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信息化水平低 中小物流陷殘殺漩渦

2007-3-15 20:5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小物流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紛紛降低運價,導致整個運輸市場低迷,運價低于成本,很多企業只能靠超載來維持生存。
   
    伴隨著企業對降低成本及增強核心競爭力的迫切愿望,越來越多的中外企業要求物流外包,中國第三方物流市場也因此變得空前繁榮,一時間各種各樣的中小物流企業猶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成立,一些從事倉儲、運輸、配送、報關等物流業務的公司也開始轉型。
   
    然而,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以及不容樂觀的現狀,如何立足和發展無疑成了擺在以上中小物流企業面前的難題。
   
    內部難題
   
    據官方統計,目前國內已經注冊的物流公司有70多萬家。但是,中小物流企業與大型物流企業相比還有一些差距,像缺乏明確的發展戰略、信息化水平低以及缺乏物流管理人才等。
   
    首先,許多中小物流企業普遍缺乏明確的發展戰略,即使有一定的戰略規劃,也沒有執行或者執行效果不佳。據官方統計,有80%的中小物流企業沒有制定完整的戰略規劃,而在制定完整戰略規劃的企業中,僅有一半以上能夠按照規劃有步驟的執行,其余的或是在領導人的指示下才能執行或是執行起來步履艱難。
   
    據對珠三角一家非常典型的物流公司進行重點調查發現,中小物流企業最缺乏的是戰略和制度化管理。該公司采用的是準軍事化的管理模式,遠遠不能適應現代物流企業的管理要求。公司所有的規章制度都是公司領導臨時制定的,并且不需要經過任何程序就可以更改。公司在倉庫、運輸方面的管理也十分落后,連最起碼的安全保障都沒有,包括消防、行車安全、作業安全等都沒有明確的規定,這也使得該公司一半以上的精力都用來處理安全事故。在戰略制定方面,該公司是沒有任何戰略的,更談不上執行,公司領導甚至認為“發展戰略是沒有用的,平時太忙,沒時間制定戰略”。
   
    其次,信息化水平偏低直接制約了中小物流企業的發展,也影響了中小物流企業的業務開展。目前中小物流企業中,普遍沒有配套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只有少量的企業擁有信息管理系統,并且也僅限于針對財務管理系統、企業資源計劃、人力資源管理、客戶關系管理、建立內部網以及企業的網站和網頁等方面。而大部分的中小物流企業基本沒有建立自己的信息平臺,平時的通訊與聯系主要是電話(包括移動電話)與傳真機,這不僅準確率低、及時性差,而且出錯率高。建設適合中小物流企業的信息平臺需要很大的投資,而且回報周期很長,這也是中小物流企業一般不愿意在信息化方面投資的一個原因;另外,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以及信息化所帶來的新管理模式與中小物流企業現有管理模式的沖突也都成為阻礙中小企業信息化的主要因素。
   
    物流人才的缺乏一直都是阻礙物流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國外,物流人才的教育體系已經成熟,而我國的教育體系還沒有建立,物流的職業培訓也剛剛開始,物流人才奇缺。
   
    據了解,目前珠三角地區中小物流企業員工的學歷分布以初中及以下水平為主,其次是職高、中專、大專學歷的,大學本科畢業的寥寥無幾。在一些效益相對較好的中小物流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也非常少。
   
    中小物流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歷水平的普遍低下導致了其對企業管理水平的低下以及觀念的落后,同時這也使得它們吸引不到專業的物流管理人才的加入。在很多的中小物流企業中,經過正規物流職業培訓的人很少,一般不到5人。
   
    外部因素
   
    如果說上述幾點是中小物流企業面臨的內部難題的話,那么,缺少自主權、融資困難、政府監管力度不夠等則是中小物流企業更難克服的外部難題。
   
    有相當一部分中小物流企業還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體制非常落后,企業沒有自主的決策權和經營權,所有的決策以及經營活動都要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管制。以省(市)級物流主管部門為例,對物流的管理就有經委、外經委、計委、交通局、港務局、貿易局、物資局、海關、鐵路局、民航總局等,物流企業至少同時受到3至5個部門的監管,這大大地制約了企業的自主經營權與決策權。
   
    此外,我國政府還沒有一個負責中小企業政策制定、宏觀指導、統籌協調的機構,使得中小物流企業從一開始就缺乏政府有效的指導、缺乏獨立的政策體系。中小物流企業要在缺乏政府指導的宏觀環境中去改善企業體制,顯然是非常困難的。
   
    缺乏資金一直都是困擾中小物流企業發展的一個“瓶頸”。據國家統計局工業交通司統計,目前中小物流企業在融資方面非常困難。從現有的融資方式來看,中小物流企業僅選擇了其中的兩到三種,80%的企業選擇銀行貸款的方式,17%的公司是靠企業積累的自有資金,然而卻很少有企業采用例如“與國內企業合作、聯營”、“與國際企業合作、聯營”等比較好的融資方式。從融資的穩定程度來看,有將近40%的企業沒有穩定的融資渠道。從融資的效果來看,也有一半以上的企業對現有融資效果不滿意。
   
    業內人士認為,中小物流企業融資的主要困難依次是自我積累與發展能力低、缺乏有效的擔保形式、缺乏可靠的信譽以及缺乏穩定的融資渠道。
   
    從政策層面上看,目前政府對中小物流企業是有很大的政策歧視的,一直以來,政府都比較傾向于給予大型物流企業、國有物流企業更多的政策傾斜,無形中忽視了中小物流企業的發展,這使得中小物流企業特別是國有中小物流企業在與大型物流企業、不同體制下的同類企業的競爭中處于劣勢。政府職能部門的觀念陳舊、行為不規范、服務意識淡薄等行為都嚴重阻礙了中小物流企業的發展。
   
    從法律體系建設方面來看,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進一步制約了中小物流企業的發展。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完整的物流法。當然物流行業需不需要一部自己的法律,這還有待討論。但是,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對于整個物流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對于中小物流企業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視的。缺乏健全的法律體系,相關的執法部門無法可依、執法不嚴。對珠三角地區的一些中小物流企業進行調查發現,企業對執法部門最不可忍受的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亂罰款等。
   
    市場秩序的不規范導致了物流市場的混亂,妨礙了中小物流企業的公平競爭。首先由于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或行業協會的限制,使得進入物流行業的門檻過低。只要符合工商管理部門的注冊資金的要求,不管是否具有相當的設施設備或條件,都可以注冊成為從事物流業務的公司。這使得很多中小物流企業只有少量的資金就開始從事物流業務,一旦需要投入資金建設物流設施設備,這些企業就開始缺乏資金,運轉困難。其次,在低端的物流市場(主要是中小物流企業競爭市場),由于中小物流企業魚龍混雜,資質水平參差不齊,造成了嚴重的過度競爭、惡性競爭。例如在短途運輸市場,各物流公司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紛紛降低運價,導致整個運輸市場低迷,運價低于成本,很多中小物流企業只能靠超載來維持生存。據了解,一輛20噸的貨車將35噸的貨物(超載75%)從深圳運往珠海的運價僅為880元,而其中路橋費、油費加起來就有550元之多,即使不用扣除其他成本和費用,企業的利潤也僅300元。
   
    看來,中小物流企業的現狀確實令人擔憂,照此下去,大部分的中小物流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局。中小物流企業該如何完善自我,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已經成為了當務之急。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