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盡快完善煤炭稅費體系停止征收鐵路建設基金

2007-3-13 14: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訊(記者屈金星姜麗麗)我國煤炭稅費問題突出,煤礦企業不堪重負。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繆協興提出,要加快煤炭稅費制度改革,盡快完善煤炭稅費體系。同時,繆協興呼吁,應盡快停止征收煤炭鐵路建設基金,積極推進鐵路壟斷行業改革,推動煤炭市場化進程,促進煤炭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煤炭稅費不合理主要表現為兩方面,一是我國煤炭增值稅負過重。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煤炭增值稅一直在9%左右,比稅改前增長了5到6個百分點,其中2005年度煤炭采選業增值稅綜合稅率為8.35%,是全國工業平均稅率3.77%的2.21倍。增值稅設計上有悖公平原則。二是煤炭資源稅費重復征收。有關部門不注重調整煤炭資源稅費結構,而是簡單累加,不斷增加同一征收目的的稅費項目,使煤炭資源稅費由開始的僅繳納資源稅,逐步演變到資源稅與資源補償費、采礦權價款并存,致使煤礦資源使用成本大幅度上升。2006年全國煤炭企業繳納的鐵路建設附加費、港口建設費、能源基地建設基金、水資源補償費、電源基地建設基金等達300多億元,占當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總額的44.38%。

  繆協興說,稅收是國家調節經濟的杠桿,一個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一個公平、合理的財政稅收環境。他建議:一要加快煤炭增值稅改革。落實對已公布取消的各類基金和收費項目的清理、整頓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將煤炭企業增值稅降低到全國工業平均水平。二是改革完善煤炭資源稅費制度。要根據煤炭資源的優劣程度、區域經濟條件和市場需求形勢,對資源進行科學分類、合理確定資源分級,充分體現資源級差收益,統籌資源稅費,實現稅費合一。三是盡快取消政府性基金和行政性收費。盡快清理原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不合理基金和收費項目,推進煤炭行業市場化不斷發展,提高煤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煤炭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針對現行鐵路建設基金問題,繆協興說,鐵路建設基金是上世紀90年代初,國家為加強鐵路運能建設,保證鐵路建設所需資金所采取的一項行政性措施。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征收鐵路建設基金的負面效應越來越明顯。

  一是阻礙我國市場化改革步伐。鐵路運輸部門與貨主之間是一種純粹的市場行為,貨運雙方應本著平等互利、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但目前貨主不僅要向鐵路運輸部門交納運輸費用,而且還要交納巨額的建設基金,卻得不到任何產權收益,實質上是將其他行業的收益無償向鐵路運輸部門轉移,形成了行業間的不平等競爭,有悖市場經濟原則。

  二是制約其他行業特別是煤炭行業的健康發展。煤炭是資源性產品,行業收益率低。煤炭又是大宗物資,每年通過鐵路運輸的煤炭占鐵路總運量的50%左右。煤炭企業已經成為鐵路建設基金的主要承擔者。據初步匡算,開征鐵路建設基金十多年來(1995年-2006年),煤炭企業已累計支付鐵路建設基金1700億元,其中2006年交納鐵路建設基金超過220億元,占當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總額的32.54%。

  三是不利于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我國煤炭運輸主要集中在山西、內蒙古、陜西、貴州、寧夏、甘肅和黑龍江等省區。這些地區是我國主要的煤炭供應區,每年煤炭調儲量相當于當年全國煤炭總產量的35%左右,煤炭外運量大,運距遠,一般超過全國平均運價里程的2倍,交納的鐵路建設基金也是全國平均的2倍。開征鐵路建設基金,使西部和東北地區外運煤炭到貨價格居高不下,難以將這些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劇了我國煤炭供需結構性矛盾,也不利于國家“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

  目前,我國鐵路建設多元化投資機制已經開始確立,基本上形成了國家投資為主體,地方和企業投資為輔的鐵路建設模式。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