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輕工行業出口的產品還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國際貿易環境。據了解,2007年,中國輕工企業出口產品要經歷以下幾道門檻:
首先,兒童玩具、服裝出口歐盟將受限。2007年1月16日,歐盟頒布的關于鄰苯二酸鹽的新指導標準即將開始執行。根據新標準要求,在所有兒童玩具和服裝及其他物品所使用的PVC材料中,將限制使用6種化學成分,含量均不得超過0.1%。所涉及的產品包括兒童玩具、服裝和護理品等,而且還涉及兒童身體的任何一種產品,如睡眠、娛樂、穿著、保健、飲食等使用的物品。
其次,輸歐日用陶瓷門檻加高。歐盟委員會發布指令,對《關于與食品接觸的瓷器制品的性能標準與合格聲明》進行了修訂。從2007年5月20日起,不符合該指令要求的瓷器制品將禁止生產和進口。指令增補了在歐盟內生產和銷售的可能與食品接觸的瓷器制品,必須附有由生產商和銷售商提供的書面聲明,從而大大提高此類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門檻。
第三,REACH法規。歐盟《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制度》(REACH法規)將于2007年6月1日在歐盟全面實施,中國出口歐盟的化學原料及制品、化纖、橡膠、塑料、紡織、輕工、電子、汽車、家電、制藥、涂料等均在受控之列。REACH法規所涉及化學品的生產商、進口商、下游產業等多個領域,正式生效后我國機電、紡織、服裝、家具等產品成本將上升,導致出口企業的成本增加,效益下降。
第四,EUP指令。歐盟《用能產品生態設計框架指令》(EUP指令)將于2007年8月11日正式實施,涵蓋了機電產品從設計、生產、運輸到零售的整個流程。中國市場上的電子產品、熱水器、電動發動機系統、住宅及第三產業的照明設備,以及暖氣、通風和空調系統,均將是首批須符合標準的產品類別。
第五,歐美節能新標準考驗中國家電。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稱美國將對音視頻產品及其電源裝置、數字電視適配器等三種產品分階段實施能效法規。該法規中對音視頻產品的能效要求已于2006年1月1日起實施,具體產品如電視機的視頻及DVD錄放機的被動待機功耗均不得超過3瓦等,而對電源裝置的能效要求則分2007年7月1日、2008年7月1日兩個階段實施。同時,歐盟還將在2020年前完成節能20%的目標,目前正制定歐盟新的節能法案,如電視機待機裝置、電腦、熱水器、洗衣機、空調等都將成法案關注重點。
結構調整加速區域集聚趨勢更加明顯
日前評選出的2006中國品牌500強中,有來自輕工、紡織、食品等50多個行業的企業,其中輕工行業入選品牌最多,共計187個,占品牌榜的37.4%。在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的情況下,輕工行業品牌打造的步伐也逐漸加快。
縫制機械行業的產業集群優勢非常明顯。浙江寧波地區的零部件產業、麗水地區的電機產業、縉云的家用機產業、東陽的針板產業,河北一帶的零部件產業……這些地區的產業鏈已經趨于完善。著重打造“公共品牌”就是把某一個產業集群地這一整體作為一個大的品牌來經營,較之具體企業的單一品牌更有利于培養市場偏好,更有利于企業和區域競爭力的增長。以一個或一批優勢企業為代表的區域“公共品牌”的形成,才是產業集群地發展的高級階段。
家電行業在競爭中已形成了山東青島、廣東順德、浙江寧波各有特色的三大板塊,青島主導大家電產品,順德大小家電產品同步發展,寧波以小家電和零部件為主。在此基礎上,他們將加大企業重組力度,重點不是投入和擴大生產規模,而是整合經營不善及閑置能力,解決優化結構中的投入效率問題。重點是樹立三大區域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同時依托三大區域培育形成周邊的特色產品區域。
造紙行業中的外資大型企業將會加快發展,國有企業將逐漸退出造紙舞臺,民營企業將繼續兼并重組。據介紹,年產紙10萬噸以上企業將成倍崛起,年產紙30萬噸、50萬噸甚至100萬噸企業將會不斷出現,并成為骨干力量;年產紙5萬噸左右中型企業將成為中國造紙工業的中堅力量;年產紙3萬噸以下的小型企業仍有生存和發展空間。在該行業,投資向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集聚的勢頭明顯,區域紙業發展差距會進一步擴大,華東、華南沿海造紙工業將占全國總產值的70%以上。
2007年的陶瓷工業,區域品牌將加速融合,品牌競爭將更呈現出區域特征。目前,陶瓷工業的區域競爭將從沿海向中西部轉移,區域拉鋸戰將成為行業的競爭常態。同時,陶瓷企業的做大做強將呈現出兩個走向,一是技術傳承,一是資源整合。在此種背景下,二、三線陶瓷企業做大做強已是必然。
平板玻璃工業發展存在的產能潛在過剩、結構不合理等矛盾和問題,將會進一步解決。“十一五”期間,政府將力爭平板玻璃總產能控制在5.5億重量箱,品種質量基本滿足高檔建筑和交通運輸業及信息產業的發展需求,綜合能耗下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