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富利亞太總裁黃建雄:收購是我每天考慮的問題
2007-3-15 15: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康健 王佑
“如果有好的收購對象,請你告訴我。”安富利亞太有限公司總裁黃建雄滿臉認真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7月初,安富利宣布收購科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MEMEC,下稱“科匯”)。
近日,公司已經完成了收購后的亞太區及中國區的發展戰略部署。收購策略
收購科匯的是安富利公司兩大部門中規模較大的電子元器件部門。總部位于美國鳳凰城的安富利是《財富》500強企業,2004財年營業收入為103億美元。
收購對于安富利來說已經成為家常便飯。黃建雄告訴記者:“過去十來年間,安富利完成了對50個企業的收購,而且今年我們還會有收購。收購是我每天都在考慮的事情。”通過不斷收購,安富利得以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元器件分銷企業之一。
盡管保持如此頻繁的收購速度,但是安富利并沒有出現大量的人員流失。而黃健雄告訴記者,秘密就是本土化。收購之后,安富利并不會告訴這些企業的人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員工說什么都可以,做事最重要。而且收購企業的團隊基本保留。他指指身邊的安富利中國臺灣區域總裁方成義、中國區(安富利科匯)區域總裁辜其秋,告訴記者,他和這兩個人都是華人,而這兩個人分別來自被收購的企業臺灣三商和科匯。他的另外一位重要的女下屬來自被收購的一家印度企業。
安富利十年前收購了臺灣三商,現在原三商的銷售經理團隊95%目前都還留在公司,方成義補充了這一信息。
“我們的收購原則是‘最好的員工、最好的團隊’。”黃健雄對于收購有著清晰的認識。整合科匯
收購對于安富利這樣的公司來說顯得非常重要。
對于處于中間環節的安富利,主要是進行電子元器件方面的分銷。當一個客戶,如一個手機企業需要采購元器件的時候,如果不通過分銷商,它們可能需要和幾百個電子企業進行聯系。
正因為如此,安富利保持完整的產業鏈,保持豐富的產品線顯得非常重要,而收購無疑是高速發展的手段。
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例,根據I-SUPPLY的數據,中國大陸的電子元器件市場非常分散,排名第一的ARROW不超過3%的份額。根據2004年的數據,安富利和科匯的數據加起來才超過ARROW,占據約2.8%的份額,成為新的第一。
黃健雄告訴記者,收購完成之后,安富利2005財年在中國(包含大陸和港臺地區)的收入將占亞太地區收入75%。為了繼續發揮科匯的品牌影響。安富利在中國將設置兩個團隊。新增一個獨立的業務部門——中國一區(安富利科匯),負責此前科匯的大部分產品,由此前科匯中國區董事總經理辜其秋擔任該區總裁。而中國區總裁粱永耀將繼續帶領中國二區(包括晨興安富利、安富利科技香港和華創科技),負責安富利多條代理產品線。
當然,安富利對兩個公司的產品線進行了整合,整合之后,安富利科匯以通訊為主,而中國二區的產品以電腦和其他產品為主。中國大陸成為安富利在全球唯一采用兩條產品線進行經營的區域。
安富利還對科匯后端的服務、物流和財務等部門進行了整合,整合到一個部門為兩大業務部門服務。
黃健雄拒絕對收購之后的市場份額作出預測,但是他相信,整合之后,單位成本可以降低很多,可以把省下來的錢追加到中國大陸的投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