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宏觀上切入逐步提高港口的國際競爭能力
現代港口是不同運輸方式交匯的最大、最重要的集結地。港口要發展現代物流業實現跨越發展,必須從宏觀上切入,制定現代物流發展戰略,逐步提高港口的國際競爭能力。
1.協調一個長遠發展規劃:必須把港口現代物流發展戰略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在一定時期內各項建設發展的綜合部署,是指導城市各方面建設的藍圖。港口物流業的發展要求港口布局和建設合理化、科學化,要充分重視鐵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運輸方式一體化的交通網絡建設,把完善服務和信息功能放在優先地位。另外,要重點突出港口物流地位,促進臨港產業的發展,特別要以建設臨港工業基地為重點,加快發展以工業園區為依托的臨港產業群。
無論是現代物流基地的規劃、建設,還是商務平臺、信息平臺的規劃、建設,都要涉及城市總體規劃和經濟發展項目。港口城市制定城市總體規劃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港口發展要素,采納港口方面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為“以港興市”和城市發展提供規劃依據。另一方面,港口制定現代物流發展戰略一定要結合城市總體規劃,按照城市建設總體要求,滿足跨越式發展需要。
2.瞄準一個總體發展方向:從實際出發建設現代物流中心
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強的現代物流發展戰略,一般都會描繪一個現代物流總體發展方向:這就是建立港口物流中心,這突破了原有港口作為單一交通樞紐基礎設施的設計理念。為此,必須根據現代物流的功能要求,對港口資源進行重新整合,通過功能多元化、標準國際化、布局合理化、管理現代化和運行高效化的改造,使港口功能適應未來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和國際物流網絡節點的要求,早日建成現代物流中心,以全面提升港口競爭力。
3.把握一個總體發展方向:逐步實現港口建設和經濟發展與現代物流發展互動
港口和物流的發展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現代港口的發展正呈現如下幾個特點:一是深水化。深水碼頭建設和集裝箱發展是各港的最愛。二是網絡化。港口布局規劃將趨向于中心港、區域性樞紐港、區域性喂給港三個方向發展。三是信息化。客戶的需求也正由實體交易轉向虛擬交易。因此,愈來愈多的港口在制定“十一五”發展戰略時,不約而同地將發展現代物流作為主要內容之一,實現港口發展與物流發展同步進行,在宏觀上采取了一系列大的舉措:一是改造主業。在現代物流中,港口之間的競爭正在逐步演變為物流鏈之間的競爭。改造主業就是運用現代物流的理念和運營模式,改造港口現有的經營機制和組織模式,拓展傳統的裝卸主業功能,把提高貨物通港效率作為港口建設和運營的主要指標,把組織和開發物流鏈作為港口生產經營的主要任務,以提高港口所在物流鏈的核心競爭力。二是系統剝離。將港口系統的自理物流作業剝離出來,集中起來形成一個物流部門,作為“利潤中心”獨立運作。它既為企業服務,又允許對外承擔第三方物流服務,逐漸變為完全獨立的以提供“供應物流服務”為主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三是協作發展。積極與物流服務商建立一體化合作關系。即讓出部分港口設施如碼頭、倉庫、堆場給擁有物流鏈的企業,讓它們在港區內從事企業物流,轉變港口企業自己經營物流的傳統觀念。或者與航運、公路、鐵路等運輸企業共同構筑物流鏈,形成綜合優勢。或者與生產要素市場和消費市場資源整合,在港區內或鄰近港區建立物流基地,形成交易市場,開拓物流鏈。
從微觀上切入穩步提高港口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
港口發展現代物流大有可為。要搶抓機遇,結合港口自身實際,迅速從微觀上切入,乘勢而上,逐步推進現代物流發展,不斷提高港口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
1.整合港口基礎設施,在流程上實現與物流的“零倉儲”
要充分發揮港口基礎設施完善優勢,按照發展現代物流要求,有的放矢地整合堆場、倉儲、碼頭等基礎設施資源,并對港口配套設施進行技術改造,合理安排作業流程,科學部署作業流水線,提高設備設施利用率,將港口的核心硬件從以碼頭、岸吊為主體轉向以倉儲和水平運輸為主體。在縮短貨物在港停留時間,提高港口通過能力,降低船舶在港停留時間,完成貨物集散的功能上做文章,以使貨物“流動”得更為順暢,在港口流程上實現與物流的“零倉儲”。
2.確定服務類型,發揮競爭優勢
要根據港口功能定位和現代物流發展戰略,確定物流服務類型,因港制宜形成自有的特色物流。港口服務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以貨物裝卸為主的核心服務;二是利用不同的裝卸機械、運輸工具,在特定的貨場完成貨物裝卸、運輸、堆碼、儲存的輔助服務;三是向貨主提供優質、便捷的貨物交接的延伸服務。樞紐港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術和實力優勢,向物流中心方向發展;中小型港口則應根據業務范圍,選擇與大型港口聯營等方式找準物流服務的切入點。港口企業應以客戶需求為中心,規范服務,提高核心服務質量,發揮競爭優勢。
3.強化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是發展現代物流的重要特征。應用信息化手段,可實現物流全過程的可視化、自動化、無紙化和智能化,將運輸、裝卸、倉儲、包裝、配送、流通加工及信息處理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作為一個系統來管理。首先,應當建立港口EDI中心,實現電于通關和貿易無紙化,建立公共交易平臺,擴大增值服務。其次,應建立覆蓋輻射區內的所有商業流通和倉儲運輸企業的網絡平臺,實現各有關機構的信息充分互聯。再次,要建立物流發布和資源交換系統,實現資源充共享和交換等。第四,要將港口與各方尤其是要與海關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開放的有機整體,提供諸如貨主跟蹤涉及貨物狀態、貨物交接單證、辦理和管理提單、通關、聯運、倉儲儲存情況、船期預告、泊位使用情況、貨運市場行情等信息。總之,要充分利用條碼技術、數據庫技術、電子訂貨系統、電子數據交換、快速反應及有效的客戶反映、企業資源計劃等信息技術,不斷完善港口物流信息系統,逐步實現現代物流質的飛躍。
4.尋覓戰略合作伙伴
要在物流鏈上盡可能多地尋覓和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首先應該加強與港口相關的終端物流和干線物流的合作。不僅要在國內尋覓合作伙伴,還應該在國際上尋覓,并有重點地發展國際物流。其次,應加強與國內外有實力的船公司的合作,實線“強強聯合”,在把握樞紐港的基礎上,狠抓干線港、中轉港及支線運輸網絡的建設,以便使港口在物流節點上提供零間斷。再次,要跨行業尋覓戰略合作伙伴,使港口物流在完成傳統作業的基礎上,還可以開展貨物精選、加工、包裝等業務,使進出口業務增值,創造最大的增值。第四,積極與相關部門通力合作。政府有關部門通過政策引導、規范市場等手段,為實現現代港口物流的發展營造公平、開放、有序競爭的宏觀環境。同時,港口要積極爭取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尤其是要爭取各項優惠政策,促進現代物流健康發展。
5.大力培養物流專業人才
現代物流管理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正向技術化、信息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現代物流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人才的競爭。通曉現代物流管理的技術人才是港口物流業發展的關鍵。現代物流經營管理人才除具備良好的貨物和貨運知識外,更要掌握電子物流經營管理技術,還要具備商務平臺、信息平臺運作技術。港口在培養具有開拓精神的高級管理人才的同時,尤其是要造就一支物流技術骨干隊伍。(作者單位:蕪湖港口有限責任公司)
上一篇:現代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