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關檢驗檢疫局的“電子監管”案例
2007-3-20 16: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摘要:... ...
“實施‘電子監管’,可以加快口岸驗放速度,促進‘大通關’建設,并有效解決檢驗檢疫人力和物力資源不足的問題,進一步促進檢驗檢疫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福建檢驗檢疫局在“電子監管”推廣方面頗有心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該局的相關負責人列舉了相關數據和案例加以佐證。
目前,福建檢驗檢疫局在海港口岸已經運行了“入出境船舶電子檢驗檢疫系統”。據測算,自該系統于2003年在馬尾運行后,經過一年多的不斷完善和推廣應用,已經在馬尾檢驗檢疫局、寧德檢驗檢疫局、福清檢驗檢疫局、莆田檢驗檢疫局和臺江辦公室辦理了入出境船舶檢疫5698艘次、打印相關證書5790份,有效提高了口岸入出境船檢速度和效率,共為船方節省非生產性滯港時間2587.24小時,節約人力時間2980小時,合計產生經濟效益190.55萬元。另外,“檢驗監管決策支持系統”(ISD)的投入運行,也為福建檢驗檢疫局選擇模式和實時調整抽檢比率提供了數據驗證。
對于福建檢驗檢疫局來說,以上僅僅是該局自行開發的信息化系統所取得的部分成效。在“電子監管”建設方面,福建檢驗檢疫局在大力推廣國家質檢總局的“出口產品電子監管系統”(以下簡稱“總局系統”)的同時,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積極探索,進一步完善了該局自行研發的信息化系統。
昨天——傾其全力 搞好試點工作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下發的《關于出口產品電子監管系統測試試點及試點安排的通知》和《關于出口產品電子監管系統測試、試點及推廣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要求,福建檢驗檢疫局結合工作實際,及時制定下發了《福建檢驗檢疫局出口產品電子監管系統試點工作方案》,并對3種試點產品(蔬菜、電池、木質包裝)的企業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篩選,首批推薦了7家試點企業進行試點。
去年10月28日至11月12日,福建檢驗檢疫局舉辦了3期“國家質檢總局出口產品電子監管系統培訓班”,并取得良好成效。為進一步推進“總局系統”在該局的試點工作,去年11月26日,福建檢驗檢疫局分管信息化建設的局領導召開專題會議,就調整工作領導小組、增加技術專家小組、合力推進試點各項工作達成了共識。到了去年12月底,福建檢驗檢疫局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員再次與“電子監管”開發組一起,對“總局系統”進行了優化測試,并把大宗商品“鞋類”納入了“總局系統”測試范圍,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時,福建檢驗檢疫局還協調九城公司駐福州辦事處的技術人員,為7家試點企業申請了電子密鑰,并為其中4家企業安裝了企業端軟件,為下一步推廣國家質檢總局統一安排的135種產品的“電子監管”體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今天——銳意進取 自行研發信息化系統
在大力推廣“總局系統”的同時,福建檢驗檢疫局還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在信息化系統的自行研發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例如,上文提到的“入出境船舶電子檢驗檢疫系統”就是福建檢驗檢疫局自行研發的,該系統可以對企業申報的電子數據進行智能判斷并確定檢疫方式,有效地規范各口岸船舶檢疫的查驗尺度,統一了業務流程。
目前,“視頻監管”已經成為福建檢驗檢疫局深化“電子監管”工作的重點之一。目前,福建檢驗檢疫局建成了福州空港旅檢現場視頻監控系統;馬尾檢驗檢疫局先后在青州港區、馬尾港區、中鋼碼頭的港口將“視頻監控系統”正式投入使用,并在兩家出口烤鰻企業建立了“VIOGATE網絡影像監控系統”;泉州檢驗檢疫局在肖厝港口岸的三梅5萬噸碼頭啟用了“電子監控系統”;福清檢驗檢疫局制定了《福清局實施電子監管試點工作方案》;馬尾檢驗檢疫局和南平檢驗檢疫局對進口廢紙經營企業的拆包分揀現場安裝視頻監控探頭,實現口岸局、目的地局的遠程監控。據介紹,“檢驗檢疫遠程視頻電子監控系統”和“企業生產視頻監控系統”在福建檢驗檢疫局轄區內的口岸和企業的推廣,福建檢驗檢疫局完成了對轄區內出入境船舶、人員、貨物和產品生產的關鍵點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從而實現了口岸貨物的快速驗放和重點產品的嚴密監管的工作目標,進一步優化了通關環境。
在數據電子監管方面,福建檢驗檢疫局自行研發了“檢驗監管決策支持系統”(ISD),并于2004年2月開始在福建檢驗檢疫局系統全面運行、使用,成為與模式轉變、檢驗監管相配套的重要管理措施和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模式轉變的決策依據。
明天——步步為營 穩步推進“電子監管”
據了解,下一步,福建檢驗檢疫局將認真總結前一段“總局系統”試點工作的經驗,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統一部署,積極參與完善“電子監管”數據平臺的建設工作,并結合福建檢驗檢疫局自身的工作特點,大力推進“電子監管”,把檢驗檢疫“大通關”建設不斷推向深入。在福建檢驗檢疫局“電子監管”建設藍圖中,未來主要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是加強宣傳力度,收集、研究“國家局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時匯總并反饋研發部門,并積極跟蹤“總局系統”的建設情況,利用福建檢驗檢疫局數據集中和網絡化的優勢做好“總局系統”的優化、測試、培訓等工作。幫助企業選擇安裝適合、有效的質量控制管理軟件,保證出口產品電子監管系統數據的質量和傳輸暢通。
其次是積極、穩妥地推廣“總局系統”。一是落實電池、木質包裝、蔬菜這3個產品在福建檢驗檢疫局系統5個單位7家企業的試點工作;二是爭取在國家質檢總局全部下發135種產品監控項目之前,完成相關管理處對其中由福建檢驗檢疫局組織編寫監控項目的7種產品試點工作,并將上述10種產品在所有分支機構試點;三是選擇國家質檢總局推出的135種產品目錄內或目錄外的屬福建省大宗出口商品(如鞋類、信息設備、小家電等),由福建檢驗檢疫局先行組織試點。
第三是自我研發系統的完善與接軌。福建檢驗檢疫局將聘請國家質檢總局的專家與該局自己組建的專家組成評估驗證小組,對福建檢驗檢疫局自行研制的“檢驗監管決策支持系統”(ISD)、“入出境船舶電子檢驗檢疫系統”、“福州空港旅檢現場視頻監控系統”、“港口視頻監控系統”、“烤鰻企業的網絡影像監控系統”、“進口廢紙經營企業的拆包分揀現場安裝視頻監控系統”以及各分支局開發的“電子數據監控系統”等信息化系統進行相應的評估,并根據評估小組評估意見,對相關系統進行優化、整合、規范和清理,并積極向國家質檢總局推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