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改變源于,5月底,我國第一條民間資本參與建設的鐵路——衢常鐵路將建成通車。
這條鐵路由上海鐵路局、浙江常山水泥有限公司、常山縣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分別代表鐵道部、中國光宇集團、常山縣人民政府共同投資建設,走出了我國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一大步。
衢常鐵路總投資約6.75億元、全長僅41公里,前年12月開工,線路東起衢州鐵路新客站,和浙贛鐵路相連,西至常山縣輝埠鎮。沿途設航埠、招賢、常山、輝埠車站,設計行車時速80公里,預留提速至140公里條件。
昨天,衢常鐵路籌建辦公室介紹,石灰石、水泥等是常山的優勢資源和優勢產業,加上該縣資源型企業多,大宗貨物運輸多,以往從江西、安徽乃至西部地區調貨物進常山,因無鐵路而必須經過金華,需要繞道150多公里。
2005年初,《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后,民資進入鐵路基礎設施建設的限制被徹底打破,衢常鐵路就成為這一“新政”的第一個試水者。
常山水泥是由光宇集團投資組建的民營公司,2003年5月就落戶常山。民營企業為何熱衷投資鐵路呢?該公司負責鐵路籌建的副總江志源說,公司計劃建設5條生產線,如果全線投產的話,預計日產水泥將達3萬噸,這樣的產出量,沒有鐵路運輸是不可想象的。
而鐵路運費僅比水運略高一點,公路運費比鐵路要高出數倍。有專家透露,目前衢常鐵路的運費地方定價預計在0.14-0.15元/噸·公里左右,而公路的運費則在0.3元以上。
江志源認為,一方面,企業需要一條鐵路緩解運輸壓力,另一方面,企業在鐵路上的投資回報也是可以預期的。
入股衢常鐵路后,常山水泥不僅能在自身的運輸和稅收等方面享受優惠,而且還能作為股東享有股權收益。據估計,建衢常鐵路的投資回收周期約為12年。
據了解,作為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九(江)景(德鎮)衢(州)鐵路的一部分,衢常鐵路今后將是浙江鐵路出省的又一新通道,也是連接浙贛、皖贛、京九三大干線鐵路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