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衡水建設成為‘立足冀東南、連接京津冀、面向全國’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區域中心”,2月27日,在衡水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代市長高宏志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描述,成為與會人員的熱門話題。
1
黃金交叉點——“東出西聯”大通道上的重要節點
“不可否認,經濟基礎薄弱、總量偏小、總體欠發達、人均水平低,是衡水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原衡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戴存志、衡水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毫不隱瞞自己的觀點,但他同時認為,在種種不足之中,衡水同樣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那就是交通。
隨著1982年石德鐵路復線全面開通和1997年南北大動脈“京九鐵路”的全線通車,確定了衡水鐵路樞紐的重要位置。作為京九鐵路京南第一大站,衡水被譽為“黃金十字交叉”。
目前,京九鐵路、石德鐵路、石黃高速、衡德高速、307國道、106國道以及規劃中的京開高速貫穿衡水市域,東倚京滬鐵路、西鄰京廣鐵路,毗鄰京滬高速、104和105國道。隨著高速公路和火車提速,衡水市將進入京津兩大都市、石家莊和濟南兩大省會級區域中心城市的3小時輻射圈。
更重要的是,隨著交通不斷發展,衡水距天津、黃驊兩大出海口也不超過3個小時,國家和省即將啟動建設大廣高速公路(衡水段)和邯港鐵路,將進一步打通衡水市出海通道,拉近與京津及沿海的時空距離。
衡水與廣闊海洋的距離從來沒有這么近過,這使發展近海物流中心成為衡水的必然選擇。
實際上,這個選擇與去年衡水市“兩會”期間的戰略定位一脈相承。
在去年衡水市“兩會”關于衡水市《十一五規劃綱要》的說明已明確提出,要建設冀東南商貿物流中心和生態旅游觀光基地的戰略定位。
而今年衡水市《政府工作報告》則進一步指出,積極發展以連鎖經營、期貨貿易、電子商務為重點的現代物流業。加快建立企業信息、社會信息和市場信息等公共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全面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我市地處京津南翼、環渤海西部,是近海地區。我市作為京九交通大動脈、河北‘東出西聯’大通道上的重要節點城市,交通樞紐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將進一步凸顯,建設面向全國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區域中心,我們優勢明顯。”高宏志說。
2
靠物流引領產業——衡水發展必須突破的一環
“發展物流業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其產業本身,而在于物流能夠為衡水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戴存志說,衡水市未來發展戰略,第一條就是“工業立市”,而工業的發展,需要物流業提供強大支撐。
在戴存志看來,盡管物流產業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核心產業”,但對于自然資源缺乏的衡水而言,無論是橡膠產業、還是皮毛等產業,都需要原材料、產品的大進大出。沒有強大的物流體系支撐,就意味著高成本、高消耗,就意味著無法提高產業集中度,就意味著無法和國際市場緊密相連。
“沒有強大的物流業,甚至意味著沒有做強做大的依托。現代物流業的大發展將成為衡水更好更快發展必須突破的一環。”衡水市人大代表潘國棟這樣表示。而在他看來,盡管規模仍然有限,但物流業的發展,已經讓衡水嘗到了甜頭。
棗強縣在規劃建設了占地2000畝的大營皮毛工業區之外,還投資1.5億元興建了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皮草交易中心和生皮交易市場等大型皮毛交易市場,市場總面積近20萬平方米,每天客流量超過2萬人,日成交額150萬元以上。如今,裘皮業不僅成為棗強縣經濟支柱,而且也成為衡水市乃至河北省重要的區域特色產業之一。
橡膠產業是衡水的優勢特色產業,過去因為沒有現代物流的支撐,在原材料和市場上受制于人,采購原料成本高且質量不穩定,影響了這一產業的發展。2000年,衡水依托便捷的區位優勢和橡膠產業,投資1.2億元建成橡膠城,橡膠城不僅吸引了本地的生產經營企業,還吸引上海、天津、蘭州等二十余家外地公司來設立經銷機構或辦事處。
目前,桃城區橡膠制品及其相關生產企業已達1250家,年產值50億元,產品占據了國內50%以上的市場份額。
3
以物流為紐帶——主動融入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2006年年底,衡水市與德州市正式簽署《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區域協作機制協議》。根據這個協議,今后兩市將采取集中行動、聯合執法、案件協查、聯合調研等方式,一同協作打擊跨區域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行為。
在許多人看來,這一事件的意義,不僅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區域協作機制正式運行這么簡單。
“這標志著衡水市今后將以更開放的心態,更加主動地融入區域經濟強力發展的格局之中。”衡水市政協委員趙文清說。
在趙文清看來,要想抓住環渤海迅速崛起所帶來的最直接、最現實、最難得的發展機遇,在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的歷史進程中更好地發展衡水,必須樹立開放、包容、進取的沿海意識,積極融入環渤海經濟圈。
而物流,正是衡水融入區域經濟的重要紐帶。
衡水市政協委員宋建國曾經對我省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作過一番研究。他發現,未來我省五大物流樞紐城市和十大物流園區建設,實際上正是著眼于整個河北省乃至華北的產業布局。而其中石家莊、廊坊、邯鄲三個物流樞紐城市,石家莊國際物流園區、石家莊航空物流園區、黃驊港國際物流園區、邯鄲綜合物流園區4個物流園區,都與衡水直接相連。
而滄州和黃驊港的動向,更是讓宋建國心動。按照規劃,滄州一帶將以朔黃鐵路復線和雜貨碼頭建設為契機,發揮黃驊港致遠國際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和河北省物產集團等物流企業的積極性,依托黃驊港集疏功能,以煤炭、雜貨、礦石、液體化工、鋼材等為主要品種,建設綜合性國際物流園區,形成港口貨物集疏中心,服務于朔黃鐵路沿線和廣大腹地。
“沿海的開發開放和腹地發展互為依托,在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進程中做好衡水文章,就要時時注意與沿海地區、與港口的聯系與互動,進一步融入環渤海經濟圈。”宋建國說。
市長一席談
衡水市市長高宏志: 近海破題 跨越發展
新聞縱深:省七次黨代會提出了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的目標,衡水如何找準定位,加快發展?
高宏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為衡水創造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要搞好觀念對接,要搞好規劃對接,加強對周邊地區特別是沿海地區發展戰略的研究,要搞好市場對接,努力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要搞好產業對接,把衡水建成京津等大城市技術成果試驗推廣轉化基地和京津農副產品生產供應基地。要搞好交通對接,打通出海通道,放大衡水的區位交通優勢。
新聞縱深:適應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的新形勢、新任務,新一屆衡水市委提出了“創新實干、跨越發展”的理念,實現跨越發展要從哪里“破題”呢?
高宏志:近幾年來,衡水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經濟欠發達是衡水最大的市情,加快發展是衡水最大的政治。
為此,市委立足衡水市情,在深入調查研究、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創新實干、跨越發展”的總要求和建設“富強文明和諧新衡水”的發展目標,明確了“工業立市、農業強市、商貿興市”三大主體戰略,努力把衡水建成“立足冀東南、連接京津冀,面向全國”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商品集散中心。
新聞縱深:落實“創新實干,跨越發展”的要求,政府將如何作為?
高宏志:政府的行政理念和政府工作人員的精神面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發展的速度和各項工作的落實力度。為此,我們將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創新政府管理,努力建設一個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政府。關鍵是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在工作理念上,要處理好“大”與“小”的關系。二是在方式方法上,要處理好“快”與“穩”的關系。三是在工作成效上,要處理好“多”與“精”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