最大效率。
鑒于供應鏈管理外包對于IBM發展的重要作用,IBM公司近日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個供應鏈業務轉型外包(BTO)方案,這一方案匯集了IBM內部供應鏈管理經驗和專業技術,以及IBM全新的分析方法。這個端到端供應鏈管理流程,覆蓋了從戰略管理、戰略規劃到采購和物流管理的全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IBM所說的供應鏈管理外包與傳統的供應鏈外包的概念不盡相同。傳統意義上的供應鏈外包是指原來由一個國家制造的產品,可能通過遠程通訊技術和迅捷的交通運輸成為國際組裝而成的產品,開發、產品設計、制造、市場營銷、廣告等可能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能為產品增值最多的企業完成的。例如,通用汽車公司的Pontiac Le Mans已經不能簡單定義為美國制造的產品,它的組裝生產是在韓國完成的,發動機、車軸、電路是由日本提供,設計工作在德國,其他一些零部件來自于臺灣地區、新加坡和日本,西班牙提供廣告和市場營銷服務,數據處理在愛爾蘭和巴貝多完成,其他一些服務如戰略研究、律師、銀行、保險等分別由底特律、紐約、和華盛頓等地提供。IBM提出的供應鏈管理外包則是利用信息技術協調供應鏈之間的各個環節,讓供應鏈變得更加有效率,實現更低的供應鏈成本。
作為一項全新的服務,IBM將在供應鏈管理的一系列關鍵領域提供業務轉型外包服務:物流——IBM將充分發揮其物流管理和國際貿易的優勢,與客戶緊密合作,建立一個高可靠性的,反應敏捷且十分復雜的全球供應鏈網絡,并通過成本構架管理來持續地降低成本。這些解決方案由幾個部分組成:戰略管理、網絡設計與優化、采購、運營管理和國際貿易管理。
供應鏈優化與管理已經形成了一個價值235億美元的市場,這一市場規模大于任何一個傳統的業務流程外包市場。同樣,它已經成為IBM主攻的業務績效轉型服務市場中,在傳統IT服務市場之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IBM咨詢服務部供應鏈業務轉型服務解決方案副總裁Ciemny表示:“供應鏈管理是一種關鍵能力,建立與其他企業整合的實時響應的供應鏈,是一個需要大量咨詢規劃、先進技術和支持服務的復雜的工程。我們的客戶都明白,他們或許不需要運營一個全球范圍的供應鏈,但是具備這份能力將是他們走向成功的基礎。這對IBM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機會,它改變了競爭格局。”
IBM表示,在大中華區,隨著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在市場和商業模式方面結合得日益緊密,許多企業正在積極尋求標準化和系統化的運營模式,并且已有很多企業通過供應鏈轉型的方法來增強競爭優勢,以應對全球化的壓力。
文/楊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