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領域中物流活動無處不在,許多有本身特點的領域都有自己特征的物流活動,雖然物流基本要素都存在,而基本要素是共同的,但是由于物流對象不同,物流目的的不同,物流范圍、范疇不同,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物流。
既然有不同類型的物流,必然產生與之適應的分類,以便能區別認識和研究。目前在分類標準方面并沒有統一的看法,綜合已有的論述,許多學者采取了如下對應劃分的方法:
宏觀物流和微觀物流;
社會物流和企業物流;
國際物流和區域物流;
一般物流及特殊物流
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宏觀物流
宏觀物流是指社會再生產總體的物流活動,從社會再生產總體角度認識和研究的物
流活動。這種物流活動的參予者是構成社會總體的大產業、大集團,宏觀物流也就是研究社會再生產總體物流,研究產業或集團的物流活動和物流行為。
宏觀物流還可以從空間范疇來理解,在很大空間范疇的物流活動,往往帶有宏觀性,
在很小空間范疇的物流活動則往往帶有微觀性。
宏觀物流也指物流全體,從總體看物流而不是從物流的某一個構成環節來看物流。
因此,在我們常提出的物流活動中,下述若干物流應屬于宏觀物流,即:社會物流、國民經濟物流、國際物流。宏觀物流研究的主要特點是綜觀性和全局性。宏觀物流主要研究內容是,物流總體構成,物流與社會之關系在社會中之地位,物流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社會物流系統和國際物流系統的建立和運作等。
二、微觀物流
消費者、生產者企業所從事的實際的、具體的物流活動屬于微觀物流。
在整個物流活動中,之中的一個局部、一個環節的具體物流活動也屬于微觀物流。
在一個小地域空間發生的具體的物流活動也屬于微觀物流。
針對某一種具體產品所進行的物流活動也是微觀物流。我們經常涉及的下述物流活動皆屬于微觀物流,即:企業物流、生產物流、供應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廢棄物物流、生活物流等,微觀物流研究的特點是具體性和局部性。
由此可見,微觀物流是更貼近具體企業的物流,其研究領域十分廣闊。
三、社會物流
社會物流指超越一家一戶的以一個社會為范疇面向社會為目的物流。這種社會性很
強的物流往往是由專門的物流承擔人承擔的。社會物流的范疇是社會經濟的大領域。社會物流研究再生產過程中隨之發生的物流活動,研究國民經濟中物流活動,研究如何形成服務于社會、面向社會又在社會環境中運行的物流,研究社會中物流體系結構和運行,因此帶有綜觀和廣泛性。
四、企業物流
從企業角度上研究與之有關的物流活動。是具體的、微觀的物流活動的典型領域。企業物流又可區分以下不同典型的具體物流活動:
1.企業生產物流。指企業在生產工藝中的物流活動。這種物流活動是與整個生產工藝過程伴生的,實際上已構成了生產工藝過程的一部分。企業生產物流的過程大體為:原料、零部件、燃料等輔助材料從企業倉庫或企業的“門口”開始,進入到生產線的開始端,再進一步隨生產加工過程一個一個環節地“流”,在“流”的過程中,本身被加工,同時產生一些廢料余料,直到生產加工終結,再“流”至制品倉庫便終結了企業生產物流過程。
過去,人們在研究生產活動時,主要注重一個一個的生產加工過程,而忽視了將每一個生產加工過程串在一起的,并且又和每一個生產加工過程同時出現的物流活動。例如不斷地離開上一工序,進入下一工序,便會不斷發生搬上搬下、向前運動、暫時停滯等物流活動,實際上,一個生產周期,物流活動所用的時間遠多于實際加工的時間。所以企業生產物流研究的替力、時間節約的替力、勞動節約的替力也是非常大的。
企業生產物流研究課題很多,例如生產流程如何安排,從物流角度看才最合理,各生產活動環節如何銜接才最有效,如何縮短整個生產的物流時間,和工藝過程有關的物流機械裝備如何選用配合等。
2.企業供應物流。企業為保證本身的生產的節奏,不斷組織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輔助材料供應的物流活動,這種物流活動對企業生產的正常、高效進行起著重大作用。企業供應物流不僅是一個保證供應的目標,而且還是在以最低成本、以最少消耗、以最大的保證來組織供應物流活動的限定條件下,因此,就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現代物流學是基于非短缺商品市場這樣一個宏觀環境來研究物流活動的,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供應數量保證上是容易做到的,企業的競爭關鍵在于:如何降低這一物流過程的成本,這可以說是企業物流的最大難點。為此,企業供應物流就必須解決有效的供應網絡問題,供應方式問題、零庫存問題等等。
3.企業銷售物流。是企業為保證本身的經營利益,不斷伴隨銷售活動,將產品所有權轉給用戶的物流活動。如上所述,在現代社會中,市場環境是一個完全的買方市場,因此,銷售物流活動便帶有極強的服務性,以滿足買方的要求,最終實現銷售。在這種市場前提下,銷售往往以送達用戶并經過售后服務才算終止,因此,銷售物流的空間范圍便很大,這便是銷售物流的難度所在。在這種前提下,企業銷售物流的特點,便是通過包裝、送貨、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實現銷售,這就需要研究送貨方式、包裝水平、運輸路線等并采取各種諸如少批量、多批次,定時、定量配送等特殊的物流方式達到目的,因而,其研究領域是很寬的。
4.企業回收物流。企業在生產、供應、銷售的活動中總會產生各種邊角余料和廢料,這些東西回收是需要伴隨物流活動的,而且,在一個企業中,回收物品處理不當,往往會影響整個生產環境,甚至影響產品質量,也會占用很大空間,造成浪費。
5.企業廢棄物物流。對企業排放的無用物進行運輸、裝卸、處理等的物流活動。
五、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是現代物流系統發展很快、規模很大的一個物流領域,國際物流是伴隨和
支撐國際間經濟交往、貿易活動和其它國際交流所發生的物流活動。由于近十幾年國際間貿易的急劇擴大,國際分工日益深化,東西方之間冷戰的結束,以及諸如歐洲等地一體化速度的加快,國際物流也成了現代物流研究的熱點問題。
六、區域物流
相對于國際物流而言,一個國家范圍內的物流,一個城市的物流,一個經濟區域的
物流都處于同一法律、規章、制度之下,都受相同文化及社會因素影響,都處于基本相同的科技水平和裝備水平之中,因而,都有其獨特的特點,都有其區域的特點。研究各個國家的物流,找出其區別及差異所在,找出其連結點和共同因素,這是研究國際物流的重要基礎。物流有共性,但不同國家有其特性,例如日本的物流,海運是其非常突出的特點,日本國土狹小,覆蓋全國的配送系統也很有特點。美國物流中,大型汽車的作用非常突出,歐洲各國由于一體化進程,各國分工的特點也很突出等等。這種研究不但對認識各國的物流的特點會有所幫助,而且對促進互相學習、促進發展方面作用巨大。日本便是在研究美國物流基礎上,吸收、消化、發展起獨具特色的物流。
區域物流研究的一個重點,是城市物流,世界各國的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共同點,是社會分工,國際合作的加強,以致使一個城市及周邊地區,都逐漸形成小的經濟地域,這成了社會分工,國際分工的重要微觀基礎。城市經濟區域的發展有賴于物流系統的建立和運行。
城市物流要研究的問題很多,例如,一個城市的發展規劃,不但要直接規劃物流設施及物流項目,例如建公路、橋梁、建物流團地,建倉庫等,而且,需要以物流為約束條件,來規劃整個市區,如工廠、住宅、車站、機場等。物流已成了世界上各大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要研究的一項重點。
在城市形成之后,整個城市的經濟活動、政治活動、人民活動等活動也是以物流為依托的,所以城市物流還要研究城市生產、生活所需物資的如何流入,如何以更有效形式供應給每個工廠,每個機關,每個學校和每個家庭,城市巨大的耗費所形成的廢物又如何組織物流等等。可以說城市物流內涵十分豐富,很有研究價值。
七、一般物流
一般物流指物流活動的共同點和一般性,物流活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涉及全社會、
各企業,因此,物流系統的建立,物流活動的開展必須有普遍的適用性。物流系統的基礎點也在于此,否則,物流活動便有很大的局限、很小的適應性,物流活動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的作用便大大受限了。
一般物流研究的著眼點在于物流的一般規律,建立普遍適用的物流標準化系統,研究物流的共同功能要素,研究物流與其他系統的結合、銜接,研究物流信息系統及管理體制等等。
八、特殊物流
專門范圍、專門領域、特殊行業,在遵循一般物流規律基礎上,帶有特殊制約因素、
特殊應用領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勞動對象、特殊機械裝備特點的物流,皆屬于特殊物流范圍。特殊物流活動的產生是社會分工深化、物流活動合理化和精細化的產物,在保持通用的、一般的物流活動前提下,能夠有特點并能形成規模,能產生規模經濟效益的物流便會形成本身獨特的物流活動和物流方式。特殊物流的研究對推動現代物流的發展作用是巨大的。特殊物流可進一步細分劃分如下:
按勞動對象的特殊性,有水泥物流、石油及油品物流、煤碳物流、腐蝕化學物品物流、危險品物流等;
按數量及形體不同有多品種、少批量、多批次產品暢流,超大、超長型物物流等;
按服務方式及服務水平不同有“門到門”的一貫物流、配送等;
按裝備及技術不同有集裝箱物流、托盤物流等;
對于特殊的領域有軍事物流、廢棄物物流等;
按組織方式有加工物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