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厚積薄發 上海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業務成倍猛增

2007-3-1 10:0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日前,記者從上海海關獲悉,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今年春節長假期間業務大幅增長,共受理以通訊設備等高科技產品為主的進出園區貨物138批,貨值4057.13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7.12倍與24.86倍。

    上海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是國內首個開展“區港聯動”試點的保稅物流園區。自2004年7月15日正式運作以來,業務發展快速,政策效應日益顯現。截至2006年底,物流園區內共有注冊備案企業61家,投資總額7.41億元人民幣;進出區貨物29.78萬批,貨值255.46億美元。其中,2006年,園區新注冊備案企業19家,投資總額1827萬元人民幣;進出區貨物20.9萬批,貨值182.3億美元,較上年分別增長1.4倍和1.5倍。

    開展與洋山保稅港區海運水水聯運業務提升區內企業競爭力

    在對“區港聯動”進境備案貨物實施“先提貨、后報關”海運直通監管模式的基礎上,上海海關于2006年4月正式開展了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與洋山保稅港區海運水水聯運業務,使每個集裝箱運費比原來陸路運輸減少400-500元人民幣,物流成本明顯降低,有效提升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三得利酒類分撥中心自2006年7月落戶保稅物流園區后,通過上述模式將酒類產品由歐洲進境至保稅物流園區后,再經洋山保稅港區出口至日本,半年來共出境貨物1424個集裝箱,貨值3475萬美元,節約運費逾64萬元人民幣。

    出口退稅政策有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內貨物出口可享受退稅優惠政策,2006年,保稅物流園區視同出口業務占進出區總業務量近一半,貨物種類以電子產品、機械設備和紡織品為主,主要出口至長三角地區。上海振華港口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港口碼頭起重機、吊車等機械產品,2006年,該司在保稅物流園區視同出口貨物230批,享受出口退稅政策貨物總值4.3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倍,供給港口由原先張家港、洋山港2個港口增至福州、太倉、大連、廈門、寧波等地的10個港口,有力促進了長三角及東部沿海地區港口建設和港口經濟的發展。

    海關監管模式改革助力公共型物流服務平臺形成

    2005年3月起上海海關對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國內進區貨物試點實施“分批進區、集中報關”業務模式,此舉有效促進了集拼業務和國際采購業務的良性發展。截至2006年底,該關共監管分批進區貨物4286批,貨值7391.68萬美元。其中,先鋒、索尼等公司用此模式采購國內貨物5825批,累計采購貨值6691.54萬美元。針對保稅物流園區內惠普公司等大型企業“零庫存”的生產方式,上海海關又于2005年9月起實施“分批出區、集中報關、憑保放行”業務模式,實現企業24小時全日制分撥配送,較好地滿足了下游客戶的實際需求。截至2006年底,上海海關監管以此模式出區貨物440批,貨值920.1萬美元。

    上海海關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關將不斷創新監管模式,優化作業流程,努力推動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健康、快速發展。一是將“分批進區、集中報關”、“分批出區、集中報關、憑保放行”等業務模式統一納入信息化管理,通過整合優化提升監管效能。二是充分運用預定式布控、風險隨機布控、卡口即決式布控等手段,構建通關、物流監控、查驗、保稅倉儲監管各環節銜接緊密、配合高效的監管鏈,提高監管績效。三是擴大無紙通關“事后不交單”試點企業范圍,完善加急貨物查驗預約、大宗貨物進出園區卡口快捷放行等便捷通關模式,進一步增強區內企業的競爭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