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物流,是指物資資料從供應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動。如今,物流業成為在全球具有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的新興服務產業。政府從產業發展高度將發展現代物流作為支持經濟持續發展、改善投資環境、提高社會經濟效益、降低社會成本、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的重要策略;生產企業把物流作為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和獲取企業競爭優勢的戰略機會。現代物流已被政府、企業所重視,出現了迅猛的發展勢頭。
從1997年到2006年,大慶物資集團從計劃經濟時代走到市場經濟的前沿,由原來的從事物資管理、供應的企業發展到大慶物流龍頭的現代集團企業,不僅是創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創業的堅強后盾,而且正在成為東北物流網絡的一個重要樞紐。集團化運作,讓物資集團走上了大物流發展之路。
物資集團的前身——物資裝備總公司,由總公司、專業公司和專業公司所屬業務公司、器材站、倉庫等大隊級單位構成,僅兩級機關就有11個處、59個科。雖然在計劃經濟中,這些單位和職能部門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當面對市場時,過于臃腫的機構卻顯現出程序多、環節多、流程長、效率低等諸多弊端。
據了解,原來一個計劃從需求單位提報到采購、供應、結算流程完畢,需要經過35個環節、7個部門、套6層封皮、加蓋28個印章。如此繁雜的程序和漫長的過程,怎能跟上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
此外,購銷、倉儲、供應三家相互牽制的現象還造成大量物資積壓,導致庫存膨脹,居高不下。
2001年,企業大刀闊斧地對舊體制進行改革,撤銷3個專業公司,將4個機關共11個處、59個科,壓縮為1個機關11個部室。
按照組織結構為效率、為效益服務的原則,他們將機電、化工等一部分業務公司實行計劃、采購、調撥、結算“四位一體”,將金屬、建材等經營大宗物資的公司實行計劃、采購、調撥、結算、倉儲的“五位一體”,以此增強業務公司反應能力、操作能力。這樣,在物資采購、供應、倉儲等業務實行閉環整合的基礎上,大大降低了庫存儲備、生產運行成本和大宗材料價格,企業市場競爭能力不斷增強。庫存物資由最高時的19.9億元降到4.9億元。
至此,企業完成了向集團化運作縱深發展的極為關鍵的第一步。
2004年,管理局推進集團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物資集團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堅持實行組織結構扁平化,才能保證物資集團的健康持續發展。經過反復論證,他們將原有的16家業務相近的單位整合成為5家單位。
物資集團將機電設備公司、三次采油裝備成套公司和儀器裝備公司整合為機電設備公司,使人才資源得以集中,提高了談判地位,有效降低了采購成本和采購價格。將建材公司和水泥公司整合為建筑材料公司,使沙石、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同步銷售,延長了供應鏈,增強了市場競爭能力。將原薩爾圖倉庫和同屬勤奮地區的物資貿易中心等3個單位整合為物流公司,使閑置多年的庫房得到了有效利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業務也進入了社會市場,占領了區域經濟中物流行業的制高點。將加工制造行業的木材廠、鴻運管業、抽油桿廠、套管加工廠等7個單位整合成為實業公司,新組建的實業公司2005年銷售額比上年增加1億多元,利潤提高50%,人均勞動生產率在管理局多種經營系統名列前茅。
組織結構扁平化,打破了企業多年來形成的“金字塔”,在市場競爭中展現出勃勃生機。通過有效整合,切實減少了管理層次和管理幅度。實力雄厚、專業突出的業務公司,靈活高效的物資供應站和職能清晰的直屬中心,內部組織結構布局合理,經營管理運行順暢。
資源配置的優化,縮短了管理半徑,使物資流動更加便捷、高效、合理。從橫向上看,集團各單位之間協同互動,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從縱向上看,相關業務單位內部資源高度整合,指揮調度有力,發揮作用及時,提高了市場應變能力。打造大物流
集團化運作、扁平化管理最終的效果怎樣?關鍵要看發展。
2004年,物資集團經過對全國基建規模、鋼鐵產量、需求狀況等各方面情況的認真分析,判斷當年的鋼材價格將逐步趨漲,這時他們抓住有利時機,在低價位上大量囤入。在當年鋼鐵行業連續7次調價、上漲58%的情況下,物資集團因為有了充足的資源,有效地抑制了鋼材漲價對油田生產建設的影響,全年節約鋼材采購資金2.6億元。2005年,石油專用管材資源極為緊張,價格再度上揚,由于物資集團預案及時、措施得當,在國內多個油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資源影響的時候,大慶油田卻能保證充足的供應。
審視物資集團所屬的成員企業,實業公司已經不再是拖累主體的包袱,人均創效實現了多年來的最好水平。物流公司穩步推進大慶物流園區的運作,為慶客隆、國美等提供了倉儲、配送等社會物流服務。燃料公司將煤炭遠銷山東、江浙等地,化工公司、抽油桿廠先后簽訂了出口合同,商品混凝土不但在大慶地區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還奔赴上海開展業務。
2007年,物資集團又鎖定了三大目標:物資購銷目標,站穩油田市場;鎖定物流產業目標,以物流園區建設為突破點,逐步構建大慶地區的大物流體系,立足東北,面向全國,逐步實現物流產業的大發展;多元經濟產業目標,在大力發展管業加工、抽油桿制造、再生資源項目開發、租賃業務拓展的基礎上,跟蹤開發相關的新項目,加大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提高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能力,使多元經濟產業結構更趨合理,技術含量不斷提高,產品競爭力進一步加強。
大物流,將在大發展中崛起。大慶物資,集團化運作之路將越走越寬廣。
上一篇:德國運輸企業轉型啟示錄
下一篇:“中國物流公司管理模式”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