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十一五”開局之年物流盤點數據出爐

2007-3-26 11: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兩位數以上:2007年中國物流增速

  2007年物流業發展面臨許多有利條件。我國經濟增長已經連續四年達到或略高于10%,預計2007年國民經濟增長勢頭會有所回落,但不會低于8%~10%的增長目標。而且,國家明確提出要重點加快發展服務業,支持服務業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新興行業的發展。此外,世界經濟仍處于較快增長區間。當然也有一些不確定因素,如國際能源價格高位波動,全球經濟失衡矛盾突出,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地緣政治形勢更加復雜,以及國內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體制機制不完善。

  綜合判斷,物流業作為服務業中的重要產業,2007年仍然將快速發展,但與國民經濟一樣,也要從“又快又好”

  向“又好又快”轉軌,要注重物流業發展的質量。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初步預計2007年社會物流需求規模增長15%以上,物流總費用規模預計增長11%以上,物流業增加值預計增長10%以上。

  逼近六十億元2006年我國物流總額

  2006年,物流運行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據剛發布的統計結果,2006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59.6萬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24%,仍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

  物流運行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2006年,現代物流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力繼續增大。2006年GDP總量與物流總額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數為2.8,提高0.2個百分點。即我國每單位GDP產出需要2.8個單位的物流總額來支持。

  2006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的快速增長,主要是由工業品物流總額與進口貨物物流總額快速增長推動。其中:工業品物流總額51.7萬億元,比2005年同期增加10.4萬億元,同比增長25.1%。占社會物流總額的比重為86.7%,增幅同比提高了0.7個百分點。進口物流總額6.3萬億元,比2005年同期增加0.9萬億元,同比增長17%。

  物流業推進我國流通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物流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明顯。2006年物流業增加值為1.41萬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2.5%,增幅比2005年提高1.1個百分點,比全國第三產業增加值10.3%的增速快2.2個百分點。占全國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7.1%,比2005年提高0.5個百分點。

  物流規模擴大,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2006年我國物流總額增長24%,無論現價還是可比價增長率都明顯高出同期GDP增長,是我國2006年GDP較快增長的的一個基本保障。尤其是對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貿易三大需求快速增長的支撐作用更為明顯。

  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繼續降低

  2006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超過3.8萬億元,同比增加0.4萬億元,增長13.5%,增幅在2005年回落3.7個百分點的基礎上上升0.6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物流規模的上升。

  近年來,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呈下降之勢。2004年為1..8%,比2003年下降0.1個百分點;2005年為18.5%,比2004年下降0.3個百分點;2006年為18.3%,比2005年再下降0.2個百分點。在物流需求規模增長明顯快于GDP增長的情況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例逐漸降低,表明我國物流業的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

  從物流總費用的構成看,2006年運輸費用2.1萬億元,同比增長1..8%,增幅比2005年同期提高2.7個百分點,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比重為54.7%。

  保管費用為1.2萬億元,同比增長16%,增幅比2005年同期回落2.4個百分點。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比重為32.1%,比2005年同期這一比重擴大了0.7個百分點。造成保管費用增幅上升,比重擴大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隨著國內市場生產資料等大宗產品供求形勢由緊趨松的轉變,庫存的上升,保管環節的倉儲業務等增幅明顯超過運輸業務。如2006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5.6%,增幅比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增幅高出7個百分點左右。另一方面,則是保管環節中的流通加工、包裝、配送等現代物流業務發展迅速,2006年繼續保持30%左右的快速增長,明顯快于運輸業務的增長,進一步表明我國現代物流方式在快速發展。

  管理費用為5066億元,同比增長10.4%。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比重為13.2%,這一比重比2005年同期縮小了0.3個百分點。

  物流外包增加專業化程度提高

  根據2006年全國物流統計調查資料,制造業物流外包特別是銷售物流外包明顯加大,增長速度在5%-10%左右,運輸與倉儲外包的增長速度在10%-15%左右。其中,2005年企業運輸業務委托第三方的比例為67.1%,比2005年同期提高2.5個百分點。由于專業化分工加快,第三方物流市場逐步細分,專業化程度提高。產業細分,形成專業化物流市場,專門化物流公司。如超市物流、家電物流、服裝物流、汽車物流、鋼鐵物流、煙草物流、醫藥品物流、糧食物流、冷鏈物流、圖書物流等等。

  根據2006年全國企業物流調查,2005年物流業務收入比2004年增長29.2%,其中,倉儲型物流企業增長43.4%,運輸型物流企業增長28.8%,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增長24.9%。

  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繼續較快增長

  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繼續較快增長,物流業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物流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增強。2006年,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為12169億元,同比增長23.4%,增幅在2005年回落4.2個百分點的基礎上上升0.6個百分點,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隨著投資的快速增長,物流業基礎條件繼續得到改善。

  據統計,2006年,全國新建鐵路投產里程1605公里,增建鐵路復線投產里程705公里,電氣化鐵路投產里程3960公里;新建公路里程9372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25公里;港口萬噸級碼頭泊位新增吞吐能力4.6億噸。車船運力加快向大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前路漫漫物流企業經營困難

  2006年,在我國物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不少問題。

  物流發展中的體制性約束現象依然突出,物流業網絡化程度低。隨著“全國現代物流發展部際聯席會議”機制的建立以及國內許多省市區相繼建立類似的機構或機制,對于統籌協調全國物流發展的重大問題,促進我國現代物流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財政分灶吃飯,管理條塊分割,市場相互封鎖的現象依然比較突出,現代物流發展需要的綜合協調管理體制與機制尚未形成,嚴重制約我國現代物流的發展。據一些物流企業反映,國家出臺的有關物流企業發展的政策在一些地區得不到很好地執行。物流企業在國內跨行業、跨地區建立一體化業務網絡體系的體制性阻力巨大。

  物流社會化、專業化程度較低。雖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行以來,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市場開放程度顯著提高,但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互相分割,各物流有關行業、部門、企業均自成體系,獨立運作的思想理念和運作模式根深蒂固,嚴重影響物流效率整體水平。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全國重點企業的物流情況統計調查,2005年制造業重點企業中,內資企業平均使用倉儲面積14.1萬平方米,平均自有倉儲面積8.2萬平方米,租用倉儲面積5.9萬平方米,分別是外資企業的4.9倍、3.4倍和12.3倍。內資企業貨運車輛平均擁有量為66輛,裝卸設備38臺,分別是同期外資企業的3.7倍和1.5倍。

  這明顯反映出國內外企業在物流社會化、專業化運作方面的理念差距和實際運作差距。導致我國除東部沿海外資與中外合資企業以及部分產業物流需求釋放較好外,大部分制造企業與流通企業仍處于“大而全”、“小而全”的運作模式。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銷售過程中,一系列物流活動主要依靠企業內部組織的自我服務完成。據有關部門調查,在工業企業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業自身和供應方企業承擔,而由第三方物流企業承擔的僅為18%;產品銷售物流中由企業自理、用戶自理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共同承擔比例分別為24.1%和59.8%,而由第三方物流企業承擔的僅為16.1%;在商業企業中,由企業自理和供貨方承擔物流活動分別為76.5%和17.6%。這種以自我服務為主的物流活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工商企業對高效率的專業化、社會化物流服務需求的產生和發展。

  物流業運作成本高、物流企業經營困難。目前我國物流業由于增值服務少,服務水平也不高,附加值比較低。而經營成本則不僅居高不下,且呈不斷攀升之勢,導致經營困難,競爭環境惡化。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物流重點企業2005年經營情況的統計調查,統計到的212家重點物流企業完成的物流運輸業務中,平均貨運收入為115元/噸,而平均貨運成本由于過路費過橋費高,加上油價大幅上漲等原因,高達117元/噸,每完成一頓運輸業務要虧損2元。2006年在運價平均下降5%左右,油價上漲30%左右的情況下,物流企業特別是運輸型物流企業經營更趨困難,一些小型企業尤其是個體經營戶因此采取超載或一牌多車等非法經營手段,不僅嚴重影響我國治超工作成效,更造成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環境惡化,合法經營困難的現象。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