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管理案例

美旗物流:聚合物流業規模優勢的樣本分析

2007-3-12 17:4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針對中國目前批發商業企業規模小,規模效益不高帶來的種種弊端,美旗集團在中國首創了“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這一網絡是一個中介商業組織,它通過發展會員制,一端連接生產商會員實行集中采購,另一端連接批發商會員實行集中配送,并為他們提供資金、配送、市場信息、交易區等軟硬件服務,提高了規模交易程度、減少了物流環節、降低商品交易成本,為中國探索建立新的高效物流模式提供了借鑒經驗。
    ——中國批發商業規模小造成流通成本高
    青島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美旗控股集團總裁謝秉臻說,隨著國有商業系統逐漸淡出,舊的流通格局正逐漸打破。但是,逐漸興起的民營商業由于普遍存在的“小、散、差”等問題,也沒能真正撐起新的流通格局,現有的流通網絡為臨時性格局。目前,進入批發市場的主體——批發商規模普遍過小是最突出的弱點。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1000多萬家批發零售企業中,由于規模小,真正利用現代物流管理方法整合企業管理流程的不到1萬家;我國大陸零售百強企業銷售總額不到“沃爾瑪”百貨公司的1/10。由于傳統批發商規模過小,中國經濟的“流通功能”發揮存在明顯不足。
    專家認為,批發商業發展狀況,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流通力的重要標志,它直接關系到市場交易的深度和廣度。發達國家批發銷售額都大于社會商品零售額,美國是3至4倍、日本是2至3倍,意味著這些國家地區之間流通相當充分。批發商業改革滯后,不僅直接影響產品擴大銷路,成為生產的瓶頸,而且也制約著現代分銷體系建立和先進流通方式的推廣。因此,專家建議,要以戰略眼光,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高度,加快批發商業的創新和改革,發展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商品專業市場,改造和提升攤位制的商品交易市場,建立以批發商業(市場)為導向的分銷通路,推行供應鏈管理和現代物流配送體系,完善高效暢通、競爭有序的商品市場體系。
    ——“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有效整合批發商業資源促進規模效益發揮
    謝秉臻說,鞏固和發展批發市場的戰略要點在于提高市場集中度和規模經營,促進市場成交額向大批發商集中,積極培育起一批現代大批發商,從以往傳統批發市場的場所建設轉向對現代大批發商的培育,從外延式數量擴張的傳統階段轉向內涵式質量求發展的創新階段。
    針對目前中國批發商規模小的實際,理想的物流模式將是在一個區域內,逐步形成由一家具有領導能力、號召力的領袖式企業牽頭各批發企業組建物流配送中心。然后,通過統一管理和調度,將各種優勢集為一體,如資金優勢、倉儲優勢、品牌優勢、人才優勢、運力優勢、管理優勢、網絡優勢、信譽優勢、公共關系優勢等,通過整合資源、提升規模,使流通成本最低化。
    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就是在這一理念指導下出臺的。這一網絡是一個中介商業組織,它通過發展會員制,一端連接生產商會員實行集中采購,另一端連接批發商會員實行集中配送,并為他們提供資金、配送、市場信息、交易區等軟硬件服務,提高了規模交易程度、減少了物流環節、降低了商品交易成本,并可以有效解決我國批發商業規模偏小的頑癥。
    第一,規模化可以有效解決資金難題。美旗大物流平臺建立“美旗+銀行+企業”的新的銀企合作、集中結算模式,通過美旗集團用自建的物流交易區等良性資產向銀行取得大額授信,通過實行多個批發企業互保,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本身就成為一個信用體系。同時,這一網絡所交易的產品,由銀行負責貨款的定期結算,由銀行信用替代商業信用,從而有效避免“三角債”的發生;交易產品向保險公司投保,由保險信用替代商業信用,進而確保商品財產的安全,最大限度減少財產損失之風險;交易產品還由第三方的質量公證檢驗部門進行檢驗,以公證部門的信用取代商業信用,從而確保產品質量,防止假冒偽劣產品的進入。這就是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的“三大信用”——銀行信用、保險信用和質量公證部門的信用,構成了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的信用體系。這就密切了銀企關系,確保信貸質量,杜絕多邊債務,解決企業資金不足、誠信不足,從而為形成有秩序的市場和有規則的競爭打下了基礎。
    在這個模式中,將批發商的資金集中到公司和銀行合作的結算中心,將每戶小額資金集中后形成大額現金,將個體信用轉化為集團信用,將集團信用轉化為銀行信用,通過銀行大額授信,向供應商實行代理制采供,再由銀行負責回收資金,改個體戶依靠現金交易為信用交易,改小本經營為大批發,解決了小企業資金來源問題。
    第二,整合資源,調度合理,從而產生高效和低成本流通。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是實體網與信息網的統一體。實體網是指實物流通網絡,包括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商品實物展示區、交易區、倉儲區和配送區;信息網是指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的總部與各個交易區之間、與各個會員企業之間所形成的互聯網絡,是信息傳遞的通道。這就可以很好整合會員的資源:
    首先,通過信息互通,能讓全國工業企業(尤其是中、小型工業企業)的產品在全國范圍內一次性找到市場目標。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不再是傳統的“中間商”,不再是“買進賣出”商品而進行加價;這一網絡所展示商品的銷售價格與產品的出廠價是“一價制”,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僅僅收取極低的服務費用(比如1.5%左右)。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的建立,可以減少由于低水平、條塊分割的物流方式造成的巨大物耗,進而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撐下形成以產銷“直接對接”為特點的高效穩定的“大物流體系”。
    其次,批發商會員可以從資源的整合中體驗到高效和周到的服務。通過整合產銷雙方資源形成的專業的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除了具備諸如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等傳統物流功能外,還可以為會員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一條龍服務。這些服務主要包括:展示交易服務、網上和網下配送服務、原材料供應服務、產品推銷服務、周轉庫存服務、自動訂貨服務、物流全過程追蹤服務、“供銷存”動態信息服務、24小時營業服務、資金融通服務、“產學研”聯姻服務、銀行信用擔保服務、質量監督服務、統一廣告服務、產品售后服務、貨款回收與結算服務等。
    目前,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以濟南為中心,輻射范圍東到青島、西至邯鄲、北達天津、南至徐州,涵蓋山東、江蘇、河北和天津4省市、近3億人口的市場。它一共建立了十個中心區,一百個分中心網絡。其下屬的網絡成員都可以通過電腦網享受系列的協議支持,包括資金支持、貨源支持、運輸支持、品牌支持、管理支持、終端支持,費用支持、策劃支持、宣傳支持等。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已形成關系緊密的戰略伙伴、利益共同體。
    謝秉臻說,有規模才有效率,有規模才能增加收益,“規模”是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之“綱”,是高效率、低成本之“源”。
    ——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彰顯多種意義
    第一,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是一個旨在服務中小企業(產銷雙方)的利益共同體。專家分析認為,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提供的產品銷售服務,是信息網與實物網的統一,可以優化物流流程,極大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產品成本,進而降低產品售價,提高產品價格的競爭力。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能夠將生產商的產品同時打入全國各地的市場,節約了中小企業分散推銷各自產品的成本;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為中小批發零售商會員提供供貨服務,通過遍布全國各地的會員接送和貨物配送車輛的合理調度,不僅能夠方便批發零售商選購,而且能夠通過沿線統一配送和集中配送等方式,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避免因分散進貨帶來的重復勞動,進而降低進貨成本;當所選購的產品是選擇性不強的產品或者標準化程度高的生產資料時,還可以通過電子商務達成交易,而后由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提供“門到門”的配送服務,從而將大大提高流通效率。調查表明,目前,許多生產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流通、交易成本將占到整個產品成本的50%以上,而且其中包含許多惡性成本。通過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交易,流通、交易成本可以降低20%左右。這可以大大降低產品成本,進而降低產品售價,提高產品價格的競爭力。
    第二,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的存在,使“分散”的購銷發展到“規模化”的購銷、使“盲目”的購銷發展到“組織化”的購銷、使“傳統”的購銷發展到以中介商務為代表的“現代化”購銷,對我國現階段改造物流業意義重大。這種模式,不僅擴大了流通的規模效應,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流通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流通成本。正是由于少環節、低成本、高效率的流通模式能夠給各個會員企業帶來巨大利益,能夠形成“互惠群贏”之局面,才使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的各個會員企業和協作單位走到一起。因此,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是一個自主自愿的聯合體和互惠群贏的利益共同體。這些都可為我國流通業發展借鑒。
    第三,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還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美旗物流正在建設的青島項目為例,美旗“大物流商業平臺網絡”青島項目除了提高企業商品流通速度,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經營成本和商品庫存率之外,還將因為降低商貿交易成本,使青島及其周邊地區形成幾大優勢產業鏈,從而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升城市素質,改善城市經濟結構。
    同時,美旗物流青島項目全部建成和全部投入營運后,年交易額將達500億元以上,其中每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達200億元以上,占整個青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0%以上;每年創造的營業稅收將超過26億元人民幣,可帶動青島市財政收入增長13%左右。另外,200萬平方米的營業和工作面積,可直接解決5萬人就業,加上配套的服務業和上下游市場,還可間接解決8萬-12萬人就業,對青島下崗人員再就業和農村城市化改革過程中剩余勞動力安置就業發揮重要作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