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主戰場,擔起沿海大開發主要歷史責任
連云港市委書記王建華表示,連云港市正面臨難得的戰略機遇,我們將以沿海開發為新起點、新機遇、新動力,積極實施“以港口為龍頭,以城市為依托,以產業為主導”的沿海開發策略,構筑組合大港,建設國際性海濱城市,培育新興臨港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把連云港進一步推上跨越發展的快車道。像溫家寶總理和省委、省政府所希望的那樣,將連云港建設成為振興蘇北的龍頭,全省開放的新增長極,全國連接南北、溝通東西的重要經濟樞紐。
南通市提出,充分發揮南通濱江臨海、緊靠上海的獨特區位優勢,持續實施江海聯動開發戰略。把洋口、呂四港建成集港、工、貿于一體的綜合型深水海港,構筑江海一體的立體交通樞紐,把沿海地區打造成長江北翼先進制造業、臨港產業走廊,同時加快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南通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沿海城鎮化進程,形成與沿海產業帶相配套的城鎮發展軸。
鹽城市根據全省沿海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和省沿海開發總體規劃要求,正在修改完善各項規劃,上半年全面完成包括沿海開發戰略規劃、節點規劃和專項規劃在內的整個規劃體系的編制工作。同時,完善“三縱八橫四聯”干線公路網,建設“一縱九橫”干線航道網,加快大豐港一類口岸建設,將鹽城港發展為江蘇省地區性重要港口和蘇北地區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規劃形成大豐、射陽、濱海、陳家港四大港區。
“新一輪大開發,對沿海對我們具有同等重要意義”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羅志軍認為,集全省之力推進沿海開發,在為全省“兩個率先”培育新的沿海增長極的同時,也為南京加快沿江開發、建設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提供了重大契機。他說,南京是全省沿江開發城市之一,建設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是省委對南京“五個中心”城市定位的重要內容之一。南京將乘沿海開發的強勁東風,加快龍潭港口碼頭建設,擴大物流腹地,與沿海集疏運體系相銜接,江海運聯動,更好地集聚輻射物流,在沿海開發中盡快把南京建成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
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王榮說,省委省政府的沿海開發戰略無疑給蘇州帶來了新的機遇。現在蘇通大橋建成在即,蘇州和南通與其它江蘇沿海城市將更融為一片,蘇北沿海大通道,已使蘇州和連云港、鹽城、宿遷等蘇北城市的距離大為縮短,兩地的發展可以進一步緊密聯動。這次省里沿海開發戰略是蘇州和蘇北區域共同發展、從而實現雙贏的重要契機。蘇州市將鼓勵蘇州的優秀企業到蘇北去發展,支持優秀人才到蘇北去實現更大抱負,并將進一步深化與拓寬區域掛鉤合作。
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說,江蘇省沿海開發的主戰場雖然主要在沿海地區,但全省沿海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的落實事關全省發展大局,無錫要積極響應,全力參與,鼓勵并推動無錫企業投身到沿海開發中去。無錫有較為雄厚的工業、資本和科技優勢,但自然資源匱乏,沿海開發可以給無錫帶來眾多海洋資源,關鍵是主動參與。
沿江的常州市與沿海的鹽城市是南北合作掛鉤城市,2001年實施南北掛鉤以來,常州已有100多家民營企業成功扎根鹽阜老區,總投資超過30億元。常州向鹽城的工業項目轉移數,躍居全省掛鉤市前茅。常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俞志平說,常州將加大對沿海地區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加大向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步伐,同時利用這次機遇,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推進沿江開發,推進常州的發展。
主動對接,自覺策應,不辜負這千載難逢機遇
地處蘇中、瀕江近海的泰州市提出,在未來生產力布局中,實行沿江開發與沿海開發的主動對接與策應,實現沿江港口與沿海港口的資源共享與整合,特別是在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將通過市場經濟的手段引導一批規模企業“走出去”,在做強泰州“總部經濟”和研發基地的基礎上,把部分生產基地放到沿海地區,在參與沿海開發中發展壯大自己。
揚州市也提出在推進沿江開發中呼應沿海開發,在對接沿海開發中加快沿江開發。揚州將加快推進江海高速(江都至海安)揚州段建設,爭取寧通高速揚州段改擴建工程年內動工,加快揚州港一港三區擴容升級。并進一步提升招商引資的層次和水平,特別在對日、韓的招商上爭取有較大突破。
蘇北的徐州市處在東隴海產業帶的重要節點上,策應沿海開發既快速便捷,又能實現優勢互補。該市正在認真研究沿海開發的產業發展方向,讓沿線開發和沿海開發在產業上既互相關聯、互相配套,又錯位發展,各展所長。與沿海開發協調動作,將重點推進一批與沿海城市、港口相連接的公路、航運設施建設,用便捷的交通把沿線和沿海更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整體優勢。
宿遷市與連云港等沿海城市相毗鄰,沿海開發對宿遷來說,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加快發展的機遇。為此,該市市委書記張新實要求,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宿遷將緊緊抓住沿海開發帶來的契機,牢牢抓住加速工業化這個核心,強力推進大項目,強勢發動大創業,加速工業化進程,不斷增強內生動力,實現跨越發展。(程長春 陳明 楊樹立 俞巧云 嵇元 江錫民 匡啟鍵 顧介鑄 劉世領 朱慶民 徐明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