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離歐盟WEEE、ROHS兩大綠色環保指令的執行已隔數月。之前疲于應對歐盟雙綠色而奔波的國內家電企業終于松了一口氣。從海關等權威部門反饋的數據顯示,1月份始,我國家電企業的出口業務趨于穩定,并呈現出新一輪的增長勢頭。
不利因素減弱
前幾年,國內企業為應對歐盟雙綠指令,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特別是在原材料采購和產品生產過程中,展開了一系列技術和工藝改造,以便達到歐盟新標準要求。短期內造成了企業的運營和生產成本劇增。眼下,歐盟雙綠指令已執行數月,企業的改造步入正軌,出口到歐盟的相關家電產品沒有遭遇新指令的攔截。企業正逐步形成批量性、大規模的生產,綠色指令帶來的成本增加將會被邊際收益所沖抵。
之前,由于我國家電企業通過價格快速切入海外市場,從而陷入了一輪輪的反傾銷調查陷阱中。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對于價格手段的使用采取了弱化處理。特別是一直堅持自主品牌實施海外擴展的大中型企業,面臨著較大的網絡開發、品牌推廣等營銷成本,已經停止了價格策略的使用。同時,國內家電企業的產品質量和穩定性,經過多年的積累,受到了海外市場消費者和買家的肯定。我國家電產品已在海外建立起良好的形象,逐步扭轉中國制造“低質量、低價格”形象。
此外,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方向在年初已經得到證實。國家商務部負責人透露,今年人民幣將會繼續升值。許多企業在產品價格上展開了有針對性的舉措。一方面,根據市場匯率的變化,制定階段性價格體系。另一方面,通過采取套期保匯等手段,避免匯率變動造成的利潤損失。
可以說,無論是技術、貿易壁壘,或是政策因素,在沒有明確或實施之前總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從而制約了我國家電企業海外拓展。但隨著政策的明朗、指令的實施,這極大地刺激并加快我國家電企業在今年的海外業務增長。
海外拓展轉型
4月中旬,第101屆春季廣交會將拉開大幕,一年二度的廣交會已成為我國家電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大平臺和晴雨表。目前,海爾、TCL、美的、志高、新科、格蘭仕等家電企業正在積極備展。不少企業對于今年廣交會期間的收獲持樂觀態度。
據志高、新科等空調企業的海外負責人透露,近年來隨著國內空調市場競爭趨緩,一大批中小企業被淘汰出局,海外市場的競爭也從之前的價格拼殺轉向了高附加值產品的角逐。企業正轉向產品、質量等綜合實力的較量。美的、海爾等企業,全面提升自主品牌的出口力度,同時還加強與跨國巨頭在技術、資金、股份等深層次上的合作。與此同時,原來的出口導向型空調企業,由于缺乏國內市場的規模支撐,只是單一通過OEM賺取加工費來參與海外市場競爭,在近年來的海外市場上,市場份額不斷下滑。
在競爭向來激烈的彩電市場上,面對明年即將實施的美國數字電視技術規范,由于背后捆綁著眾多專利技術,我國企業短期內還沒有尋找到有效突圍美國電視專利標準的方案。但避開直接的價格競爭,轉而通過海外建廠、收購、合作等方式謀求共贏,已成為我國彩電企業參與海外市場的主要戰略。在這方面,TCL、海爾等企業表現突出。
近年來,在發展快速的平板電視上,廈華、創維、康佳等企業通過OEM、ODM以及自有品牌等多種方式參與海外競爭。同時,在競爭手段上規避了直接的價格拼殺,而是突出品牌的信譽、產品的品質等其它優勢。
在洗衣機、冰箱、小家電等領域,我國企業也從最初只是通過價格優勢獲得OEM合作訂單賺取加工費,而現在則出現了OEM訂單支撐規模、自有品牌獲取利潤、海外建廠規避風險等多條發展道路。
潛在壓力未除
種種跡象表明,我國家電企業在經歷了前幾年海外擴張的暫時性停滯后,將于今年迎來二次高速發展期。綜合實力、產品品質、盈利能力都將得到顯著提升,還找到了在不同國家和市場的多條發展模式。
但是,以松下、LG、三星為代表的跨國企業正在全球市場上掀起新一輪的市場爭奪。日前,一些外資品牌在國內空調市場上拋出的降價促銷被認為是其全球戰略的中國式輻射。跨國巨頭的這種挑戰和擠壓將成為今后幾年國際市場競爭的主要內容。
當中國家電企業在海外逐漸形成規模與實力時,將直接面對諸多外資跨國巨頭的挑戰和沖擊。這也將會撬動我國家電企業在海外的第三次裂變和轉型。
下一篇:張家港口岸塑料地磚出口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