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了解企業需求,改善通關環境
天津保稅區海關為切實解決實際操作中的問題,滿足企業的需求,積極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于保稅物流園區監管的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保稅物流園區的監管辦法>的實施細則》等園區各項法規文件的制定工作,力爭從法制層面進一步拓展園區的發展環境。如該關建議將實施細則中的“對布控查驗的貨物,應當進入園區查驗場地實行查驗作業”調整為“進入海關指定查驗場所實行查驗作業”,大大簡化了查驗流程。
為支持園區企業的發展,保稅區海關提供“現場接單、現場查驗、現場出證”的一站式服務,卡口實行24小時通關。此外,該關協調管委會、港務局出臺了“支持園區發展的八項措施”,受到了企業的一致好評。
依托“港區聯動”,推動構建北方國際物流中心
為方便境外集裝箱貨物入區,天津保稅區海關主動與港務局協調,開通了憑提單副本分撥直提集裝箱裝載貨物入區,并制定園區《關于集裝箱拆箱存儲的操作規程》,規范企業提箱拆箱操作,減少企業因未報關而不能提箱入區所產生的各種費用。為進一步發揮“港區聯動”的功能,該關制定了《園區對憑艙單直提入區的境外貨物管理辦法》,為境外貨物從港區進入園區開辟了綠色通道。
首創“跨關直通”,加快物流周轉速度
作為以發展現代物流業為核心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園區將提高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作為發展的根本來抓。天津保稅區海關在原有的“分批進出區、集中報關”、“登記驗放,集中審征”等便捷通關措施基礎上,實現了園區與保稅區之間的“區區聯動”,即在管得住的前提下對往來于保稅區和保稅物流園區的保稅貨物,通過兩區之間的專用卡口進出,代替了經區外繞行的常規轉關運輸監管模式。
為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流轉速度,天津保稅區海關于2006年下半年開始試行“跨關區特殊監管區域間貨物直通”。此前企業從保稅物流園區空運調撥到國內其他特殊監管區的貨物,需要經物流園區——天津機場海關——當地機場海關——其他特殊監管區幾次轉關,手續繁瑣,物流成本較高。2006年8月1日,天津保稅區海關與深圳海關和杭州海關簽署的《對跨關區特殊監管區域間貨物直通合作監管的合作備忘錄》正式實施,貨物只需申報一次轉關,就可從物流園區轉至其他特殊監管區。截至2006年12月31日,該關共辦理此項業務433票,貨運量358噸,貨值7482萬美元。據測算,該轉關模式使貨物到杭州的運輸時間,由此前的33小時減少為采用陸空聯運后的9個小時,物流成本節約38%。到深圳的時間由66小時縮短到12小時,物流成本節約61%,此項舉措使得園區的國際物流運轉更加高效便捷,進一步增強了區域競爭優勢和企業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