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記者問我:“在西部大開發這樣的大環境下,西部物流業的發展起色不大,物流行業在西部這塊沃土上難道就沒有發展壯大的突破口了嗎?”
我認為這位記者的問題是問到我們物流人的心口上了。
物流對企業在市場上能否取勝的決定作用已經變得越來越明顯。從本質上說企業在市場上的表現主要是由產品的質量、價格以及產品的供給三個要素決定,其中任何一個因素對企業的競爭能力都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而這三個因素都分別直接受到物流的影響。
西部的物流業因為歷史、地理環境等諸多原因長期處于散、亂、差的局面,西部大開發給我們西部的物流業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但若是僅僅依靠國家政策的扶持,我們就只能裹足不前,更談不上發展了。西部經濟要騰飛,首先要讓西部的物流業崛起。
在我看來,西部物流的發展重在重慶。重慶地處長江上游和中西部結合帶,承東啟西,是撬動“連接中國11個省市區,跨越東、中、西三大經濟帶,輻射近4億人口的長江流域”這一杠桿的支點。根據中央設計,1980年代開發沿海地區,1990年代實施長江發展戰略,21世紀進行西部大開發,這就形成了“弓箭”戰略,沿海經濟特區形似一張弓,長江形似一支箭,西部形似一支強有力的手,重慶正處于扣力點上。可以說,重慶發展的力度有多大,箭就能射多遠,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三峽工程的新建,三峽庫區經濟的崛起對重慶的發展又如虎添翼,其水、陸、鐵、空樞紐城市的地位也日益明顯,地理位置優越。重慶的區位及綜合經濟優勢決定了重慶在西部地區的發展潛力最大。聯合國日前在《目前世界各國城市發展指標系數及發展前景》的報告中特別提到了中國最具發展前途的25個城市,重慶排在第8位,位列西部城市第1位。因此發展現代物流業首先應該立足重慶,以滿足和適應重慶經濟發展的需要為出發點。
隨著重慶經濟進一步發展和增強,伴隨而來的是吸引力和輻射力的增強,從而對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目前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還落后于東部地區,但可以預見,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發展,西部經濟將呈上升勢頭,這必然帶來極其巨大的物流量,其中必然有相當部分物流因重慶的區位優勢而選擇重慶作為中轉。隨著成渝高速公路的通車,重慶港九龍坡集裝箱專用碼頭的投產,渝萬、渝黔等高速公路的建成,渝懷鐵路的修建,集裝箱貨源將以重慶為立足點,開辟西南,面向全國,走向世界,形成鐵路、公路、水路為一條龍服務的集裝箱網絡。現代物流也將伴隨著西部經濟的發展而迅猛崛起。
因此重慶的物流建設從戰略角度考慮必須面向西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重慶對其周邊及整個西部地區經濟的帶動和輻射作用。
做物流業就要充分發揮客戶資源優勢,多渠道、多方式的調整營銷思路,認真研究對策,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把服務功能延伸到市場調查與預測、采購及訂單處理、物流咨詢、物流方案的選擇與規劃、庫存控制決策建議、教育與培訓等方面,實現與客戶的全面合作,逐步向第三方物流邁進。
從中集公司來說,正是為進一步提升“中集物流”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場一體化的服務能力,我們選擇以“上海家化”項目為突破口,負責對其日用品進行倉儲、分撥、包裝、配送等一條龍服務,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發展第三方物流的路子,為下一步工作積累經驗和教訓。同時積極尋求合作,實現物流行業的優勢互補,提升公司的服務功能。
縱觀西部各大物流企業,業務范圍單一,抵抗市場競爭能力不強幾乎是通病。要使這種現狀盡快得到改善,就必須大力整合社會資源,建立龐大的經營網絡,實現優勢互補,提高整體競爭力。同時以西部大開發為契機,加快實施企業人力資源發展戰略,不斷完善物流服務功能,提升服務層面和水平,按照客戶的要求設計一套切合其產品營銷的物流方案做到及時高效,實現“貨暢其流”,將物流經營網絡化的效應充分發揮出來。
總裁名片
劉永利,曾擔任重慶市萬盛區財政局局長兼國有資產管理局局長、萬盛區人民政府常務副區長。2003年5月,就任重慶中集物流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常務副總經理。2004年1月,擔任重慶中集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上一篇:陳雪筠:物流信息中的HR管理
下一篇:蘇敬樵:利用物流玩轉“汽配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