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中國鐵路大升級給外企帶來巨大商機

2007-2-25 20:1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的鐵路網現在要斥資數十億美元鋪設新軌和發展高速列車了。中國政府將鐵路視為中國經濟繁榮的基石,其最新五年計劃中用于鐵路系統現代化建設的投資將增加近三倍。

對于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德國西門子公司(Siemens AG)等火車機車、信號裝置和高科技鐵路設備制造商來說,中國的投資計劃將帶來巨大商機。  

  加拿大龐巴迪公司(Bombardier Inc)最近剛剛宣布,從2009年開始將向中國鐵道部(Ministry of Railways)提供500臺貨運機車的動力與控制設備。這一合同將為龐巴迪帶來4.8億美元的收入。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貨運列車相關設備市場,而且中國的客貨列車市場都正處于高速發展之中。最近剛與中國鐵道部簽署了7億多美元機車及信號系統供貨協議的通用電氣公司預測,20年之內中國將成為鐵路行業的全球最大市場。

  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的交通運輸專家睿納哲(Nigel Rayner)表示,中國鐵路擴張計劃的規模之大是史無前例的。自1989年以來,亞洲開發銀行已向中國政府貸款29.4億美元用于鐵路建設。

  睿納哲表示,勉強能與中國鐵路建設計劃相提并論的可能只有北美鐵路的早期建設,但中國的鐵路發展計劃還有北美早期鐵路建設所不具有的協調性與長期性。

  中國鐵路中很大一部分建于20世紀初,已經跟不上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運力不足導致旅客列車人滿為患,尤其是在假日到來的時候,本周的春節即是一個典型例子。中國每公里鐵路線平均旅客載運量為760萬人,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倍左右。

  貨運列車運力不足的情況更為嚴重。中國單位鐵路里程上的平均貨物運輸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顯示,中國鐵路每天平均只能運輸16萬節車皮的貨物,但貨運商每天實際需要的車皮數近20萬節。

  盡管鐵路的長途貨物運輸成本比卡車要低得多,但鐵路運力的不足將大量的貨物逼上了高速公路,超載運行的卡車進而又帶來了空氣的污染和路面的損壞。緣于對能源的巨大需求,中國鐵路貨運中接近一半都是煤炭運輸,留給集裝箱和其他貨物運輸的運力相當有限。而北方產煤地區和南方用煤地區之間的鐵路瓶頸又造成了對非常耗時的駁船運輸的依賴。

  中國最新五年計劃中安排用于鐵路及其設備的投資為人民幣  1.25萬億元(折合1,611億美元),安排用于機車和火車車輛的投資為人民幣2,500億元。中國鐵道部計劃,截至2010年將新建鐵路17,000公里──相當于德國鐵路總里程的一半──并使全國鐵路總長達到9萬公里以上。

  亞洲開發銀行的睿納哲表示,要是別的國家提出這樣的鐵路建設計劃,他一定想“上帝啊,這能辦到嗎?”但他同時表示,中國鐵道部的計劃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且中國鐵道部過去的筑路計劃總能有效、按時地完成。

  德國西門子公司2006年從中國獲得了價值6.69億歐元(折合8.783億美元)的60列高速列車訂單。法國阿爾斯通(Alstom SA)旗下的阿爾斯通交通運輸(Alstom Transport)和日本川崎重工業 株式會社(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Ltd.)牽頭的一個財團各自從中國獲得了60列子彈頭列車的訂單,加拿大的龐巴迪則獲得了40列的訂單。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Siemens Ltd. China)交通運輸系統總裁德克?霍克(Dirk Hoke)表示,中國政府龐大的鐵路需求、雄厚的資金實力、采購的決策速度已使中國成為一個令人驚喜的市場。

  但是,外資公司要想得到訂單也非易事。中國鐵路市場的年增長率雖然高達兩位數,但中國政府的列車和相關設備訂單大多數會落入中國公司手中。中國鐵路投資中的很大部分將用于軌道、橋梁和火車站建設,而中國本地公司在這些項目上比外資公司更有成本優勢。麥格理證券(Macquarie Securities Ltd.)駐香港的分析師陳志豐(Michael Chan)表示,中國政府2007年財政預算中用于鐵路投資的人民幣3,320億元中有77%將投資于此類土木工程項目。

  法國阿爾斯通交通運輸亞太區高級副總裁馬克?查蒂拉(Marc Chatelard)指出,要想在中國鐵路市場做成生意,最關鍵的還是要在價格上戰勝競爭對手。

  除此之外,中國還要求獲得鐵路合同的外國制造商向中國合資伙伴轉讓技術,以作為在華獲得利潤的交換條件。例如,德國西門子公司已同意將60列高速列車中的57列放在中國生產。與飛機制造商等許多高科技產品生產商一樣,這些外國公司面臨這樣一個難題,一方面要教給中國人足夠多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防止他們獲得與自己分庭抗禮的競爭能力。

  盡管如此,中國鐵路系統升級擴張計劃對于任何供應商來說都是不容錯過的機會。西門子公司的德克?霍克稱,除中國外,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能讓每一家高科技列車制造商都能分一杯羹的市場了。西門子公司最近剛剛獲得一份價值1.9億歐元的京津高速鐵路建設管理合同。

  通用電氣公司的很多產品也深得中國鐵道部歡心,其中既有內燃-電力機車,也有信號技術產品,這家總部位于美國康涅狄格州費爾菲爾德的公司估計,中國鐵路市場的年營業額超過30億美元。通用電氣公司旗下鐵路設備生產商GE Infrastructure的發言人帕特里克?賈維斯(Patrick Jarvis)表示,公司若干節能型貨運機車很有希望贏得中國的訂單。

  曾協助法國開發TGV高速列車的阿爾斯通之前也獲得了價值3.72億歐元的320輛機車訂單。阿爾斯通已向上海市軌道交通系統出售了數百個列車車廂,它最近又贏得了趕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向北京地鐵提供信號設備的合同。

  中國對鐵路設備的需求是如此迫切,以致于中國政府必須將訂單分配給數家公司以便實現及時交貨。盡管如此,中國政府對供應商的選擇也不乏外交色彩,這與中國的客機采購如出一轍。例如,法國總統希拉克(Jacques Chirac)去年10月份訪華期間,阿爾斯通便與中國方面簽訂了500臺貨運機車的供貨意向書。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