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上海海關共監管“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貨物3189票,貨值6.77億美元;辦理轉關業務32.05萬批,增長2..42%。據了解,整個一季度,上海海關共監管進出口貨物總值1125.5億美元,同比增長17%;監管進出口集裝箱458萬標準箱,增長42.1%。
著眼于推進口岸開放和提升口岸功能,上海口岸今年將工作重點細化為五方面24項,不僅定下具體措施,明確牽頭單位,而且還把每個責任單位或參與單位一一列出。像今年底之前,浦東機場擴建工程將完工,按照節點進度以及“方便旅客、流程合理”的要求,上海各口岸單位已經積極行動起來。目前,浦東國際機場一期航站樓經過適應性改造,入境通道比原來增加了12條,中轉路線也大大縮短,“國際轉國際”最短時間僅需45分鐘;正常情況下,辦理一名旅客邊防檢查手續時間不超過45秒,當檢查通道排隊人數超過15人時,還會及時增開通道;而檢驗檢疫部門目前已采用懸掛式紅外線測溫儀對旅客體溫進行自動監測,并正在積極爭取進行旅檢模式改革試點。
事實上,上海口岸功能近年來年年在增強。截至去年,上海港國際集裝箱吞吐量已經連續四年保持世界第三;貨物吞吐量連續兩年保持世界第一;上海空港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經連續八年位居我國大陸第一。
口岸功能的增強,與口岸環境的優化密切相關。去年一年,在口岸各相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實現了“兩個聚焦”和“四個進一步”。“兩個聚焦”即聚焦洋山深水樞紐港建設,努力優化洋山口岸環境;聚焦上海航空樞紐港建設,努力改善空港通關環境,包括加強國際中轉通關和空港口岸安全的協調,努力提高旅客出入境通關效率。“四個進一步”包括:進一步規范口岸開放和管理;進一步深化“大通關”工作;進一步提升口岸服務形象;進一步建立健全口岸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