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者生存---東方海外物流公司在中國的發展
2007-3-15 10: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美國物流咨詢專家菲利普·塔馬斯曾指出, 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在目前世界上首屈一指,但是不少國家和地區的公司卻認為,到中國內地經營物流所遇到的困難之多,情況之復雜,恐怕也是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
正當不少公司進入中國搞物流, 遇到一點困難, 甚至遭受挫折,就怨天尤人的時候,東方海外物流公司(OOCL logistics )在中國取得的輝煌業績卻令人驚訝不已。 正當不少公司進入中國搞物流
集裝箱運力
迄今已經擁有156,874標準箱運力集裝箱船隊的東方海外(OOCL)在前不久美國一家航運雜志評出的全球集裝箱承運人排名表中仍然被列為第12名,次于3家日本航運集團,領先于哈帕羅德航運(Hapag Lloyd),以星航運(Zim)和中海集團(CSCL)。根據一些國際集裝箱運輸專家的分析,按照東方海外在集裝箱運力方面的提升速度,特別是該航運集團在過去的一年中已經推出運力在60,000多標準箱艙位的一批新船訂單,東方海外躋身于全球集裝箱運輸巨人排名表前十名之列是早晚的事情。
年營業額高達24億美元的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分成2塊,一是國際集裝箱運輸,二是物流集裝箱碼頭業務和物業發展。
東方海外(OOCL)國際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東方海外國際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160多個辦事處。東方海外集裝箱航運有限公司是東方海外國際旗下的全資附屬公司,以“OOCL”商標在全球經營業務,是全球規模的綜合國際集裝箱運輸,物流和碼頭經營公司之一,也是在香港注冊的人們最為熟悉的環球商標之一,所提供的全線直達物流和集裝箱運輸服務,現在已經遍布全中國。根據英國新出版的一家航運雜志提供的數據,東方海外是全球集裝箱運力提升最快的航運公司之一,在過去的一年中東方海外訂造了11艘現代化集裝箱船,這批新船的總運力達到60,990標準箱,此舉立即引起世界集裝箱航運市場的密切關注。迄今為止,在集裝箱新船訂單數量方面超過東方海外的只有馬士基海陸(Maersk Sea-Land),地中海航運(MSC),中海集團,日本郵船(NYK Line)和法國達飛(CMA-CGM)。
制定策略
公司總部設立在香港的東方海外物流公司總經理約翰·福曼指出, 凡是在中國經營物流而屢屢碰壁的人恐怕是對于中國缺乏深入的了解,一般國家的做法是經營人按照規定把物流行業的有關數據輸入信息中心,物流經營人只要通過電子數據信息系統就可以知道如何操作。但是在有的人看來,在中國情況似乎有所不同, 除了政府和有關部門頒布的涉及到物流的各種法令, 法規和規則外, 中國還常常以文件通知或其它形式給物流經營和操作模式、程序增添額外的管理或者限制。至少在目前, 對于許多人來講, 到中國建立配送中心的信息網絡是相當不容易的,這是因為從傳統意義上而言,中國物流業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物流質量總體水平比較低,同時,中國的供應鏈冗長、低效、環節過多,無法與國外先進物流運作方式相比,在某些人看來, 中國的物流整體水平似乎只能說是“手工作坊式”,從一些如集裝箱設計、貨車設計、載貨區、托盤標準等基本方面來看就相差甚遠,真正有效的供應鏈應該是扁平式的。能夠提供綜合服務的大型物流中心,在地大物博的中國是少之又少。
由于國際市場的持續低迷,事實上東方海外航運集團以往日子并不像人們所想象的那樣舒坦。首先,在2001年接收新船的全球航運大戶中,東方海外連前十名也沒有排到。2002年上半年,東方海外效益猛然下挫,其稅后利潤僅為103萬美元,而2001年上半年的稅后利潤是4,910萬美元。但是大部分國際集裝箱運輸觀測家認為,盡管經濟收益嚴重下滑,東方海外的經營管理變得更加精明和強勁。東方海外航運集團的一句非常著名的口號是: “在困境中找機會,在順利時賺大錢。”
眾所周知, 運輸與倉儲設施共同組成了物流業的基礎平臺,東方海外物流公司在中國的發展就是由貨物運輸開始起步的,而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在運輸企業和貨運配載服務企業之間搭建起有效的信息橋梁,實現資源共享,則是東方海外的又一個主攻方向。基于這種需求日益迫切,東方海外把以貨運配載市場為切入點的貨運信息網相繼建立起來,他們立足于網絡與傳統產業的最佳結合,目標是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一個高效、通暢、可調控的物流體系,其公路運輸網絡化體系由無數個地面代理中心及其營業點組成,各配送中心有統一標識,并引進電腦網絡化管理對裝卸、搬運、保管等過程實施標準化操作,貨主可根據代理中心的覆蓋區域來選擇配送中心,此信息通過網絡傳輸給當地的配送中心,后者根據具體要求和到達時間做好配送準備工作。貨物到達后,地面配送中心以計算機對貨物自動分檢和配裝,以消除重復運輸,提高運輸工具利用率,進一步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益。
但是最初以“貨物系統”(Cargo System) 經營模式進入中國的東方海外物流公司一開始就抱定一個宗旨, 必須迅速樹立并且逐步擴大足以鼓勵本公司客戶在中國配送產品的能力, 必須在中國抓緊建立經營原材料和產品進出口的必要貿易運輸渠道和公司的經營管理機制。而核心往往是最堅硬的, 但是只要肯下功夫揭開這個核心, 整個“果實”就到手了。任何行業內人士都知道, 這是物流的核心部分。現在的東方海外物流公司已經成為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在全球范圍經營貨物拼箱和物流的有力助手,2002年, 東方海外物流公司決定把重點移到中國,并且制訂一套旨在迅速擴大為托運人提供廣泛服務和大幅度提高物流經營收入的5年計劃。約翰·福曼指出,其實東方海外在中國經營物流的頭幾年就已經嘗到平均每年經營收入雙位數的增長,按照5年計劃,東方海外物流公司在中國的經營收入的發展速度要達到每年要比上一年增長1倍。
快速增長的市場
東方海外物流公司總經理約翰·福曼指出, 在中國經營物流的最大困難是中國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明顯不足, 他提醒大家注意到中國的鐵路, 公路和內陸水運等基礎設施是在全球范圍內發展最快的這個事實, 只不過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太快了,東方海外的決策者們早就注意到,如今的中國已經成功地加入世貿組織,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例如向美國出口的貿易貨運量已經占到美國從亞洲進口的貿易貨運量的65%,而且這個比例還在增長。東方海外航運公司還看到,2002年以來,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歐洲發達國家,澳大利亞都積極到中國開拓市場,設立公司,特別是中國和美國在國際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密切配合,而這一切都成為東方海外航運公司的原動力,此外,東方海外又繼續發展泛太平洋集裝箱運輸和亞洲地區的集裝箱運輸,雙管齊下,從而加速推動其集裝箱運力的發展。
目前進入中國經營物流的海外公司大多集中在上海、寧波、深圳和東南沿海各個省市, 東方海外物流公司當然也不會放棄在中國東南沿海各省市物流市場競爭和發展機會, 但是與眾不同的是, 東方海外看準中國大力開發西部地區的廣袤市場, 凡是有建設項目的地方必須要有物流跟進,于是東方海外物流公司不失時機地把業務向中國的內地, 特別是向中國的西部地區持續推進。東方海外物流公司到中國內地, 特別是在西部地區經營物流雖然非常艱苦,但是巨大的收獲所帶來的喜悅是全體同仁們難以形容的。要知道, 東方海外物流公司從2002年起執行的公司5年計劃中的重要內容就是在中國大幅度擴大冷藏貨物的特種運輸服務。他再一次指出, 中國是目前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市場,搞物流必須眼光放遠, 要善于發現和勇于開拓新的市場。
當然,東方海外物流在業務上也不斷幫助中國的托運人, 讓他們嘗到降低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的甜頭。 例如東方海外物流公司為一些中國貨主,托運人和客戶提出建議,幫助他們把原來習慣使用的船上交貨合同條款 (FOB) 改變為工廠交貨 (ex·factory) 合同條款, 為一些中國貨主和生產廠商建立預配送制度 (pre·distribution)。
優化網絡
874一些美國的經濟分析家指出, 在經營物流的模式上, 東方海外物流公司與世界上其它物流競爭對手沒有什么兩樣, 也是把根深深地扎在貨運和拼箱業務中,東方海外迄今在全球27個國家都有分公司和辦事處, 在美國的圣拉蒙, 長灘, 紐約, 芝加哥和亞特蘭大設立有分公司, 在歐洲也有分公司和辦事處, 當然主要重點在亞洲, 而重中之重在中國, 東方海外的總部目前向分布在全世界的分公司派出了大約400名雇員。東方海外的經營策略是不斷向客戶提供物流管理, 供應鏈服務和產品發展等其它方面的服務, 通過不斷增加的外派機構和分公司,以合同的形式在當地選拔人才擔任貨運代理工作,在預先精心選擇的地區持續擴充物流業務, 擴大服務范圍, 以高質量和最可靠的服務品牌“打天下”。但是迄今東方海外物流公司沒有透露在不久的將來是否會在亞洲, 特別是在中國推行以競爭對手之間相互收購,兼并的慣用方式來進一步擴大東方海外物流在中國的業務范圍和以合伙人的經營模式去推進東方海外在中國的 物流行業的深度。
他們意識到,隨著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板塊的重要性日益明顯,因此,懂得國際集裝箱運輸市場游戲規則的東方海外在泛太平洋航線上經營的集裝箱船的數量始終保持不少于9艘,這9艘集裝箱船舶均在每一個航次中都要停靠中國香港、中國大陸沿海的幾大港口。但是這9艘集裝箱船舶不一定每次都停靠日本港口和華南港口,如此調度航線的目的就是要在保持集裝箱船艙位利用率的前提下,盡量合理縮短泛太平洋集裝箱班輪航線的班期,同時充分發揮東方海外日本快航班輪和東方海外華南快航班輪的優勢,把來自日本和華南的集裝箱貨物集中到香港轉口,從而幫助香港維持其華南門戶的歷史性傳統地位。
東方海外在華北港口,如天津新港和大一些美國的經濟分析家指出, 在經營物流的模式上, 東方海外物流公司與世界上其它物流競爭對手沒有什么兩樣, 也是把根深深地扎在貨運和拼箱業務中,東方海外迄今在全球27個國家都有分公司和辦事處, 在美國的圣拉蒙, 長灘, 紐約, 芝加哥和亞特蘭大設立有分公司, 在歐洲也有分公司和辦事處, 當然主要重點在亞洲, 而重中之重在中國, 東方海外的總部目前向分布在全世界的分公司派出了大約400名雇員。東方海外的經營策略是不斷向客戶提供物流管理, 供應鏈服務和產品發展等其它方面的服務, 通過不斷增加的外派機構和分公司,以合同的形式在當地選拔人才擔任貨運代理工作,在預先精心選擇的地區持續擴充物流業務, 擴大服務范圍, 以高質量和最可靠的服務品牌“打天下”。但是迄今東方海外物流公司沒有透露在不久的將來是否會在亞洲, 特別是在中國推行以競爭對手之間相互收購,兼并的慣用方式來進一步擴大東方海外物流在中國的業務范圍和以合伙人的經營模式去推進東方海外在中國的 物流行業的深度。
他們意識到,隨著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板塊的重要性日益明顯,因此,懂得國際集裝箱運輸市場游戲規則的東方海外在泛太平洋航線上經營的集裝箱船的數量始終保持不少于9艘,這9艘集裝箱船舶均在每一個航次中都要停靠中國香港、中國大陸沿海的幾大港口。但是這9艘集裝箱船舶不一定每次都停靠日本港口和華南港口,如此調度航線的目的就是要在保持集裝箱船艙位利用率的前提下,盡量合理縮短泛太平洋集裝箱班輪航線的班期,同時充分發揮東方海外日本快航班輪和東方海外華南快航班輪的優勢,把來自日本和華南的集裝箱貨物集中到香港轉口,從而幫助香港維持其華南門戶的歷史性傳統地位。
東方海外在華北港口,如天津新港和大連,迄今還沒有直達班輪航線,為此東方海外準備與其它集裝箱運輸組織成員協商后,與中遠集團在艙位上互助合作,在華北地區港口提供OOCL品牌的集裝箱運輸服務,進一步擴大在中國北方和西部地區的影響,從而把東方海外在中國沿海港口的覆蓋面的范圍從大連,新港,上海,寧波,廈門,鹽田,蛇口一直延伸到海口。而東方海外物流公司從中所發揮的作用已經是不言而喻了。久美國一家航運雜志評出的全球集裝箱承運人排名表中仍然被列為第12名,次于3家日本航運集團,領先于哈帕羅德航運(Hapag Lloyd),以星航運(Zim)和中海集團(CSCL)。根據一些國際集裝箱運輸專家的分析,按照東方海外在集裝箱運力方面的提升速度,特別是該航運集團在過去的一年中已經推出運力在60
革新運作模式
因此,東方海外物流公司抓緊時機,在中國繼續提供傳統性的貨運代理,貨運拼箱服務的過程中,不斷革新自己的物流操作方式和經營機制, 使得本公司的物流經營不斷適應當地市場的需要, 把物流行業的基本規律和創業精神與中國市場的具體特點有機地結合起來。東方海外物流在中國內地很快找到自己的業務開拓重點, 那就是全力以赴在中國沿海地區和內地建立貨物配送中心, 如果不能在中國迅速建立比較完整的貨物配送中心, 其它物流環節就很難搞活, 更不要說迅速發展。換一句話, 如果初步獲得拼箱業務經營者的資格, 就應該迅速變革, 向貨物配送中心發展。對于物流公司來講, 貨物配送是公司業務的主心骨, 在今后5年里, 東方海外物流公司在中國的配送中心的收益將超過公司總收益的 50 % 以上。
東方海外物流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享有獨立經營管理的權力, 擁有自己公司的管理隊伍和獨立帳務,與局外人猜測的完全不同的是,東方海外物流所經營的集裝箱貨物真正交給東方海外航運集團的集裝箱運輸公司的占其總量的比例竟然不到一半,也就是說東方海外物流公司經營的集裝箱貨物大部分是由其它遠洋承運人完成運輸的,這是因為東方海外物流把“經濟效益” 看成高于一切的緣故, 如果說把一批集裝箱貨物交給其它遠洋承運人完成運輸在利潤上高于交給東方海外集團自己的集裝箱船舶承運,那么就毫不猶豫地讓別人來承運。因此可以說東方海外物流在東方海外航運集團中的地位是中立的,但卻不是孤立的,在資源信息、人事調配、帳戶核算等方面與東方海外集團的其它兄弟公司是互補和互助的。這就是“親兄弟明算帳”。 年營業額高達24億美元的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分成2塊,一是國際集裝箱運輸,二是物流集裝箱碼頭業務和物業發展。 東方海外(OOCL)國際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東方海外國際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160多個辦事處。東方海外集裝箱航運有限公司是東方海外國際旗下的全資附屬公司,以“OOCL”商標在全球經營業務,是全球規模的綜合國際集裝箱運輸,物流和碼頭經營公司之一,也是在香港注冊的人們最為熟悉的環球商標之一,所提供的全線直達物流和集裝箱運輸服務,現在已經遍布全中國。
信息化
在過去的幾年中, 東方海外物流公司在中國和其它亞洲地區發展和開拓的過程中從來沒有放松過電子數據交換在物流經營管理方面的應用。
東方海外物流公司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投資是巨大的,東方海外集團的電子信息技術水平在集裝箱運輸遠洋承運人中是領先的。東方海外物流公司把物流業看作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產業,其理由為:
1、 物流系統的設計技術考慮因素廣,技術含量高,理應屬于高科技范疇。
2、信息技術是實現物流網絡控制的必備條件,物流網絡的建設將完全依賴因特網將總部和所有配送中心聯結起來具備信息采集與傳輸、業務管理、客戶查詢及業務跟蹤等各項功能。
3、現代物流的運作也離不開高科技,如自動化分檢和控制庫存等,設計也相當復雜。東方海外物流公司認為, 要想突破目前采購、配送等電子物流的瓶頸,必須依靠整個物流體系的信息化構建。而企業資源計劃系統中極重要的一環也正是物流與資金流的集成。相應地,要從物流體系的完善過程中尋找到電子物流發展的突破口,也必然要求物流企業朝著智能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方向不斷努力。這樣通過電子物流,企業可以用很低的成本適時了解到供應商、零部件商的價格、質量,并通過全球采購系統保證供應,借助專業的物流配送系統完成發送,達到產業價值鏈的垂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