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合包裹(UPS)開展電子商務的啟示
2007-3-17 14:5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摘要:... ...
美國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是一家百年老字號,也是美國經濟的支柱企業。在經過近一個世紀的運作之后,他們已經由一家擁有技術的貨車運輸公司,演變成擁有貨車的技術型公司。這是一個突破性的變革,成功來自于UPS在數字時代來臨時緊緊抓住了發展電子商務這一良機,實現了由傳統物流企業向電子物流企業的跨躍。
商業界人士評價,當經濟的原動力已從實物的傳遞轉向大規模的信息電子化傳遞時,真正的贏家將是UPS這樣二者兼具的公司。
自從UPS于20世紀初開始在西雅圖百貨商店之間穿梭運送福特T型車和摩托車以來,它幾乎已成為美國經濟中一只無形的手。這家以深棕色為代表色的公司,一直嚴格遵循著自己成功的業務模式,并受到稱贊。
幾年前,聯合包裹公司的罷工事件使其競爭對手在15天內獲取了共3.5億美元的收入。事后,UPS感覺到,必須盡快修復與公司廣大司機及不滿客戶之間的關系。同時,他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公司日趨成熟的“棕色經營”雖然實現了在每個工作日投遞1300萬個郵包的創舉,但卻還不足以在正邁向全球化、知識化的物流業市場中競爭。必須擺脫企業曾墨守陳規的經營模式,向電子物流業發展,才有益于迎接世界商務的新浪潮。
早在80年代,UPS就決定創立一個強有力的信息技術系統。在最近10年中,該公司在技術方面投入110億美元,配置主機、PC機、手提電腦、無線調制解調器、蜂窩通訊系統等,并網羅了4000名程序工程師及技術人員。這種投入,不僅使UPS實現了與99%的美國公司和96%的美國居民之間的電子聯系。同時,也實現了對每件貨物運輸即時狀況的掌握。
UPS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姆·凱里在解釋傳統供應鏈與電子供應鏈的區別時說,電子供應鏈改變了傳統供應鏈的運行方向。在傳統供應鏈中,供應商是將貨物沿著供應鏈向最終用戶的方向“推動”。這樣的系統需要在倉庫里貯存貨物,盡管這種作法并不合算。而電子供應鏈主張的是只及時生產顧客所需的產品,而不需在倉貯上耗費巨資。
在電子商務及新的在線購物系統中,顧客可從供應鏈的每個成員中“拉出”他們所需的東西,結果是顧客可獲得更加快速而可靠的服務,而供應商也可減少成本。為了有效地實施拉動戰略,企業必須與供應鏈中的所有成員建立電子聯系。UPS一直在爭取使自己成為每個客戶供應鏈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這個過程中,UPS成長為一家信息公司。目前,UPS可向顧客和供應商提供瞬間電子接入服務,以便查閱有關包裹運輸和遞傳過程的信息。在1998年圣誕節前夕,有100萬顧客訪問UPS網站,查看所托貨物的運送狀況。節日期間,在線購物總量的55%是由UPS送達的。
UPS能夠對每日運送的1300萬個郵包進進行電子跟蹤。例如一個出差在外的銷售員在某地等待某些樣品的送達,他可以通過UPS安排的3COM網絡系統中輸入UPS運單跟蹤號碼,即可知道貨物在哪里。當需要將貨物送達另一個目的地時,可再次通過網絡以及附近的蜂窩式塔臺,找出貨物的位置,并指引到最近的投遞點。
UPS的司機是公司大型電子跟蹤系統中的關鍵人物。他們攜帶了一塊電子操作板,稱作DLAD(運送信息獲取裝置),可同時捕捉和發送運貨信息。一旦用戶在DLAD上簽收了包裹,信息將會在網絡中傳播。寄件人可以登錄UPS網站了解貨物情況。同時,司機行駛路線的塞車情況,或用戶需即時提貨等信息也可發放給DLAD。
除利用網絡對貨件運送與監控外,利用其網絡,公司還可以開拓新的綜合商務渠道,既做中間商,又當擔保人。UPS通過送貨件、做擔保及運貨后向收件人收款,成為商務社會鏈中一個重要鏈接點。
1999年,UPS在電子商務領域內所取得的業績繼續受到全球的廣泛認可。今年初,《廣告時代的商務營銷》雜志將UPS的網站(WWW.UPS.com.)列為世界五大企業間商務網站之一。目前,該網站已采用16種語言提供服務。最近《個人電腦》雜志在“快速跟蹤100強”欄目中,將UPS列為最富創意的企業網絡。UPS在慶祝提出安全而可跟蹤的電子送達服務項目——UPS Document Exchange一周年之際,—又提出了一系列服務強化軟件,并與惠普、Oracle和Worldtalk等著名電子商務公司建立了聯盟。去年,UPS連續第二年被《財富》雜志評選為郵政、包裹運送及貨運領域內“全球最受推崇”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