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做ERP的廠商大大小小有幾百家,可是能叫得出名字的不會超過十家,而日子真的過得還不錯的,恐怕只有兩三家。用友、金蝶就是日子過得還不錯的。為什么同是做ERP差距這么大呢?
“軟件是一個高度資本運作的行業。”何經華告訴記者,這是他多年從事軟件行業的心得。
用友和金蝶是從財務軟件轉型到ERP,他們在財務軟件時期遇到政策扶持,企業發展順利,很快完成了原始積累。在他們準備大舉進軍ERP的時候,又先后上市,資金成了他們新起點的助跑器。相比而言,其他ERP廠商大多是從ERP起家,沒有原始積累,ERP市場也還沒有完全興旺起來,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新中大軟件也是一個例子。新中大也是從財務軟件轉型而來,曾經與用友、金蝶的差距并沒有那么大。但新中大在上市這道坎上“絆”了一下,以后的日子運作起來就不像用友、金蝶那樣游刃有余了,差距也越來越大。就連用友與金蝶之間,由于融資金額相差近十倍,用友比金蝶的擴展速度也要快很多。用友收購了一些技術、產品、團隊,特別是對同類公司——安易的收購,使用友的整體規模把金蝶也甩在了后面。
“資本有幾方面的用途。一是可以投入研發,有錢的公司可以撥一個團隊專門研發下一代產品,產品有延續性。二是可以并購,包括并購產品、并購技術、并購團隊、并購市場。”何經華最后總結到,資金其實是買時間、買空間,也就是買了一個市場機會。
其實這種資本領先在全球的軟件業越演越烈,近兩年關于軟件的大規模收購案不斷出現,收購也在改變著競爭格局。全球ERP第三位的仁科收購了JDE之后,甲骨文也想收購仁科,而如果這一收購實現,甲骨文將直逼SAP市場第一的地位。美國最著名的商業智能軟件公司海博龍公司先后收了兩家同類公司之后,已在業界取得不可撼動的地位。微軟進入ERP領域也是靠收購來“敲門”,只不過微軟的更財大氣粗一些……ERP市場的資本大戰還在進行著,無論是國內廠商還是國際廠商。比起市場、產品、技術等因素,資本才是這一輪市場整合中最大的推動力。
上一篇:TNT:“慢性子”的快遞商
下一篇:永和豆漿:連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