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市臺資企業園區位于永寧鎮共富路與石錦大道交界處,距離石獅市中心5公里,離石湖碼頭8公里,離泉州晉江機場13公里,離廈門機場100公里,交通便利。園區總規劃用地4300畝,首期開發建設1500畝。園區范圍涉及永寧鎮院東村、山邊村、后桿柄村,錦尚鎮港前村。將重點引進與紡織服裝相配套的產業及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項目,進一步推動臺灣與石獅產業對接,帶動石獅市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
2、國際紡織面料展貿大廈項目簡介
為了帶動石獅市布料市場產業的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確保市場穩定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石獅市委市政府決定發動廣大經營者參與采取股份制運作的方式,興建石獅市國際紡織展貿中心大廈,該大廈位于石獅市鴛鴦池西路北段,鳳里派出所和市城監大隊原址,計劃投資三億元,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擬建30多層,其中初步設計一層至二層為國內面料交易展示中心,三層為國際面料交易展示中心,四層為家紡匯展中心,五層為信息發布交流中心、電子商務平臺,六層為紡織面料研發中心、面料檢測中心,七層為金融服務中心,八層至九層引進科研機構、院校進駐,十至十四層引進國內各大紡織企業集團進駐,十五層至三十一層為布料市場企業的總部,三十二層至三十三層為商務會所。大廈將建成集采購、交易、國際商貿、研發、商品檢測、現代物流、會展、信息資訊、技術交流、人才培訓等綜合配套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智能商廈。
3、臺灣紡織服裝研發貿易大廈項目
臺灣紡織服裝研發貿易大廈將作為紡織服裝行業的辦公商務、資訊技術交流、人才培訓、服裝設計、研發貿易中心,成為促進石獅紡織服裝產業內涵,帶動石獅市服裝產業向國際化提升和發展的平臺。項目依托石獅較為完善的紡織服裝產業基礎和完善的服裝產業鏈,引進臺灣等境外紡織服裝行業企業,擴大與臺灣等境外紡織服裝產業合作,完善石獅服裝城功能,提高服裝基地生產能力、開發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提升產業綜合素質。
該項目位于石獅服裝城,省道308線東側,10000平方米。
4、華閩外貿大廈項目
該項目由福建華閩進出口有限公司承辦,該公司擁有六家進出口公司、兩家投資實體、兩家境外全資子公司,總資產15億元。通過成立福建石獅華閩進出口有限公司,就近服務,減少石獅出口企業的外貿成本。
華閩外貿大廈的建設,將吸引外資在此設立辦事處、營銷中心、研發中心、配套政府外貿管理相關部門;引進貨運、航運代理公司、銀行等,構建完善的對外貿易服務平臺,實現雙方的優勢互補。
5、協盛協豐公司高檔織物項目
該項目占地超過500畝,投資超過7.5億港元,生產規模達50萬紗錠,年產值達20多億元。
紡紗是石獅紡織服裝產業鏈中較為薄弱的部位。據測算,織造14億米布大約需要50萬噸紗,而本地區自產的紗還不足2%,絕大部分需要從外地采購。協盛協豐紡織項目可以就地填補這個空缺,有效延伸石獅市紡織服裝產業鏈,進一步完善紡織服裝產業鏈。同時,協盛協豐紡織項目瞄準高支高密高級服裝面料,決心致力于高檔次紡紗產品的開發與生產,這對于提升石獅市產業鏈的品位也將產生有十分強大的推動力。
6、石獅市人力資源市場
石獅市人力資源市場擬選址于石獅市子芳路五星段西側,占地面積4656.1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0000平方米,總投資約8000萬元。建成后將作為我市全方位配置人力資源的綜合市場,具有人力資源交流大廳,人事勞動保障對外服務辦事大廳,人事勞動保障系統機關事業單位辦公場所,綜合培訓基地(全省公務員培訓基地、閩臺職業培訓基地)等多種服務功能。
近年來,石獅市充分發揮人才交流市場和勞動力交流市場的人力資源配置職能作用,大力開展人才、勞動力的就業交流和管理服務工作,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創造了良好的求職用工環境,為我市社會發展和經濟繁榮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石獅市人才交流市場和勞動力交流市場分別位于八七路的信義大廈五樓和勞動力就業大廈,現有人力市場布局不合理,建筑面積及環境滯后,招聘攤位不夠,停車困難,不能適應社會需求,市場橋梁作用未能充分發揮。加之晉江、鯉城等周邊市區加大市場建設步伐,投入上千萬資金建設規模市場,對我市人力市場將造成極大沖擊。同時,我市的勞動社會保險公司、農村社會保險公司、醫療保險管理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服務中心辦公場所分散且長期租借,也非常需要有集中、獨立的辦公服務場所。因此,建設配置優良、功能齊全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為一體的人力資源新市場大樓已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