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資訊

2007-3-8 12:0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江陰市長涇人民法庭審結了一起國際快遞服務合同糾紛案。該案的判決結果對外貿企業具有警示作用——

物流活動要謹防風險


近日,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法院長涇法庭審結了一起國際快遞服務合同糾紛案,托運人雖然在托運合同中約定由收貨方支付快遞費,但在收貨方違約不付費后,托運人仍被快遞公司起訴,最終被判支付托運費人民幣約5.2萬元。
    國際快遞外方拒付費,國內托運人被判埋單

    這起新型的現代國際物流業領域案件原告方是江蘇大田國際貨運有限公司江陰分公司,是世界知名快遞公司FedEx(美國太平洋聯邦快遞有限公司)在江陰地區快件業務的唯一被許可人。2004年4月到5月,祝塘鎮的江陰恒源制衣有限公司為向外國定貨方送檢服裝樣品,委托大田公司通過聯邦快遞運出10票快件到美國。當時雙方快遞提單的格式合同上約定快件費實行倒付,也就是由恒源公司指定的美國收貨人在收貨時付快件費,同時合同的背面條款也載明:即使有不同的付款提示,仍由托運方承擔最終的付款義務。

    恒源公司誤認為專門約定好付款方式自己就完全規避了風險,不受背書限制,但是這一“背書”條款其實完全符合我國合同法和大多數國家包括美國相關法律的精神。事實上,當10票快件安全運抵美國后,美國收貨人卻沒有像恒源公司想當然的那樣支付快件費。拿不到快遞費的大田公司向恒源公司催要快件運費,對第三方物流業業態不熟悉的恒源公司一直以運費倒付為由拒絕付款。大田公司便向江陰法院起訴要求恒源公司支付運費52451.71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大田公司與恒源公司之間的國際快遞服務合同合法有效,雖然合同約定運費倒付,但合同的背面條款已明確約定在收貨人未付運費的情況下仍由托運方支付運費,恒源公司拒付運費于法無據,應負給付之責。法院據此作出了判決。

    有關合同法學者認為,本案的合同關系實際上是第三人履行義務的合同,我國合同法第六十五條對此作了明確規定。當合同約定的第三人未履行義務,根據合同相對性原理,合同當事人一方只能在履行付款義務之后,向合同另一方當事人請求承擔違約責任。因此,不管合同當事人有無特別約定(本案中的合同背面條款即為特別約定),都不能免除合同當事人的責任。

外貿不能摸“石頭”過海

    據江蘇外經貿部門和物流業人士分析,蘇南地區經濟外向程度高,進出口外貿總量近年連續以30%左右的年增幅遞增,導致各類生產要素和商品在境內外市場頻繁流動。因此,國際快遞“大鱷”企業大舉進軍江陰這樣經濟發達的二線城市,紛紛爭搶物流市場“大蛋糕”,促使蘇南現代國際物流業日益成型。而蘇錫常的服裝等制造業企業在改變相對簡單的傳統托運方式,轉而選擇更快捷的第三方物流時,切不可仍然依照傳統思維方式行使。否則,不熟悉規則摸著“石頭”把商品飄洋過海送出去,極有可能在物流過程中“翻船”。目前這種案件雖然還不多見,但是隨著制造業對現代物流業的“依賴性”越來越大,急需引起業內的關注。

    恒源公司負責人在判后坦言,由于不熟悉有關法律,原來以為托運合同約定的內部條款具有很高的管轄效力,但是實際上不能夠對抗外部的法律規定,現在被收貨方坑了一把,如果要想挽回損失,只能考慮今后打耗時耗錢的國際官司了。

    有關法律專家指出,隨著國際物流的發展,物流活動跨越了區域性,進出口的物流供應鏈涉及多個國家,在物流活動中必然涉及物流的國際立法和各國對已有法律制度的協調、平衡等問題,也涉及在國際物流活動中,大量適用國際公約和國際慣例。比如1973年的《聯運單證統一規則》以及1991年的《多式聯運單證規則》都是民間規則,當事人也可以選擇適用。在鐵路運輸方面,我國是《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定》的締約國;在國際航空運輸方面,我國加入了《統一國際航空運輸的某些規則的公約》以及《海牙議定書》,中國民用航空總局還于2000年發布并實施了《中國民用航空貨物國際運輸規則》,專門對國際航空貨物運輸中的相關問題做了特殊規定。所以物流活動的國際化必然帶來物流活動法律適用的國際化,表現在一些領域內出現了全世界通用的國際法律標準,包括裝卸機具、條形碼等技術標準以及費用支付、損害賠償等工作標準。蘇南等沿海發達地區的企業在享受現代物流業快捷高效服務的同時,也得加快熟悉相關的國內法律條款和國際“游戲規則”。

專家支招防范物流風險

    正是因為在物流活動中法律適用具有綜合性、復雜性,以及較強的國際性和技術性,外貿和法律人士認為,只有認真做到以下幾點,才可以有效幫助公司避免遭受第三方物流中的訴訟風險。

    ——只要涉及到外方收貨并付費,都要對收貨方的經營和信用情況有詳細的了解,切不可想當然,而且事前與收貨方要有相關的違約補償或賠償方式約定。

    ——簽訂一份有保障的訂單或合同。在簽訂訂單或其他相關合同時,應該向曾有處理物流糾紛經驗的律師進行咨詢,以確保所簽訂的合同具有法律保障。否則的話,盡管合同內容全面、詳細,但當糾紛發生時仍有可能無法有效地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事先預備好訴訟文書。有條件的公司應該就物流鏈上所有環節可能出現的各種糾紛事先預備好相應的訴訟文書。這樣的話,當與物流商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時就能及時向法院提交訴狀,從而及時解決問題,確保物流鏈早日恢復正常。

    ——物流經營者必須依法經營。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物流經營活動也必須遵照一定的規則來進行,所以物流公司要了解物流活動法律適用的特殊性,負有及時向托運方釋明相關權利義務的責任,從而正確處理物流活動中的各種法律關系。

    總之,妥善處理各種國際物流活動爭議和糾紛,對維護企業合法權利和現代物流業與傳統制造業的有機結合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做好防范是重中之重。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