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奇跡的北方大港
2007-3-14 20: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這是一個奇跡,這是一個神話。
而書寫神話、創造奇跡的“好漢”就是中國渤海西北部400公里海岸線上唯一全面對外開放的國際商港、遼寧省重點發展的北方區域性樞紐港口--錦州港!
19年前的一聲轟鳴,沉睡多年的灘涂被喚醒了。當年,天藍藍,海藍藍,孤帆遠影的簡約素描如今已成多姿多彩、氣勢恢宏的絢麗畫卷。彈指間,在一個偏僻的小漁村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小大大、從弱到強的歷史嬗變,變成了“巨吊林立霧靄間”。
從建港初期的一油一雜,到目前擁有5萬噸級、7萬噸級、3.5萬噸級大型營運泊位12個和亞洲最大的化工產品倉儲基地。2003年到2005年,錦州港一年一個“新感覺”,一年一個新亮點。
2003年,錦州港實現納稅額6600萬元,在遼寧省政府表彰的200戶納稅大戶中榜上有名;2004年納稅額7798萬元,今年錦州港有望實現億元新的突破。錦州港現已建港19年,據資料顯示,近3年這個港的納稅總額已相當于前16年的納稅額累計之和。今年,兩個總通過能力為50萬標準箱的集裝箱泊位、全市矚目的25萬噸油碼頭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為10萬噸級巨輪“進駐”而進行的進港航道加寬加深工程如火如荼,建億噸大港的大幕已徐徐拉開。
9月10日,備受人們矚目的2004年度中國70個行業前20名排行榜也“掀起紅蓋頭”,錦州港以7798萬元的納稅額超越諸多港航界群雄,位列水上交通行業第14位,成為環渤海港口群中的一枝港口奇葩。
2004年,錦州港完成吞吐量2455.2萬噸,同比增長43.6%,增長速度在全國主要沿海港口中名列前茅,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創建港以來歷史最高水平,提前16年完成了港口在建港之初設定的規劃目標。提前一年實現港口在“十五”初年提出的“奮戰十五,再造一個港口”的發展目標。
這背后,是錦港人“港城共榮的大局觀念、建設億噸大港的發展氣魄、科學嚴細的工作態度、克難制勝的工作激情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的真實寫照。凝聚著錦港人為建設推進遼西沿海城市群一體化、開發建設“錦州灣”的心血和汗水。
迎著冬日的暖陽,連日來記者駐足錦州港。不論是緊張有序的辦公區,還是門吊林立的碼頭、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不論是總裁,還是普通員工,記者無處不感受著錦港人科學加拼命的勁頭,無時不被錦港人為錦州經濟發展傾注全力的精神所感動、所折服、所振奮。
海浪拍岸,汽笛聲聲。循著錦港人奮進的腳步,記者在探詢、在回味、在思考。
是什么讓錦港人創下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氣勢磅礴的“協奏曲”?
超常發展:把錦州港融入經濟大格局中
2003年,劉鈞成為錦州港的新總裁。上任伊始,他旗幟鮮明地提出了一定要把錦州港融入到錦州經濟的大格局中,融入到錦州歷史悠久的文化中。并提出了“以港為本,建設先行,加大投入,超常發展”的指導思想。
如何實現“港城共榮”,他自有見解。港口與城市,就是盤根樹,連理枝。作為錦州港,就必須把拍、點打在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上。一句話,大局意識至關重要。錦州的出路在港口、潛力在港口、希望在港口已成為300萬錦州人民的共識。錦州港的發展從未像今天這樣面臨著良好的氛圍和環境,社會各界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支持錦州港的發展,錦州港開始獲得更多的社會關注力、社會吸引力和社會支持力,港口內外環境寬松順暢,發展機遇空前。作為錦港人,有何理由不“投桃報李”?錦州港超常發展,更待何時?
說干就干。他們超前規劃,提前建設,克服了資本市場、債務融資、經營上的一個個困難,港口生產運營不斷克難制勝,工程建設快馬加鞭。
2003年到今年,三年總投入19億元,今年一下子就投入12億元。聽起來嚇人。這筆“巨款”都是錦港人“自己的夢自己圓”的。而如此速度、規模,遠遠大于港口所能承載的“負荷”。
業內人士都知道,就25萬噸油碼頭這項工程的分量而言,工期至少應在兩年左右。但為了加快濱海城市振興的腳步,搶時間、搶市場,錦港人決心已下:25萬噸油碼頭作為錦港的重中之重,必須在今年年底竣工投產。屆時,錦州港將自豪地向世人宣布:錦州港就此進入深水碼頭大港的行列。
錦港人為25萬噸油碼頭工程投入了16億元,公司承擔著市場風險,資金風險。但錦港人無怨無悔:25萬噸油碼頭的投入使用,將帶來100億元的GDP,將使錦州的遼西五市的龍頭地位“穩如泰山”,也給錦州栽下了一棵招商引資的“梧桐樹”,更重要的是,也為錦州港未來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07B、208B兩個集裝箱泊位碼頭建設也已進入尾聲。與此同時,與兩個集裝箱泊位投付使用一脈相承的集裝箱設備和各種配套設施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實施之中。
進港航道的拓深及加寬以及即將開工的205、206碼頭基床的挖泥,讓人看到了把錦港建成“億噸大港”的決心。
圍堰中不斷噴射的泥漿,宛如一座座美麗的噴泉正在點綴著這美麗的港灣。
[旁白]:大局意識,說起來容易,真做起來,挺難。為啥?這意味著付出,意味著犧牲,意味著奉獻。當一些部門、單位為自己小團體的利益而講條件,斤斤計較,甚至影響到工作時,錦港人對于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決策沒有二話。主動執行,堅決執行,超前執行。
錦港人的這種精神,恰恰正是我們有些部門、單位所要大力學習和下工夫進行“補課”的。
建設億噸大港:我的未來不是夢
把錦州港建成億噸大港,是幾代錦港人的的夢想。這個夢想,在這一代錦港人的手中,在不遠的將來就要變成現實! ∈形艑冒舜稳珪,錦州港一班人坐下來,對照市委提出的“三年大變樣、十年大振興”的戰略目標和推進遼西沿海城市群一體化的發展思路,深感肩上擔子的分量。怎么辦?惟有超常規、跨越式發展。他們達成了共識!皟|噸大港,石化先行,產業互動,港城共榮”的發展戰略躍然紙上。他們知己知彼,理清了思路,重新定位--建設錦州大港。
去年,錦州港吞吐量2450萬噸,今年將達3000萬噸。但距億噸大港行列路途難免還很遙遠。記者不免擔心:剛剛3000萬噸就提出建設億噸大港,是不是有些“冒進”?對此,劉鈞一笑:我們的超前意識是建立在科學、前瞻、理智、實力的基礎之上的。
他告訴記者,錦州港聘請4位國家級的港口建設、油品倉儲方面的專家。參與重大決策,發表意見,把握項目的準確性和技術難點。
有未來眼光,才能有未來市場。他歷數遼西未來發展,整合錦州灣,以及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產業轉移將給錦州港帶來的契機。
劉鈞分析道:中央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戰略,遼寧省提出發展“遼西沿海城市群”的戰略構想,“三油兩錦”的產業目標,都為建設錦州大港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錦州港發展空間廣大,發展潛力明顯,具備建成大港的條件。一是東北亞國際物流的區位優勢。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中國入世條件下,陸地資源豐富的東北亞將口岸經濟、海洋經濟發達的東南亞實現經濟對接,處于兩大區域中心的交通名城--錦州,在承擔“遼西走廊”傳統功能的同時,又成為國際物流縱向運動的“陸海交通大走廊”。錦州港因其獨特的區位優勢,而成為最重要的節點。二是發達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5條高速公路、2條國家級公路通過錦州港并呈放射型伸向中國東北、華北和內蒙古廣大地區。港區鐵路與京哈等12條干線鐵路相連;有從油品化工碼頭直通中油錦州石油化工公司、中油錦西煉油化工總廠等大型加工企業的各類管線22條,原油、成品油等管道長達350公里;錦州機場已達到國際4C級標準。錦州港多種運輸方式并存,交通四通八達。隨著京沈高速公路和秦沈快速鐵路、錦朝、錦阜兩條高速公路相繼投入使用,錦州已成為遼西交通樞紐城市、東北交通集匯點城市。直接腹地快速交通網的形成,為錦州港超常發展集裝箱運輸提供了陸域交通優勢,同時,也增加了與秦皇島港、京塘港競爭華北北部散礦、煤炭貨源的交通條件。三是具有建設油品大港和優勢條件!笆晃濉逼陂g,錦州、葫蘆島兩大煉廠年加工能力將擴大到2000萬噸。適應國家石油戰略,依托錦州港腹地的油源優勢,加強與中石油、錦州和葫蘆島兩大煉廠的合作,力爭渤海原油在錦州港上岸,錦州港必會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北方油品大港。
劉鈞“掰餑餑說餡”,記者信心十足:明年實現4000萬噸,2010年實現億噸真不是夢。
[旁白]:俗話說,沒有做不到的事,就怕沒有想不到的事。建設億噸大港,錦港人正在用宇航速度做著前無古人的“偉業”。干任何事情,都需要一種敢想,敢干,會干,干好的勁頭和精神。錦州港的做法,帶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建港如此,干其他事情不都是同理嗎?
科學嚴細:事業無往而不勝
在錦州港采訪,記者切身感到,科學嚴細的工作作風貫穿在錦州港的每個角落。在錦州港,無論是微機噼啪的“白領區”,還是業務部門、公司,以至基層班組,科學嚴細的工作態度在錦港“彌漫”。
為了更能說明問題,記者把筆端伸向了基層,在最普通員工身上,感受錦港人無處不在的科學嚴細的工作作風。
他叫張恩澤,機械公司流機隊一位普通的維修工人。進港五年來,哪里有維修任務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可除機械公司的員工外,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姓名!
透過他一身的油污和滿頭的汗水,記者看到的是他純潔的內心和無言的奉獻……
去年4月,“好運”輪滿載6.6萬噸礦粉停靠錦州港,如果一切順利,48小時之后它將結束此行。作業當晚,5臺鏟車先后出現不同程度的故障,使7臺鏟車艙下搶卸的計劃“流產”,他聞聽此訊,二話沒說,立即下艙搶修。從晚上八點多干到次日清晨,他飯沒來得及吃一口,水沒來得及喝一滴,憑著一身過硬的本領保證了設備的正常運轉。
有一次,吊車在四道進行卸鋼材作業時突然發生故障,吊車液壓支腿距鐵軌不足一米。為保證火車皮及時、安全的回空,他和同志們火速趕到作業現場進行搶修工作。在這種情況下維修難度很大,并且稍有不慎就會發生吊車傾覆的事故。在與同志們商討之后,他果斷的決定:首先要確保安全,然后一個一個地慢慢打開吊車液壓支腿鎖,將吊車液壓支腿收回。吊車液壓支腿內部壓力很高,每打開一個吊車液壓支腿鎖,液壓油都噴出十幾米遠。這項操作需要高超的技術,豐富的經驗和強烈的責任心。當他和伙伴們圓滿的把故障排除后,旁邊的人們都為他們松了一口氣!
每逢流機作業空閑時,他都會對設備進行細心的檢查,從一個部件到一顆螺絲,一絲一毫的隱患都不放過。就在去年9月18日,他及時發現了0144號吊車變幅鋼絲繩有10公分長磨損嚴重,已達到報廢標準,他馬上采取了有效的措施,避免了一場事故!
從1998年6月至今,僅對剎車助力器、水泵、油水分離器的修復就為公司節省資金10萬元。幾年來,他從未休過星期天、節假日而毫無怨言。
在錦港,張恩澤就是眾多科學嚴細工作的錦港人的一個縮影。
[旁白]:對待工作,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應付了事,還是全身心投入,把工作當成自己家的“事”來辦,這是檢驗一個部門單位和個人的“試金石”。眼下,確實有一些人在“混”,干事沒有激情。對此,記者不妨獻一“妙方”---到錦州港火熱的勞動現場去走一走看一看,你一定會被感染,被激動。
克難制勝:錦港人的“撒手锏”
人需要激情,需要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膽識和氣魄。而這種激情,這種膽識,這種氣魄,在錦港人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25萬噸油碼頭項目難不難,不但難,還要在難字前加一個“太”字;集裝箱碼頭項目難不難,難度上與油碼頭項目有過之而無不及。那么,錦港人是如何克難制勝,把一個個“堡壘”攻破,把一塊塊“硬骨頭”啃下?記者想急切地“先睹為快”。
總裁助理于新宇給記者講的“故事”,讓記者對錦港人克難制勝的工作激情有了一個全新的“感性認識”,記者不禁感嘆,有一批這樣的錦港人,還有什么艱難險阻能阻擋他們奮進的腳步呢?
應該承認,在目前,錦州港的硬件條件和周邊港口相比,還處于“乙級隊”水平。如何贏得競爭,他們靠的就是一種不屈不撓、不折不扣、屢敗屢戰、不知疲倦、無堅不摧的勁頭! 。吩拢袃Z在錦州港中轉了20萬噸出口糧,而以前吸引中儲糧這樣的國字號大公司在錦州港走貨,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為了贏得該公司的青睞,錦港人3次奔赴遼寧分公司,2次去北京總公司,最長的1次竟站在人家公司大門口足足等了3個多小時。
錦港人“拿下”中鐵外服公司這個精于進口散礦運作的“大腕”,將雞鋼礦粉在錦港上岸,也著實費了不少周折。
今年,吉林乾安生化的淀粉飼料、酒精和冰醋酸成了新貨源中的亮點。錦港的業務人員到過這家公司已經不計其數了,業務人員下火車的時候,往往是凌晨2、3點鐘。
今年2月以前,錦港已連續3年在進口化肥上“顆粒無收”,雖然,港口被海關總署列入進口化肥監管口岸名單,但3年里沒有一袋化肥在錦港上岸。年初,業務部破釜沉舟,3次進京與化肥進口方密切接觸,力陳利弊;迎著滿天飛雪三赴黑龍江,與農資公司細算經濟帳......幾次三番,進口化肥終于邁上了錦港的“一畝三分地”。
以往每年新增貨種不過5、6種,今年上半年已達到19種、118萬噸,新增收入2900多萬元。
為了項目落戶錦州港,劉鈞六進中海大廈。心誠則靈。憑著這股精神,一批“國內大鱷”紛紛在錦港“登陸”---中海物流、中海集裝箱、中海造箱。中電、大唐國際等一批大項目也在洽談中。
對此,市長劉志強深有感觸:沒有錦州港,項目不會落地。
[旁白]:眼下,不可否認,想干一件事情難,干成一件大事更難。是知難而退,還是迎難而上,勇往直前,錦港人給我們做出了“樣板”。過去的那句老話記者覺得還沒過時---事在人為。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求真務實:成功的基石
毛主席說得好:世上怕就怕認真二字。這話一點不假。這些年來,無論是錦港的每一個大項目,還是日常工作,求真務實已成為公司上下的自覺行動。總裁劉鈞把求真務實歸結為:扎實,真實、信用。
在錦港采訪中,記者在港口的生產運營,工程施工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錦港人的求真務實。
這是記者在公司團委見到的青年員工獻計獻策的一幕:
---門機起升機構應改為變頻裝置或者增設電力回收系統,這樣制動后產生的能量可轉變為電能再回收給電網,加以利用;
--沖洗機械設備時,應先用硬毛刷對設備油污處進行擦拭,然后用水槍沖刷,這樣既可以節省沖洗設備時間,又可以節省大量的水;
---工屬具庫散糧箱堆場應建立一個簡易型的小罩棚,可避免雨后、雪后進行經常性的清箱作業,不但節省人力、物力,還可加快作業進度!
......
這就是錦港的普通員工。
而25萬噸油碼頭工程中的感人故事更是“說來話長”。
25萬噸油碼頭,對于錦港人來說,既是一場戰斗,一個挑戰,更是一次考試。
隆隆轟鳴的機器,往來交錯一艘艘挖泥船;耀眼的電光閃爍,千米輸油管線正在接焊搭架;嶄新的鋼橋之間人影穿梭,港區內一片繁忙……
去年下半年,25萬噸油碼頭的施工圖制作出爐。11月底,為了工程的實施無誤,規劃部慎重地做了大量模擬試驗,風浪試驗、碼頭斷面試驗、浪沙回流是否淤積……根據精確的試驗數據,技術人員將標高原定的10米降到了9米,節約的造價在全國也是史無前例的。
新年伊始,25萬噸油碼頭正式開工了。
站在海邊極目遠眺,一簇簇鋼管樁佇立在大海之中,看上去很不起眼。其實,安置它們要比在陸地上蓋座高樓大廈還難。這段工程施工時正值三四月份,風浪起伏較大,難度也隨之驟升。風大時,船舶不能定位,無法正常施工。因此,打樁人24小時排班,只要風浪稍小允許打樁,就分秒必爭地干起來。看著鋼管樁逐一成形,砼墩臺一座座搭起,鋼橋在墩臺上一天天鋪就,錦州港的建業者成就感就倍增。
港建部經理陸強激動地對記者說,能承接這樣大的項目,心中早就有了火一般的熱情。這熱情感染得他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項目負責人呂宏權、主管技術的副經理陳樹營,開工以來就連續工作,沒有享受一個休息日,同志們好說歹說勸他倆回家休息一天,可沒到中午,他們又不約而同地趕到了施工現場。25歲的小伙子李卓一表人才,介紹對象的不少,可都被他婉言拒絕了。雖然他自己不說,但大家都知道,李卓每天早晨6點就到施工現場,晚上10點多才回家,哪里有時間相對象啊!……
歷時9月有余,經過參建單位全天24小時奮戰,25萬噸油泊位工程進展順利。疏浚工程已挖泥460萬立方米;鋼管樁基礎完成;引堤主體基本完成;鋼橋完成10余座;原油管線已安裝1200米……
這,就是火熱錦州港,充滿活力求真務實的錦港人。
[旁白]:忽悠,水分,是當前令人深惡痛絕的社會弊端!″\州港的事不論大小,之所以能干一件成一件,很大程度取決于他們時時牢記的四個字---求真務實。并把這四個字貫穿于每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之中。錦州港的做法難能可貴。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把這種精神落實到我們的具體工作中,并真正做到不管干任何事情都求真務實。這,才是關鍵所在。 作者: 王金輝 記者趙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