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塊短板
向明盡管實施了包括月度能力測評、干部輪崗連續性、員工培訓狀態跟蹤表、一目了然管理法等精細化管理,但該公司設在全國各地配送中心總是積壓了大量待售商品。其根本原因是內部精細的管理無法與外部市場無縫連接。各連鎖商店無法拿出準確的銷售計劃。如對一些商品沒有詳細的庫存統計,也不能實時匯總,只能到月底才能統計。銷售計劃是根據公司銷售目標來定的,而不是通過渠道的反饋,與實際銷售偏差較大。由于銷售計劃不準確,與供應商訂貨就缺乏計算依據,訂貨和銷售不能協調配合緊密銜接。
在袁國眼中,并購后的向明業務主要存在以下四個問題:
一是隨著并購后業務的迅速發展,內部交易成本隨之加大,但控制力度隨著管理鏈條的延伸卻逐漸弱化。加上新并購后的那家公司,管理鏈條隨著業務越拉越長,內部管理幅度增大,各個部門間的協同困難重重。
二是財務模式。由于在財務上仍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財務部門要對所有部門和活動的財務管理負責,致使財務審批反應慢,其代價要么是增加了業務部門的等待時間,從而可能導致業務機會的喪失;要么是財務管理不得不采取較為松散的方式,導致財務風險增大。內部交易成本增加,導致內部決策和反應速度減緩,已經影響到公司“超速成長,快速反應”的發展戰略。
第三,新并購的公司與各連鎖店、供應商的協同手段明顯不足。被并購的那一家公司采用的是各連鎖店與供應商直接溝通的方式,而向明則采用總部匯總連鎖店的訂貨信息,再集中反饋到供應商的方式。
第四,讓袁國尤其不能安心的是,并購的公司對供應商還沒有達到鎖定的程度。緣于提供給渠道的利益較為單一,目前僅限于單純的“價格差”,而這種以貨幣價值為核心的渠道吸引手段極易被競爭對手復制,渠道在競爭對手高額利益的誘導下可能會轉移。能夠增加供應商價值的手段較少,除了現有的培訓、協助制定市場營銷計劃等外,其他重要的手段如人力資源規劃、市場調查、企業戰略規劃、現代化管理手段應用等能夠有效增加經銷商價值的服務尚未提供。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對外部資源的整合缺乏一個平臺,使得諸多有價值的服務,要么因為缺乏相應的工具而無法提供(如在線結算、在線物流、實時訂單跟蹤等能夠有效提供渠道價值的服務);要么因為缺乏集中服務的平臺而僅限于非正式、個案式的服務方式。
店多的麻煩
由于向明與并購公司在并購前都是按照各自的發展戰略運作,并且在一段時間曾經為了占領更大的市場,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采用過追逐戰略,既當一家在某處設店,另一家也馬上跟進。結果,當兩家合并成一家后,這種門店對門店的情況,在全國主要城市里都有出現。如果是簡單的撤銷相鄰的店鋪,則同行業的競爭對手很有可能立刻跟進,就在原址上再建一家店,這樣的話就會失去一定的市場份額。可是,如果不撤銷相鄰的店鋪,同樣的店鋪經營并不能帶來雙倍的經營收入,但是相應的管理、經營成本卻是雙倍的增長。是撤銷,還是保留,將影響到向明未來發展的走勢。
配送中心多也愁
并購前兩家公司都有自己獨立的配送系統,在全國各處建有配送中心。原來兩家公司互為競爭對手,各自的配送中心都不會配送對方的商品。因此,并購后各處出現了一些功能和覆蓋區域相似的配送中心。面對突然增加的配送中心,使用集中化庫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系統的安全庫存和平均庫存。直覺上可以解釋如下:在集中式配送系統中,無論何時,當一個市場區域的需求高于平均需求,而另一個市場區域的需求低于平均需求時,倉庫中原來分配給一個市場的庫存可以重新分配給另一個市場。在分散化配送系統中,在不同市場的倉庫之間重新分配庫存的過程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因為并購的目的就是要擴大向明的規模,因此保留這些配送中心,既分散化的配送系統,可以更接近連鎖店或者是消費者,響應時間也就越短,而且還減少了倉庫運出成本,即從倉庫運至顧客的運輸成本。
另外,由于兩家公司各連鎖店、供應商的協同手段不同,其管理信息系統平臺的建設也不同。包括每個配送中心應用的物流信息系統,在數據的收集、分析、處理等方面都不不能對接,也就不能在相異的配送中心之間有效的交流信息。
上一篇:采購之企業采購管理增大利潤
下一篇:飛利浦醫療并購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