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將在京津城際交通中扮演重要角色,“公交化”即將在京津鐵路連接線上變成現實。同時,到2020年左右,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將形成完善的交通設施網絡,使8成的城鎮和人口以及95%的產業在1小時內享受到高速公路的服務。
記者今天從有關方面了解到,《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研究報告》近日出爐,在京津冀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的方向中,報告提出,要積極建設區域性客運軌道網絡,主要城市間建成城際客運專線或輕軌,建成5條綜合運輸通道,形成分工合理的地域港口群體。
正式方案3月遞交國務院
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京津冀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的方向》中,透露了即將出臺的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的相關信息。有關方面還透露,國家發改委3月底會將正式方案遞交國務院批準。
《方向》中提出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總目標。經10年至15年的建設,即到2020年左右,基本形成與都市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保障有力、集約高效、便捷的綜合服務體系。
形成完善的設施網絡,使80%的城鎮和人口以及95%的產業在1小時內享受到高速公路的服務。主要城市間建成城際客運專線或輕軌,建成5條綜合運輸通道,同時完善交通網絡,提高運營速度,縮短運行時間,形成高效、通暢的交通圈域系統,包括半小時、1小時、2小時和3小時等交通圈。
7成城鎮半小時內上高速
記者了解到,按照目前設想,京津冀將完善高速公路網絡,構筑高效的高速公路骨干通道,形成便捷的運輸網絡,使70%的城鎮30分鐘內上高速公路。
鐵路方面,將實現京津城際交通公交化。適時建設京滬、京哈、京廣、太青等區際鐵路客運專線,改造既有線路,提高運行速度,實行客貨分離;合理構筑能源通道,提高鐵路專線運能,強化港口泊位建設,實現海鐵聯運的有效銜接。
張家口承德將新建機場
《方向》中還透露,將強化首都機場的建設,提高運輸吞吐能力,并建設第二機場。同時新建張家口、承德等機場和擴建石家莊正定的地方機場,形成區域性機場群。此外,將加強天津樞紐港的建設;擴建地方港口和能源港口;新建曹妃甸等工業港;加強集疏運系統建設,形成區域性的港口地域組合。
三個層面打造交通框架
京津冀地區的交通設施建設和布局,將形成不同層面的空間網絡,包括區際、區域和區內三個層面,實現交通網絡內聯京津冀大中小城市、外接各大區、溝通海內外的布局框架。
區際層面形成由高速鐵路、骨干鐵路、高速公路等所組成的“三縱三橫”的綜合運輸通道骨架。區域層面,主要指沿海綜合運輸通道,包括沿海高速和沿海鐵路。區內層面,主要加強高速公路的建設,構筑區域內的快速運輸網絡,包括京張、京承和承秦等高速公路。
京津冀幾大城市將承擔不同的職能——北京作為全國性的空陸型運輸樞紐地位將被繼續鞏固;天津做以貨運為主的海陸空一體化的綜合運輸樞紐,北京和天津形成“雙中心”主樞紐的空間結構;培育石家莊作為區域性、以陸路物流為主的物流中心作用;積極培育唐山、張家口、保定等重要的陸路運輸樞紐,并強化秦皇島的海陸運輸樞紐功能。
下一篇:我國首段四線鐵路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