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業:冷鏈舞者
2007-3-14 15: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鋪好了送奶上門的通路后,光明乳業配送的將不只是牛奶
躋身世界乳業十強是上海光明乳業有限公司的遠景目標,而成為物流企業和食品行業內冷藏物流的航空母艦則是其物流事業的最終目標。
光明乳業成立于1996年,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乳制品生產和銷售企業。去年,它的主營收入已經突破了50億元并且銷售額、利潤連續6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
3條銷售通路爭市場
國內乳品企業一般分為奶源型和城市型兩種類型,光明是傳統的城市型企業。它的銷售通路有3條:一條是從工廠到物流配送中心再到一些大賣場、連鎖超市和便利店,光明對此的承諾是“365×24”配送,就是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配送。
第二條通路是送奶上戶,產品從工廠到配送中心,然后直接送到社區奶站,再由送奶工送到每個門戶,完成最后1公里的配送。在市區,平均每個送奶工負責200戶人家。
第三條通路是將常溫奶通過幾百家經銷商打入各地的商超和社區,這種銷售通路是伊利和蒙牛這樣的奶源型企業的主要銷售通路,F在,光明乳業的常溫奶已經覆蓋到了全國500多個城市。
光明自信比競爭對手多兩條通路,在它看來,食品行業包括乳業發展到最后都將是陣地戰,而到那時,光明的優勢就會顯示出來。
刻意信息化
直到2000年以前,光明還只是在某些環節上以與國內軟件公司合作開發的一套小型系統支撐業務運作,但隨著業務的迅速擴張,光明敏銳地意識到信息流對整個商流和物流的促進作用。它在決定上企業級ERP系統時,選擇了具有國際背景的Oracle公司。
但一個整體信息化平臺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光明乳業的物流事業部發現,公司的ERP系統主要作用在處理銷售定單部分,無法完整控制企業對銷售定單的履約,尤其是不能幫助全面管理倉庫里的物流作業。
從去年開始,光明有意識地引進了一些物流管理軟件和一些與物流相關的信息化開發項目,其中最早引進的是WMS(倉庫管理系統)。它開始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信息化是物流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并在投資1.7億元興建物流配送中心的規劃里,把相當大的一部分放在了信息化的開發上。
冷酷到底
為了支持自身的主營業務,光明乳業多年來一直在不斷完善它的冷藏物流。其乳業物流事業部總經理楊海欣說:“光明的物流第一是要服務自己,支持光明躋身于乳品業的世界十強;第二是要在食品行業內成為冷藏物流的航空母艦。”
光明的鮮奶配送是冷鏈概念,即強調所有環節都在冷藏環境下(0-4攝氏度)進行并保持不中斷。7月份,上海持續高溫,一直保持在34攝氏度左右,可當你接近庫房門口時,5米之外就能感受到一陣涼氣從里面洶涌而出。
光明是全機械化擠奶,牛奶一擠出來馬上就被冷卻,裝入冷藏奶槽車送到工廠;到達工廠后,奶槽車直接與管道連接,進入加工程序;產品生產出來后都被放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冷庫里,商超銷售的產品由冷藏車直接配送到商超。值得一提的是,光明的設計思想是“門對門”,冷庫有門廊,溫度保持在0-10攝氏度的范圍內,冷藏車到冷庫接貨時,車先倒進冷庫門廊里的,從而保證這條鏈條永不中斷。
為了使冷鏈在最后1公里也能夠不中斷,光明先后共投入了500多萬元來完善社區小冷庫。7月份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說,光明在上海已經建立了200個社區小冷庫。
光明的鮮奶在社區小冷庫里放置的時候溫度還要冷卻,這樣等送到千家萬戶時,鮮奶就會達到一個合理的溫度。據光明乳業公關部經理龔妍奇說,光明有2700多人的送奶大軍,他們是用三輪車來完成最后配送的。這些三輪車也都有保溫層和冰袋,甚至光明為用戶提供的奶箱也都被設計成了保溫型的,所以用戶在早上7點上班前拿到的牛奶還是冷的。
在整個華東地區,光明有1萬多個網點,覆蓋了20多個城市,冷藏車每天的運輸量在5000噸左右,行程大概10萬公里,相當于在上海與北京之間跑40個來回。光明以自有的200多輛冷藏車為核心車隊,還整合了相當多的社會冷藏車資源來為其服務。
邁向第三方物流
光明乳業的物流事業部是經過幾次大的變革才誕生的,最早的時候叫車隊,歸銷售部管,后來叫運輸公司,再后來才成立了物流事業部。
1992年是光明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當時,現任總裁王佳芬開始對光明進行大規模的改革,其目標是使上海的光明成為華東的光明。那時,上海乳品企業有一廠、二廠、三廠等一大串,每個工廠都有自己的銷售團隊和倉庫、車隊。通過一系列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整合,運輸公司成立了,但物流還只是簡單的倉庫加車隊模式。
1996年,公司的正式成立使光明開始走向全國。為了配合商流的發展,銷售部最早獨立出來,這對整個物流又提出了客觀要求。那年,光明乳業以八廠為基礎開始建立物流中心。去年年底,它開始有系統地整合企業內的資源和社會資源,向社會公開招標,讓社會車輛和倉庫成為自己必要的輔助和補充。
楊海欣說:“光明物流是在朝第三方物流走,從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轉換!
實際上,光明乳業在今年6月底就已經拿到了第三方物流的經營執照,而且已經開始為兩家外資食品企業做配送業務。楊海欣說,他們看上的是光明強大的冷鏈配送能力。
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比如,其中一家外企以前每到夏季就不得不停產某些產品,因為這些產品在夏季高溫下無法運送到門店,在途中就會融化掉,而由于與光明的合作,它今年夏天不但沒停產,還通過光明的網絡向北京、廣州等地配送產品。
上海壹言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的首席策劃師湯志慶說,光明的通路今后可能并不單單送它的牛奶,還有很多社會性產品。
“它在通路上投了很多錢,”湯說,“如果只用來送瓶裝奶,那它的盈利將會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