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長航鳳凰股份已決定委托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建造6艘5.73萬載重噸級散貨遠洋船舶,合同造價高達15.26億元。其中,4艘船合同價為25460萬元/艘,2艘船舶合同價為25367萬元/艘。
據了解,長航鳳凰的新大股東長航集團是國內最大的內河航運公司。按照長航集團收購武鳳凰時的承諾,長航集團以其合法擁有的全部干散貨航運資產和相關負債與上市公司石化相關經營性資產和負債進行置換。置換完成后,長航鳳凰的主營業務將由石化產品的生產銷售轉為長江、中國沿海、江海直達干散貨運輸業務。
外界人士分析,此次長航鳳凰委托建造5.73萬載重噸級散貨遠洋貨船,標志著長航集團對其最初的戰略規劃已經有所改變。據了解,長航鳳凰此次建船所需資金將主要通過銀行貸款解決,價款將分5期向造船公司支付,6艘船只將全部在2010年交付。
資料顯示,在2006年6月底長航鳳凰資產尚未置換之前,該公司的總資產12.76億元,凈資產為12.52億元。照此計算,長航集團與上市公司進行等額資產置換后,長航鳳凰的凈資產規模仍維持在12.52億元左右。此次,長航鳳凰通過銀行貸款建造價值15.26億元的遠洋船舶,將一舉令其資產負債率降至54%以下。
這意味著,長航集團把長航鳳凰未來發展的寶幾乎全部押在遠洋運輸上。
對于長航鳳凰的意外轉型,資深市場人士張紅記分析認為,這樣做可能與長航集團避免其與旗下原有上市公司產生業務沖突有關。“其實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并不止有長航鳳凰一家,南京水運也是該集團下屬的企業,而且南京水運是長江水系原油運輸當之無愧的霸主,在長江南京上游原油運輸市場上,所占份額均在90%以上。”張紅記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主營業務上的沖突,大股東非常有必要為長航鳳凰找到一條新出路。
那么,為什么選擇遠洋運輸呢?記者了解到,長航鳳凰并不是第一家押注遠洋運輸的上市公司。今年2月2日,中海發展所屬中海發展(香港)航運有限公司就與廣州中船龍穴造船有限公司簽訂造船合同,建造4艘23萬載重噸超大型礦砂船,總價高達3.232億美元。這4艘超大型礦砂船的交貨時間也均在2010年前后。
對此,張紅記認為,這或許與航運業普遍看好2010年后的商業前景有關。
上一篇:江蘇省南通市船舶企業新春謀新發展
下一篇:馬士基買船拓展福建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