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本次排行拋開傳統的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等排行方式,首次引入了港口投資、港口基礎設施建設、股權比例、碼頭數量等多種指標,利用國際流行的指數計算工具,排行完全由計算機生成。經過數據統計分析,從60個港口中遴選出中國最具競爭
力的25大港口,其中排行榜前10位依次為:上海港、深圳港、青島港、廣州港、寧波港、天津港、廈門港、大連港、連云港港和營口港。
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國內外知名媒體對這個排行連續進行報道,在國內外引起了轟動,排名一度下降的某上市港口,股價應聲大跌,引發業界一片嘩然。與此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此排行榜的評價體系以及港口經濟今后如何提高綜合競爭力的諸多思考。“兩會”期間,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就此話題采訪了大連、廈門等港口城市的相關人士。
綜合競爭力排名要考慮不同地區產業結構差異
在此排行榜中,大連港名列第八,名次靠后。
對此,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曹連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對中國港口綜合競爭力進行排行是很重要的,但要考慮到不同地區產業結構上的差異。
“大連港面對的是東北三省和東部廣大的腹地,因為東北是老工業基地,以裝備制造和化工等重工業為主,這種產業結構,和一些適應國際貿易的產品和原材料的大進大出的港口是沒有太大可比性的。”
廈門港在排行榜中僅比大連港靠前一個位次,名列第七。在十三項指標的排名當中,廈門港有五項指標排名第七,和最終排名比較靠近,除此之外,廈門港有三項指標進入前五名,兩項指標排名第六,兩項指標排名第八名,一項指標排名最后。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廈門市代市長劉賜貴對此不以為然,他告訴本報記者:“廈門港綜合實力去年已經進入世界港口20強。”
綜合競爭力排名靠后的原因
有分析說,保守和迷茫是大連港落伍的重要原因。大連市在過去10年里曾提出不同的發展戰略,從“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到“大大連”又到現在的“海上大連”。大連市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得大連港無所適從。
“我不同意這種看法。”曹連新說。
他說,2003年中央把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振興作為一項國家戰略提出來,同時提出把大連建成東北亞重要國際航運中心的組合港區。這堅定了市政府把大連港口建設成為東北經濟區域對外開放的龍頭和窗口的決心,為東北經濟快速發展融合到世界經濟當中,參與國際競爭,提升國際競爭力提供綜合的服務功能,對大連港的這一定位,在本屆市委市政府是比較明確的。
“港口綜合競爭力排名靠后并不是地方政府在定位上和扶持方向上有偏差的問題。”曹連新說,對東北老工業基地來說,由于歷史包袱比較沉重,國有企業所占比重較大,在產業調整過程中,和南方一些港口城市輕工業等消費品產業結構的調整相比難度較大。
而對廈門港來說,它多半會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因為廈門港與寶島臺灣關系密切,是大陸和臺灣島開展“三通”的必經之地,特定時期,經濟讓位于政治。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蘇文金告訴本報記者,該市市委、市政府對發展港口經濟,不管是在基礎設施還是管理等方面都非常重視。
挖掘自身優勢,提高綜合競爭力
據了解,2006中國港口綜合競爭力指數排行榜報告的目的是讓港口、航運和物流業了解自身競爭地位、挖掘自身優勢、揚長避短、自我完善,在競爭的市場中制定有效的投資、融資、創新和發展戰略。
“港口經濟在廈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沒有港口的優勢,廈門經濟不會發展得這般好。”劉賜貴告訴記者,廈門市政府今年將繼續加大對港口經濟的支持力度,繼續加強服務工作,提高服務質量,提高行業經營和管理水平。
曹連新在談到大連當前港口建設的重點時是這樣說的:“著重建設長興島港口,以及圍繞這個港口的一些包括硬件和軟件環境的建設,加快推進臨港開發。”
全國人大代表、大連市市長夏德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大連要按照國際先進標準,加快推進保稅港區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運行,確保大窯灣保稅港區率先通過國家驗收,力爭今年上半年實現封關運作。創新口岸管理體制、海關監管模式、港區運行管理方式和招商引資機制,充分發揮保稅港區的特殊政策和功能優勢,拓展功能輻射空間,搶占對外開放制高點。
同時,加大“一島三灣”核心港區和長興島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港口項目投資70億元,新增貨物吞吐能力1400萬噸。完成大窯灣集裝箱二、三期4個泊位建設,開工建設新30萬噸原油碼頭、保稅區中心商務區和東港區國際郵輪中心,加快推進大窯灣北岸開發。完成長興島公共港區3個通用泊位建設,加快防波堤和公用航道工程進度。加快構筑暢通的集疏運體系,提高通關效率。完成大窯灣疏港高速等四條高速公路主體工程、金窯鐵路疏解線、大連灣鐵路升能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濱海公路建設。開工建設大窯灣鐵路中心場站、長興島鐵路和高速公路。“以此來不斷挖掘自身優勢,提高大連的綜合競爭力。”夏德仁說。
下一篇:黑龍江省內貿貨經俄港口再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