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皮黔生;山東省委常委林廷生,濟南、德州、濱州、聊城等市主要領導,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濰坊市委書記張新起,市委常委、濱海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蘇立科,市長助理花兆賢,壽光市、昌邑市、寒亭區,市屬各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和市直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出席了簽字儀式。
皮黔生和張新起分別致辭。天津濱海新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了濱海新區的有關情況。天津濱海新區包括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三個行政區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天津港以及東麗區、津南區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2270平方公里。國務院在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中指出,天津濱海新區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逐步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城區。
張新起在致辭中說,在這春意盎然、生機勃發的美好時節,我們齊聚“渤海明珠”——天津,隆重舉行天津濱海新區與濰坊市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這是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中央加快環渤海地區開發開放戰略的具體行動,是深化兩地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介紹了濰坊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之后,他說,在新時期,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加快環渤海地區開發開放的重大戰略,進一步凸顯了天津濱海新區在全局發展和區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為環渤海地區加快開發開放開辟了廣闊空間,也為加強區域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帶來了重大歷史機遇。剛剛結束的濰坊市第十次黨代會,進一步確立了加快實施沿海開發的戰略,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推進沿海開發,以更積極的姿態和行動投入環渤海經濟圈建設,奮力開拓新一輪經濟發展的空間,為環渤海開發開放作出應有貢獻。濰坊處在環渤海區域南翼的中心,與天津濱海新區地理相近、基礎相似、產業互補,有著天然內在的聯系,兩地合作的領域十分廣泛、前景十分廣闊。這次戰略合作協議的達成,必將開啟兩地合作發展的新征程。我們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學習先進經驗,認真落實協議的各項內容,與天津濱海新區一起,共建便捷、高效、暢通的合作機制,加強產業對接、資源配置、科技成果轉化、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全面建設戰略合作關系,共同推動兩地的繁榮發展,共創環渤海地區的美好明天。
皮黔生在致辭中說,山東是經濟強省、文化名省,與天津有著非常深厚的淵源,特別是在共同建設環渤海經濟圈的發展戰略中,兩地互相聯動、互相促進,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天津濱海新區和濰坊市都是環渤海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發展需求有著許多相似之處,這決定著我們應進一步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他說,濰坊是著名的“世界風箏都”,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是一片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創業熱土。此次雙方合作協議的簽署,意義非常重大。今后我們一定要加強交流,密切合作,共同促進環渤海經濟區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