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珠江三角洲地區五大機場之間的競爭,楊國慶表示五機場合作機會大過競爭,民航總局將會通過多項統一措施為珠三角區域建立順暢的空中交通管理體系,滿足各方發展需要。
飛歐美大多仍需中轉
“廣州的國內航線網絡非常健全,但是國際航線網絡卻比較缺乏。”在昨天舉行的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中樞論壇上,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合伙人吳琪坦率地指出,目前白云機場的國際航線中轉產品并不夠多,對中轉旅客而言也不夠便利。據悉,目前從廣州出發可以直達國內110多個城市,國外近50個城市;但是老廣飛歐洲、美洲大多數國家,至今還只能通過北京、上海或者香港進行中轉。
業內人士分析,香港的國際航線密布在某種程度上壓抑了各大外航在穗開辟國際航線的考慮。對此,楊國慶表示,民航總局將加強與香港、澳門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和合作,為珠三角地區機場、白云機場樞紐建設提供更好的政策環境和發展空間。民航總局將會進一步擴大廣州航空運輸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增加廣州與外國城市之間的第三、四航權,適度增加經停廣州的第五航權。民航總局還會在對外航權談判中積極推介廣州,鼓勵中外航空公司增加珠三角區域的中遠程國際航班、增加珠三角地區至周邊國家的航線和航班,為此民航總局將推進簡化手續工作。
珠三角機場有望合作
據悉,白云機場除了“中轉”的硬傷,還面臨著珠江三角洲區域內其他四大機場的強有力競爭。在珠三角不足200平方公里的狹長范圍內,有廣州、香港、深圳、珠海和澳門五大機場。
其中,深圳機場先行一步的貨運發展戰略搶走了廣州不少貨源。據了解,去年深圳機場的貨郵吞吐量為56萬噸,與白云機場之間的差距不到10萬噸。
“五大機場有競爭,但是合作更大于競爭。”楊國慶表示,各機場可以開展交流和合作,優化資源達到共贏。楊國慶透露,民航總局將從設備資源共享、信息平臺互聯、空域資源共用、區域導航技術以及管制運行標準統一等措施入手,在珠三角地區建立起一個空域結構合理、保障設施完備、運行安排順暢的空中管理體系,以滿足未來珠三角地區的航空運輸發展需要。
他還透露,為解決珠三角空域資源緊張的問題,民航總局早在2004年就與香港、澳門民航管理部門聯合成立珠三角地區空管規劃和實施專題小組,近期已基本完成“珠江三角洲地區空管規劃和實施方案”。
背景白云機場香港機場成華南雙樞紐
相對香港機場每年300多萬噸的貨物吞吐量,廣州白云機場顯然還是一個后輩。事實上,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定位相似,目前香港機場與白云機場競爭激烈。昨日香港機場管理局有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承認了這一點。
有業界人士擔心,香港機場在國際航班數量以及貨郵吞吐量上,已經取得非常強大而穩固的優勢,對后來崛起的白云機場是一種壓力。對此,在昨天舉行的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中樞論壇上,中國民航大學機場規劃研究所所長王志強表示:“廣州和香港是雙子星座,經過研究,以香港和白云機場為核心的雙樞紐發展趨勢,符合大都市的航空需求,因為以一個機場來滿足需求是不現實的。”他提到,在不同的城市群,會形成不同機場群,也會形成不同的中樞。
香港機場管理局首席執行官許漢忠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國內市場那么大,有足夠的空間讓香港、白云機場兩個國際樞紐中心都得到充分的發展。競爭是肯定存在的,但希望在競爭之外尋求更多的合作。”另外一位香港機管局人士也表示,歐洲面積也不大,但其中聚集了多個國際級機場,盡管說同行如敵國,但是從另外一方面看,其實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反而是一個合作互補的問題。
香港機管局有關人士認為:“白云機場的優勢在于接近內地市場,且擁有完善的國內航班網絡,這些都是香港機場無法比擬的。”他表示,白云機場發展樞紐機場有很好的客觀條件,因為廣東省特別是珠三角制造業發達,每年進出口貿易總量大概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此外,根據有關方面的測算,到2010年,珠三角地區產生的年航空貨運量有望增加到1000萬噸。
王志強指出,國內物流成本僅為香港的1/3,而且白云機場的設施一流,因此在與香港機場的競爭中,廣州也有自己的優勢,但效率和服務質量則有所不足,“這些恰好是高端物流客戶非常看重的方面”。
另外,有貨代公司負責人指出,目前很多客戶還是傾向于選擇香港機場,其中有通關速度、手續以及國際航班選擇的因素。該負責人說,“白云機場的全貨機數量很少,一般用客機腹艙載貨,發貨受客機制約比較大。另外,很多客戶的貨運目的地是美國,但是廣州飛往美國的航班很少,所以很多客戶最終還是選擇從香港發貨。”
相關廣州機場或將獲歐洲貨運分流
在昨天舉行的白云機場中樞論壇上,法蘭克福機場駐中國首席代表、負責法蘭克福機場集團在華所有業務的孔恩賜(Micheal Kunz)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該機場貨運業務發展迅速,他們有意向尋求中國的合作伙伴,目前已經開始與中國機場進行接觸洽談。但是他拒絕透露將要選擇哪家機場進行合作以及合作細節。
此前有境外媒體報道,2006年法蘭克福機場創造的營業額為21億歐元,比上年增加2.6%;客運人數增加2.3%,達7380萬人次;貨運量增加8.4%,超過200萬噸上限。法蘭克福機場因自身客貨容量不足,第四條跑道要到2011年才可啟用,內部發展空間有限,因此把發展目光投向中國市場。據報道,該公司將于今年上半年與中國某大型機場簽訂合作協議,目前的談判焦點在于確定德方只是參與運營管理,還是帶資入股問題。德方有意合作的對象包括北京、西安、上海和廣州機場。
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副總裁陳曉寧透露,白云機場也有意向與法蘭克福機場合作該項目。據悉,廣州已經與法蘭克福機場進行過接觸。法蘭克福機場和廣州白云機場之間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或可使廣州在四地競爭中脫穎而出。據了解,2004年10月24日,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與德國法蘭克福機場集團公司在廣州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是白云機場首次引進國際性戰略合作伙伴。
不過雙方是否能夠達成合作,仍存在疑問。業內人士分析,盡管法蘭克福有意愿向中國轉貨運,但是能否如愿推進計劃有待航空公司和貨代公司的認可。畢竟,目前廣州有飛法蘭克福的航班,但是航班量較少。而德國航空公司是否愿意增加飛廣州的航班,或者貨代公司是否要調整其中國區貨運運營布局,不會這么快決定。
上一篇:審計署啟動對鐵道部最大規模審計
下一篇:河南移動在汴召開物流管理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