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部出臺的《2007年農村公路工作若干意見》表示(簡稱《意見》),要探索建立新的融資平臺,形成在公共財政框架下政府投入為引導、農民積極籌資投勞、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籌資體系。堅持“量力而行、好中求快”的指導思想,確保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30萬公里,切實推進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完善農村公路發展規劃。
《意見》要求各地按照部省共建意見落實建設資金,按年度對“十一五”建設目標進行分解,建立目標考評制度,以確保整體規劃目標的實現。建設資金要有重點地向偏遠地區、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傾斜,優先解決沒有通公路地區的通達問題。鼓勵各地實行“以獎代補”政策,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
《意見》特別強調,推進農村公路建設不得增加鄉村債務,做到不安排有資金缺口的項目,不增加鄉村負債建設農村公路,不超規模、超標準搞建設,不由企業帶資施工,不拖欠企業工程款。
《意見》要求各地在今年6月底前出臺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加強農村公路養護技術指導,推進養護標準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據交通部統計,2006年各地按照交通部的統一部署和“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目標,加大了工作力度,全國農村公路建設完成投資1513億元,比2005年增長8%;新改建農村公路32.5萬公里,比2005年增長25%,建制村客車通達率達到83.2%,近兩萬個建制村新開通了客運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