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輪代理公司:經營最早、規模最大的國際運輸代理企業
2007-3-12 15: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摘要:... ...
半個世紀的發展,形成一個覆蓋全國、聯接世界主要貿易區的服務網絡
中國外輪代理公司,成立于1953年1月1日,是中國經營最早、規模最大的國際運輸代理企業,總部設在北京。中國外輪代理公司,主要經營國際經濟貿易運輸代理業務,包括船舶代理、貨運代理、客運代理、租船經紀及其他相關業務。
中國外輪代理公司及其屬下的貨運公司,向顧客提供國際貨物運輸代理、綜合物流、倉儲、代理報關、多式聯運和拼箱等相關服務,包括承辦進出口貨物的申報手續,聯系安排裝卸、理貨、公估、衡量、熏蒸、監裝及貨物與貨艙檢驗,組織貨載,洽訂艙位;辦理貨物報關、接運、倉儲、裝箱、拆箱、中轉及投保;承接散貨灌包和其他運輸包括業務;代辦貨物查詢、理賠等。
物流的功能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整個物流過程對產品的增值作用,物流中的運輸服務和其它功能的綜合程度,決定著產品的增值幅度。
作為物流發展核心的物流提供者,要實現優質高效的系統化物流服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要有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網絡,這是物流業的中心環節。
2、必須取得一個可靠的運輸網絡的支持。
3、要有高度系統化、集約化的管理體制作保證。
經營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和積累,外代在全國設立了81個口岸公司和近200個貨運網點,在海外,除了日本、香港和韓國三個辦事處外,外代總公司,還與日本、英國、德國、美國、新加坡、埃及等40余家貨運公司,簽訂了互為代理協議,形成了海外貨運網絡。目前,外代總公司,正計劃在中西部交通樞紐城市設立網點,加強與海外物流公司的合作,逐步形成一個覆蓋全國、聯接世界主要貿易區的服務網絡。
“全天候、全過程、全方位”的服務目標
外代系統,自有堆場和倉庫近一百萬平方米、幾百輛各種運輸車輛,在硬件上為發展物流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外代總公司與海關總署簽訂的《關于共同加強報關運輸管理的合作備忘錄》,是促進外代的業務發展、加快貨物通關速度、提高外代物流服務效率的具體手段和措施。把提供“全天候、全過程、全方位”服務作為自己的目標,外代充分利用發達的海陸空運輸條件,為國內外客商提供運輸、倉儲、集拼、分撥和配送、庫存管理、信息管理等物流服務和增值服務。為滿足小批量貨物運輸需要而開辟的“高速集運班車”,作為一項特色服務,以大連、青島、上海、寧波等樞紐港口為中心輻射到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
外代通過多年的努力,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尤其是推行ISO9002質量體系以后,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形成了以質量手冊、質量程序和工作指導書為依據的三個管理層次,為建立符合調度集約化、系統化的物流管理體系,創造了有利條件。以物流總部為主體的三級管理體制,使管理扁平化,反應快速化,服務更貼近客戶,為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效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外代的物流業務,雖然尚在起步階段,但本著“成熟一個、發展一個、鞏固一個”的原則,使全系統的“物流工程”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外代系統操作的夏華三寶配送項目、夏華手機配送項目、PAYLESS物流項目、東麗化纖項目和珠江三角洲家電產品物流等,已經取得一定成效,積累了一定的管理和操作經驗。外代一流的物流服務,獲得了中外客戶的一致認可和好評。外代系統,致力于與顧客建立一種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的新型戰略伙伴關系,在業務交往中雙方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外代物流信息系統”全面提升企業價值
外代在加強互聯網應用的同時,十分注重電子商務的開發和利用。電子商務不是企業傳統業務簡單的電子化和網絡化,它涉及到企業流程的再造和資源的重新配置。在開展物流服務之初,外代就體會到,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網絡,是物流業的中心環節,用于計劃的信息及通訊系統,在各系統內的企業間必須統一,才能實現功能合并,以及操作的同時進行,才能夠在做到使客戶更為滿意的同時,進而節省時間和降低成本開支。因此,在進行物流信息系統需求分析時,外代不是孤立地看待應用系統,而是綜合考慮了合同、保險、單證、語言等諸多因素。在進行系統設計時,外代一面從技術上實現需求分析,同時還結合管理的要求,開發了集中統一的ASP方式。2000年7月,自行開發的“外代物流信息系統”通過專家驗收并正式投入使用,實現了全部信息交換均在互聯網上進行的目標。
外代物流信息系統,采用互聯網技術,運用客戶瀏覽器方式開發,在客戶端只需安裝一個互聯網瀏覽器軟件(WINDOWS985以上版本自帶瀏覽器軟件);所有數據庫和應用程序,都在服務器一端,因此安裝和使用都相對簡單,用戶無須考慮系統維護和升級工作,只要具備上網能力就可使用。該系統在互聯網上實現顧客指令發布、運輸計劃擬訂和審批、貨物在途信息發布、貨物庫存信息發布、配送指令下達和貨物交接記錄發布等功能,能夠基本滿足當前業務發展需要。
外代總公司正致力于“外代物流信息系統”的升級工作,升級后的綜合物流信息系統將完全采用國際通用標準,并覆蓋操作和管理的全過程。
作者:牛魚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