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第三方物流案例

中海集運:讓管理系統與業務一起成長

2007-3-16 15:5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
摘要:... ...
 讓信息管理系統和業務同步成長,對許多企業來說,屬于更高層次的問題;然而對中海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來說,由于可供選型的管理軟件有限以及自身業務的迅猛發展,他們卻不得不時時清醒地面對著這個問題。  
    比起因擁有上海中遠足球隊而聞名全國的中遠集團,知道中國海運集團(簡稱中海集團)的人可能要少一些。但中海集團卻是在國內排名第二的航運公司,是一家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和跨國經營的特大型航運企業集團。盡管不是很引人注意,但不經意間,沒有享受過中海集團服務的人已經少而又少。
    中國海運集團分支機構眾多,中海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時至今日,中海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簡稱中海集運)已擁有了船舶近100艘,總箱位近20萬TEU,已經在全球建立了149個網點,先后開辟了中國各港至日本、韓國、東南亞、澳大利亞、歐洲、地中海、北美、西南非、中東波斯灣等40余條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和國內沿海內貿線及外貿內支線,月盈利已超過了億元。這么大的家當,經營區域又這么廣,沒有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來管理,其后果簡直是不堪設想的。正是在這種背景下,TS系統(集裝箱管理系統)在1999年正式上線使用,經過不斷地推廣、調整和升級,目前已經成為中海集裝箱運輸公司及其國內外代理廣泛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統,承擔著存儲和管理中海集運絕大部分的業務數據的重任。正因為如此,圍繞著TS系統的升級與維護,負責這項工作的環州電腦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員才有太多的故事要講。
    20萬集裝箱的保護神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中海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等內部客戶,2003年8月,中海集團在原中海集團信息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環州電腦有限公司,TS系統自然也就成了環州電腦有限公司的工作重點之一。
    由于航運行業的特殊性,在1999年以前,可供中海集團選擇的集裝箱管理軟件少而又少,在馬士基、OCR等有數的幾家公司中,中海集團最終選擇了一家英國公司的軟件。然而,集裝箱管理軟件的一大特點就是針對每家公司的共性部分少,而個性化改造的工作量卻很大。另一方面,由于能開發集裝箱管理軟件的公司都依附于某一航運集團,這樣系統的提供商從一天始就和軟件的被實施者構成了競爭對手關系,于是,系統的提供商采取了一種“繡出鴛鴦憑君看,莫把金針渡與人”的做法,在完成了初步的客戶改造工作后,后期的大量工作都留給了中海集團的信息中心。
    與此同時,中海集運的業務卻開始了突飛猛進式的發展。目前TS系統的用戶已遍布國內20多個沿海城市以及國際上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的客戶都通過網絡利用TS系統進行查詢和數據交換。中海集運在全球各網點每年操作的箱量總數在2001年到了190萬TEU,而到了2002年,這一數字一下子變成了280萬TEU,到了2003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已經突破了150萬TEU。
    講到此處,我們還不得不提一下TS系統的用途。在環州電腦有限公司運行部經理余鐳看來,TS系統遠沒有外行人眼中那么簡單。TS系統作為一個動態系統,具有單證、箱管、報表和EDI數據交換等功能。它記錄著每一個集裝箱從開始使用到注銷的每一個動作。一個代理商申請使用集裝箱,就要經歷裝箱、進堆場、上船、下船、再進堆場、代理提貨、公路運輸的十幾個動作。在這些環節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錯誤,都可能使中海集運蒙受損失。余鐳舉例說:“當TS系統還沒正常運行時,就出現過有人把爛雜貨填成高檔西裝和高級原材料,然后投訴中海集運公司的事情。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TS系統更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前一時期,一艘非中海集團的船發生了傾斜,將十幾個集裝箱掉進了黃浦江,船主記得某些集裝箱中裝有危險品,但又不記得是哪些箱子中有,而貨主一時又聯系不上,結果很是緊張了一陣。而中海集運因為有TS系統,所以這種事情絕不會在我們身上發生。”
    如果有人認為這是TS系統的所有作用,那他們就大錯特錯了。余鐳接著介紹說:“國際上的主要港口一般都特別繁忙,所以給每艘船的停靠時間都特別精確,這也給TS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TS系統提供的單證不準確或不及時,裝貨的船就只有泊在港口外,等待港口的下一個空閑時間,這樣損失就大了。粗算一下,中海集運總會有20萬個集裝箱漂在海上,你說TS系統的責任有多大?”不僅如此,余鐳解釋說TS系統還是中海集運應付意外情況的一個法寶。他說:“以北美大罷工為例,當罷工發生時我們需要把發往美國的貨物相應地調整到加拿大等其他國家,然后通過陸地再運到美國。而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海關報關單調整,就需要開一張給加拿大海關的報關單,然后再開一張由加拿大到美國的報關單。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僅靠手工來完成這些工作是不可能的。”
    然而就是這么重要的一個系統,雖然系出名門,卻還是存在一個致命的瓶頸。余鐳介紹說,TS系統采用了中心數據庫集中,全球用戶通過網絡使用的方式,而大部客戶都會用到一張表。業務最忙時,會有上千名客戶同時在線查詢,而其中三分之二的客戶都會用到那張表。這時,TS系統的缺陷就表現了出來。由于TS系統在開發時執行的是歐洲標準,業務流程方面也更適合歐洲,而在對TS系統進行改造時必須要把它轉換成國內的標準,而中海集運由于規模較大也不可能依照TS系統的流程進行改造,這樣,在沒有源代碼的情況下,TS系統的瓶頸一時成了一個死結。
    在和代理商結賬時,清算變成了一個痛苦的過程。由于中海集運的業務已遍布全球,所以TS系統必須24小時正常在線運行。如果要停機,必須提前一星期和客戶協商航班情況,而國外港口和海關是不容你協商的。因此,清算工作被迫放到了晚上進行。一個箱子從要經過十幾個步驟才能到達收貨者手里,而如果因為航線較長還需要中轉,這樣中轉的數據也必須要被考慮進去;再加上某個承運人一張票上就有十幾、二十幾個箱子,再考慮到這些箱子可能去不同的航線,又由于中海集運航線較長,與代理商之間可能需要跨月度、跨年度結賬,數據工作變得苦不堪言,往往是因為工作量較大,算了半天還是沒能把數字算出來。
    針對這種情況,余鐳和他的同事們采取了不少的預防措施,但收效甚微。同時,一場他們不曾察覺的風暴正在向他們襲來。
    反恐風云的背后
    “9•11”以后,美國加大了反恐力度。于是,美國各個港口的海關也成了全世界對集裝箱管理最為嚴格的海關。美國的海關開始執行一個近乎苛刻的規定:所有離岸船只,要運送的集裝箱必須在離岸前24小時提前裝上船,有關集裝箱的資料同時報送美國海關。隨之而來的美國海關嚴格的檢查,如果檢查不合格,不僅箱子要被卸掉,而且還要被處以5萬美元的罰款。如是情況如果出現三次,擁有集裝箱的公司將被取消進入美國的資格。這一規定給TS系統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而更糟的是隨著反恐活動的加劇,有更多的國家開始執行類似規定。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2002年10月,余鐳在對服務器的一次測試時發現,服務器的運算能力已被用到了100%。這樣,通過升級硬件來打通軟件的瓶頸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這個時候,余鐳和他的同事們動手了。
    改造工作的第一步是將TS系統數據庫服務器升級到IBM的P690小型機,這樣,數據庫服務器的處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解決了CPU處理能力的瓶頸問題。余鐳很清楚問題的癥結在哪里,系統急需實現的是讓幾百人能同時查詢3100萬條記錄,而這實際上就是要解決I/O瓶頸問題,可當時TS系統的存儲設備采用兩臺IBM 7133磁盤陣列柜,IBM 7133在存儲設備當中屬于中低端設備,數據傳輸速率最高僅為12MB/秒,已無法滿足現在的TS系統對讀寫數據的需求。
    此外,還要考慮系統的安全問題以及由于業務迅猛發展而帶來的系統擴展問題。而如果要讓系統能夠24小時正常在線運行,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備份問題。IBM 7133磁盤陣列柜數據傳輸速率小,而TS數據庫已達70GB,因此每做一次完整的數據備份(物理備份要求停止數據庫服務),需要大約5個小時,這給系統升級維護帶來了許多麻煩。每當對TS系統做一次升級或階段性維護,都需要停止數據庫服務進行物理備份,這會使得TS系統在十多個小時內無法使用。由于每做一次物理備份都需要停止數據庫服務,影響正常的業務運行。然而在數據庫運行時只能夠進行邏輯備份,存在丟失24小時數據的風險,如果發生意外,將嚴重影響業務運行。
    沒有過多的論證,余鐳選購了兩臺IBM頂級的ESS800企業存儲服務器。對于這一大膽的舉動,余鐳給出了這樣的解釋:“當時的情況使我們只能選購買來就能用,而且還得是安全可靠的產品。我也考慮過其他廠商的產品,但那樣的話就需要一個很長的測試時間。而且如果硬件系統出自幾個廠家,當存儲設備出現問題時,他們也可能會往數據庫廠商身上推卸責任。我所要做的,就是要盡量做到讓系統簡化。”關于從一開始就選擇使用IBM P690小型機的原因,余鐳認為和IBM已合作多年,IBM在售后服務等方面都讓人較為滿意。在緊急時刻,選擇IBM讓人感覺比較踏實。
    就TS系統改造的實施效果,余鐳給出了一系列對比數字:利用ESS 800的FLASH COPY功能,原來需要停止數據庫服務后,再用5個多小時完成的數據物理備份,變為可不停止數據庫服務,在1分鐘內形成鏡像數據庫,對該鏡像數據庫進行物理備份或進行其他分析使用。目前查詢1400條記錄僅用時1分40秒,而從前類似的查詢則需要5分鐘。由于I/O瓶頸問題的解決,整個系統的運行速度提高了3~10倍,性能的整體提升使得系統的正常運行得到了強有力的保障。
    談到前面提到的反恐問題,余鐳自豪地承認中海集運從沒出現過問題。
    明天的30英里車流
    站在大海邊,你會發現海浪的涌動總是一波接一波,從來不曾停歇過。靠大海吃飯的中海集運的發展也是如此。提起TS系統的未來發展,余鐳沒有表現出絲毫輕松感。
    余鐳介紹說中海集團在2004年將啟用能容納8100個集裝箱的新船。目前國外的港口都實行了計算機管理,而8100個集裝箱的貨物換算成集卡的運力,就會形成一條30~40英里的車流;這也意味著,如果TS系統出現問題不能工作或提供的數據不夠準確,將使得一條30~40英里的車流滯留在對方的港口。正因為如此,TS系統的安全級別就會變得更高。為此,余鐳承認盡管現有系統為了安全起見已做到了無單點運行,但一臺新的鯊魚服務器還是將落戶香港,和現有系統實現異步數據備份保護。
    看來,只要中海集運的業務發展腳步不停止,“如何讓管理系統如何與業務一起成長”這個問題就會長期地擺在余鐳等人面前。也許在他們的眼里,真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