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企業物流案例

家電海外物流起錨

2007-3-14 17:4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4年11月中旬,呂永沖一直在距離廣州不遠的順德市——中國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出差,他此行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廣東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龍”)家電進出口的情況。呂永沖是廣州安泰達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泰達”)的總經理,為了得到準確信息,他給負責科龍電器海外銷售的國際營銷部下發了一份長達10多頁的調查問卷。
    “參考這份調查表和其它一些數據,我們將為科龍拓展海外市場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物流解決方案。”11月15晚呂永沖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關于這套方案,他的初步想法是先幫科龍做一個從國內到國外的門到門服務,并期望據此為以后拓展更多的家電海外物流制造出一個摹本。
    目前國內市場日益飽和,上游原材料上漲而下游成品價格反跌,家電制造商們不得不加快拓展海外市場的步伐,而如何降低海外物流成本成為關鍵。安泰達及其控股母公司中遠物流有限公司正試圖改變現狀,讓國內家電物流商不會僅局限于在本土提供物流服務。
    出口量迫升
    在國內利潤空間日益走低的情況下,家電制造商更愿意將商品銷往利潤相對較高的海外市場,這個趨勢從2000年之后變得更加明顯。
    來自中國家電協會的數據顯示:2001年起,國內空調出口份額每年都保持著50%以上的增幅。未來1-2年內,海外市場的比重將超過國內市場,成為空調廠家的戰略重點。以空調為例,今年在空調內銷日趨放慢的情況下,空調出口量卻首次超過內銷,成為國內空調業新的經濟增長板塊。數據顯示:今年淡季總空調出口量超過1200萬臺,同比增幅高達100%,超出內銷量20%,這種增長趨勢還在繼續。據格力空調海外市場部的一位負責人透露,今年格力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倍以上。
    空調出口大幅增長的原因是出口的銷售凈利潤比在國內高出3個百分點左右,制造商們更加有利可圖。目前國內白色家電的利潤在2%左右。隨著原材料進一步上漲和持續價格戰,后者的利潤還可能逐漸走低。數字顯示,今年以來國內家電企業凈利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最好的企業下滑3%左右,有的企業凈利率水平甚至下滑50%。截至9月30日的季報數字顯示,科龍電器在一年中的存貨周轉率只有2.32次,應收帳周轉也從10.61次降至7.42次,格力電器等白電企業也遇上同樣的問題。
    最近原材料上漲的趨勢日漸明朗,則使家電制造商在國內市場中面臨的壓力進一步加大。據中國機電商會的相關調查顯示,鋼材上漲使得空調壓縮機價格也上升了15%-20%。而進入10月以后,國際油價一路飆升,其衍生品塑料也漲到了驚人的地步。冰箱、空調以及小家電都需要大量使用塑料,其主要使用的ABS材料漲幅達到50%。以鋼材、塑料為代表的關鍵性原材料成本至少占據整機成本的1/3。有分析認為,目前空調整機的制造成本至少上漲了20%。冰箱、洗衣機方面,整機成本上漲幅度至少也在10%左右。
    然而由于國內市場供求已經飽和,漲價并沒有及時地傳導到下游,下游成品價格反跌或持平。以冰箱為例,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冰箱業的年產能已達2500萬臺,而國內市場年容量卻不足1000萬臺,加上出口——按企業自報數合計為550萬臺,仍有高達1000萬臺的產能無法消化。
    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信息中心分析,今年我國家電出口量將在去年的基礎上穩步增長。雖然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出口增速會有小幅下降,但仍將保持在15%到20%之間,全年出口額可望超過80億美元。而今年中國家電出口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家電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步伐加速向縱深發展。
    目前,我國家電行業的現狀決定了在國際市場上將由制造型向市場營銷型轉變的趨勢。一些家電企業隨著實力的增強,已經開始改變單純以產品出口海外市場的開拓方式,向實現設計、生產、銷售的當地化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物流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環節。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整個家電業的現狀是原材料的制造成本只占總成本的53%,而流通、營銷有關的成本則占據了46%的比例。據一位業內專家稱,其中物流成本在整個營業中占4%-6%,“如果物流成本能下降2個百分點,家電制造商日子就好過多了。”
    家電商轉戰海外
    當國內家電市場“錢”途變得不那么樂觀的時候,安泰達和中遠就開始大力拓展海外家電物流市場。中遠集團打算憑借自身網絡優勢,成為中國家電海外物流的第一個吃螃蟹者。
    成立于2001年的安泰達是國內第一家發展家電物流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中國遠洋物流公司、遠洋網絡有限公司、科龍、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和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注冊資金為3000萬元人民幣,由中遠方面控股。
    目前安泰達主要以股東的物流業務作為主要業務來源,它集中各股東的物流資源,利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信息技術,達到流程優化的目的,進而節省客戶的總體物流成本以及提高物流服務水平。呂永沖透露,安泰達去年的營業額已達3億元人民幣。除了股東為其提供貨源外,惠普等國外家電巨頭也成為他們的客戶。
    因為有中遠物流的背景,安泰達并不打算將自己的業務范圍局限于國內的家電物流。目前,每年出口在幾百萬臺規模的科龍打算將海外物流業務交給安泰達運作,對于安泰達而言,這是一個試點。呂永沖表示,未來從科龍的生產基地到碼頭這段物流由安泰達自己做,利用中遠物流在遠洋運輸的優勢,直接將商品運到海外的口岸線,再利用中遠集團在當地的資源尋找第三方物流公司,進而將商品送達零售終端或者消費者手中。“科龍整個物流過程都由安泰達和中遠集團一塊操作,讓客戶放心。”呂永沖說。
    而不論是安泰達還是中遠物流,中遠集團遍布全球的網絡都是它們的支撐。自2002年成立以來,中遠物流被人們看作是最具潛力的種子選手之一,依托中遠集團船舶運輸的載體和遍布全球港口的貨運網絡,逐漸形成了“以強大服務網絡為依托,以海陸空通道為構架,以現代物流及船代服務為核心”的全球性綜合物流服務體系。
    中遠物流目前主要為白色家電生產商、能源公司、石化公司、汽車公司提供服務,客戶中包括南韓最大的汽車生產商現代汽車、中國海洋石油及殼牌石油經營的廣東大型石化廠、海信、TCL等標志性企業。“目前,中遠家電物流的業務量已經達到全國市場份額的3%,排名第一。”中遠物流宣傳部主任吳少波表示。
    中遠物流在拓展海外家電物流的雄心亦吸引了國內另兩家電巨頭。9月8日長虹和中遠簽定戰略合作協議,期望中遠能為它新一輪的發展戰略提供更完整的供應鏈服務,并能協助其實施全球市場的拓展計劃。
    此前的8月20日,中遠集團魏家福總裁與TCL集團李東生總裁正式簽署了《戰略性合作伙伴備忘錄》。在此基礎上,中遠物流與TCL集團控股的全球最大彩電企業TTE簽署了海外物流合作意向及協議,業務范圍涉及美洲、歐洲、亞洲包括中國等地區,此舉表明TTE已在整合全球供應鏈系統。根據此協議,TCL可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原材料采購、半成品輸送和產成品銷售等業務。
    根據中國入世協議,中國將在2005年進一步開放物流市場,國外物流公司甚至可以獨資經營物流業務,中國巨大的市場吸引著國際諸多知名物流公司。外資物流巨頭都已把中國看成是他們的主攻市場。同時,作為世界制造工廠的物流巨頭,中遠物流亦通過家電物流開始反攻國外市場。
    海外物流之困
    看起來商機不錯的海外物流,其實是一塊不好吃的“唐僧肉”,因為剛剛起步的中國物流商們實力普遍弱小。
    “我們仍然只做國內家電物流。” 安得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盧立新向本刊記者表示。成立于2000年1月的安得物流,美的集團控股70%,去年收入達到3億元,預計今年將達到6億元。當年背靠美的集團崛起的安得目前已經逐漸發展成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美的的業務只占我們營業額的1/3。”盧立新說。
    而在家電物流市場占據重要位置的安得卻不輕易去拓展海外家電物流市場。究其緣由,除了國內幾乎沒有拓展海外家電物流的成功案例外,海外物流網絡更是關鍵。
    目前國內的家電制造商在向海外銷售時,海外物流基本都是通過經銷商尋找物流商實現的,而中國本土的物流商基本沒有參與整個過程。通常情況下,國內的家電品牌銷往海外,從工廠運輸到碼頭和報關等這部分由國內物流商運作,而運往海外的貨代企業和船公司則由該品牌的經銷商決定。對于這種完全交由經銷商運作物流的作法,業界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這不僅導致成本過高,而且制造商對商品的控制力也很弱;另一種觀點是這種方式比較柔性,人性化。
    但有專家指出,本土物流商逐漸介入海外家電物流是一種發展趨勢。如果本土物流商能提供一條高效的物流解決方案,不僅可以使整個物流保持流暢,而且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成本。
    “由于中遠在海外許多國家設有網點,可以比國內企業找到更好的當地第三方物流商。”中遠物流產品物流部的一位主任表示。不僅如此,中遠在價格上還有優勢,通過信息網絡,調動整個中遠集團的資源為拓展家電物流創造更優質的條件。
    不過,對于中遠物流和安泰達而言,需要直接面對的是如何從國內家電商和海外經銷商那套原始體系中爭奪自己的客戶。“長期以來,海外家電經銷商和國內企業形成的關系并不容易被打破。”廈華集團宣傳部部長孫光榮說。因為有些經銷商本身就具備配送能力,且與當地的物流商有很密切的關系。“中遠要想徹底拓展海外家電物流,這個難關必須度過。”一位家電專家認為。
    可以想見,擺在中遠物流和安泰達面前的并非坦途。盡管中遠集團的網絡覆蓋全球,但要做全球性的家電物流比較困難,付出的成本也非常高。“中遠物流的發展只有短短數年,快速擴張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該專家表示。
    中遠的高層即將和長虹集團新帥趙勇一起到海外考察家電物流市場。近年來,中遠承運的長虹出口運輸業務在穩步上升,從原來單一的美洲航線發展到現在的歐洲、東南亞、澳洲、非洲等多條航線合作。而現在反傾銷終裁事件之后,長虹更是希望加強與中遠合作積極開辟其他海外市場。趙勇曾經誓言:“長虹不重回美國心不甘。”中遠集團正在努力為趙勇實現這個計劃。
    捆綁趨勢漸成
    “未來長虹的海外物流由安泰達負責,而TCL的海外部分逐漸交由中遠物流打理。”中遠物流一位人士表示。如同當年科龍和小天鵝一樣,長虹也將成為安泰達的股東。有專家指出,越來越多的家電制造商會逐漸捆綁物流企業,一起拓展自己的物流。不過,對于安泰達不利的是,由于科龍等成為其股東后,安泰達很難從其他家電商那里拿到物流單子。
    關于安泰達成立之初,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2000年,由于“價格大戰”和“壟斷彩管”市場效果不佳,倪潤峰退居二線,趙勇、王鳳朝、劉體斌這些倪潤峰一手培養起來的長虹新生代全面掌管長虹的工作,當時趙勇便鼎立支持長虹入股安泰達。而該計劃還沒有來得及實施的2001年5月份,由于倪潤峰和這些長虹新生代經營理念不一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倪潤峰又成功復出,趙勇被調任綿陽市副市長。長虹入股安泰達的計劃擱淺。而今天在趙勇重新執掌長虹不到半年時間內,該計劃便重新啟動,足見趙勇對重塑長虹供應鏈的重視程度。
    不僅如此,連自己擁有物流公司的海爾集團也開始和中遠集團聯姻。數月前,海爾集團董事長張瑞敏與中遠集團總裁魏家福簽訂了一份協議,中遠將為海爾新一輪的發展戰略提供更完整的供應鏈服務及海外網絡資源,協助海爾拓展全球市場。海爾則將中遠作為其家電及其它全球采購物料運輸與物流業務的主要提供商,并首選中遠作為其家電產品的主承運人。
    當長虹、科龍和小天鵝成為安泰達的股東之后,安泰達將整合它們的倉儲資源,并對其進行規劃并統一調度。在接受科龍的物流業務后,通過安泰達的物流整合和專業化管理,將原來各專業公司的物流部門合并成一個,不僅簡化出廠運作流程,同時降低了科龍公司物流運作的管理成本開支,每年約可節約700萬元。
    “盡管這幾個制造商成為我們的股東,但我們實質是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通過嚴格的管理不僅可以保證產品不流失,還可以將股東間的資源調動起來。”呂永沖說。目前,長虹在全國已經有200多個倉庫。
    但無論是海爾集團還是長虹集團,它們各自都留有一手。譬如他們只是把某些物流業務外包而其它部分予以保留,另外,供應鏈中不同成員之間存在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沖突的目標,也要求在執行中進行整合與協調。長虹方面人士表示,長虹并不是把供應鏈問題和海外市場開拓使命一并扔給中遠。
    盡管捆綁類似中遠物流這樣的專業物流公司能帶來諸多好處,但在本土家電物流市場上,徹底將物流外包給第三方的還比較少。家電生產廠商主動進軍物流行業,意在為自己搭建專業化物流系統或者與專業的物流公司合作進行戰略聯盟,以期實現對物流系統的控制,并通過物流來控制下游企業、代理商和經銷商,最終實現由生產企業主導整個產品鏈條,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海爾物流和春蘭物流,甚至安泰達也是如此,這也是科龍和小天鵝要在安泰達中占據一定股份的原因。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