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市場體系發展農村物流
2007-2-13 14: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代表委員介紹
劉中會:省人大代表,壽光市委書記
張萬峰:省政協委員,鄄城縣農業局副局長兼蔬菜辦公室主任
發展農村物流,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
劉中會:發展農村現代物流,建立起完善的市場體系,既能有效地解決好農業生產中農副產品的運輸和儲存、保證農用物資的及時供應問題,也能通過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發展農村物流,對廣大老百姓來說非常重要。從我們最關注的增加收入方面來說,我們種出來的農副產品,要通過流通領域運往外地,流通領域不暢,就會出現產品銷不出去,價格下降,甚至出現菜賤傷農、果賤傷農等現象。農村物流搞好了,以農產品為主的龍頭企業也就有了原料保證,他們可以通過打品牌等方式,向城市各大超市、社區菜市場及農貿市場等配送農產品。有了市場保障,咱們種出來的農副產品才會源源不斷地到達消費者手中。
壽光的主打產業是蔬菜。這些年來,通過發展高效農業,我們種出了大量的優質蔬菜,怎樣把這些菜運出去,使其變成老百姓手里的錢?必須靠農村物流。搞好農村物流,首先要建好市場體系。壽光如今已形成了全國較大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也是北方很大的蔬菜集散地,據統計,光蔬菜批發市場一年的交易量就是25億公斤,壽光菜價成了北方地區菜價的晴雨表。所以我們要繼續建好市場,讓老百姓種出來的菜能賣出去,而且能賣個好價錢。其次是發展骨干流通企業。這些龍頭企業通過對蔬菜進行深加工等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活力,這樣,就算種出來的菜再多也能及時消化掉,并使得蔬菜能夠增值,增加種菜的效益。
農民不能像城里人一樣通過網絡及時獲取各類市場信息,信息不暢已成了農村物流發展的瓶頸。下一步要大力推進農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設,利用信息平臺把多種現代化物流技術逐步滲透和運用到農村物流建設中,讓有用信息能夠及時到達農民的手中并加以利用。
產、運、銷都要讓人放心
張萬峰:農產品流通的過程,也是一個增加其附加值的過程。在流通領域,我們可以對農副產品進行深加工,通過包裝處理等方式,將“毛”產品變成“精細”產品,再銷往各地。反過來講,銷往農村的商品也要通過流通方式到達農民手中,如農資、生活用品等,通過建立超市降低了銷售成本,也就降低了農民所購物品的價格。
農村物流,很大一部分體現在鮮活農產品的運輸上。做好農村物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有放心基地,生產出來的農副產品可以放心地運出去,讓消費者買著放心,這也就保證了我們生產出來的東西有了市場。生產出放心農副產品,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業的指導,加強對農藥、化肥的使用管理。二是物品的流通渠道要暢通。有些地方通過對運輸工具發放綠卡的形式進行管理,對農民自己配備的運輸工具頻繁進行檢查,為避免被查到罰款,不少人采取晚上行動、白天休息的晚出早歸作業方式,給運輸戶增加了無形的負擔,這類情況應避免。三是目前有些大型連鎖機構紛紛進村辦銷售點,建議這些機構要從源頭上把好商品的質量關,派送到各個銷售點的商品一定要保質保量。現在有些銷售點賣出的商品質量不過關,如有的化肥竟是不合格產品,一查,竟然還是在全國范圍內銷售的。在一定程度,這些連鎖機構方便了大家,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他們提供的商品也深受農民喜愛,建議在商品進貨方面還是要把好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