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外資壟斷降低暴利 進口渠道將放寬
2007-12-9 12: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1月20日,商務部機電和科技產業司、國家工商總局市場規范管理司以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廣州召開了進口汽車市場規范工作研討會;11月28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天津市保稅區國際汽車城再次召開《汽車品牌管理辦法》暨《進口汽車入境驗證管理工作實施細則》座談會。 這是兩次指向明確的會議。在兩次會議上,有關人士同時提出建議——通過適當放開“平行進口”的方式,來弱化外資對進口車市場的壟斷。“自《辦法》于2005年10月1日起全面執行以來,中國汽車銷售市場出現的不規范現象和眾多經銷商的不滿情緒已經引起了政府部門的充分重視。
● 放寬“平行進口”渠道?
如何打破外資對進口車市場的壟斷格局?在11月20日的研討會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情報所總工程師黃永和建議適當放開“平行進口”。據介紹,目前有大約7~8%的汽車是通過“平行進口“方式進入國內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平行進口“可以保護消費者和經銷商的利益,同時降低外資和總經銷商的暴利。
平行進口商品也稱為“水貨“,但不是通常所指的“假貨”或“冒牌貨”。一般是指除總經銷商以外的其他進口商從產品原產地進口的商品,這類商品一般售價較低。按照現有的《辦法》規定,所有汽車應當實行品牌銷售和服務。外國汽車公司可在中國投資設立總經銷商或者授權境內企業作為總經銷商,總經銷商負責從國外進口,然后分銷給各地的授權經銷商。
但是,目前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開始在中國設立獨資公司作為總經銷商,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高級工程師傅培昭表示,根據該商會的統計,目前我國進口汽車前四大來源地是德國、日本、美國和韓國,主要的進口商都是國外汽車公司在國內設立的獨資或者合資公司。
目前國內幾家大型的汽車經銷商也與外國公司建立了緊密的關系,這些國內企業大多只是外資的總代理商而已。但是它們的地位和獲得的利益遠遠高于普通的授權經銷商。外國公司通過設立總經銷商或者指定總經銷商的做法,加強了對進口汽車數量、品種以及價格的控制。由于中間環節的存在,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上的進口車價格往往很高。
我國并沒有專門的法律規定不允許“平行進口”,世界各國也是如此。事實上“平行進口”的口子一直是開著的,只是比例很小。根據2004年商務部92號公告,只要符合規定,凡獲授權的企業,都可到商務部申請自動進口許可,不一定是總經銷商,經銷商也可。但是《辦法》實施之后很難進行“平行進口”,非品牌經銷商的“平行進口”行為是非法的,品牌經銷商進行“平行進口”又違反與汽車生產廠家的合同。另一方面,“平行進口”產品的售后服務無法解決。
大眾汽車此前出臺政策,稱不負責這類產品的售后服務。奔馳、寶馬盡管已經實行了全球聯保,但在中國市場卻是例外。11月29日記者詢問北京一家寶馬授權經銷商,工作人員明確表示“水貨”車不保修。而此前黃永和在日本市場考察時發現,“平行進口”的奔馳、寶馬汽車可以獲得售后服務保障。生產商對于產品的售后服務負有責任。目前汽車生產廠家和經銷商簽訂的合同本身就有一些“霸王條款”,這些合同條款在傅培昭和黃永和看來,是應該得到修改的。
盡管專家提出了建議,但是“平行進口”渠道能否放寬還是未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執行會長表示,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需要和有關部門、各個品牌的總經銷商協商。
● 籌備進口汽車工作委員會
11月20日的研討會,同時也是成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進口汽車工作委員會的籌備會議。會議上已經通過了該委員會的章程。出席會議的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有關人士都對成立這個委員會表示了支持。之前盡管有些經銷商對于《辦法》提出了意見,比如“500名經銷商聯名上書”。但這些并非是一個有組織的行為,提出的意見也很難被采納。
陳立波對于籌建中的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進口汽車工作委員會抱有相當的信心,“這個組織將成為連接經銷商與政府部門的一個溝通渠道,加強與總經銷商、授權經銷商,以及其他各類經銷商、進口商、研究機構和政府部門的聯系。”進口汽車工作委員會的工作是完善政策法規;打破總經銷商獨家壟斷局面,建立總經銷商與經銷商平等的貿易關系;加強對跨國公司轉移定價的管理,進行動態定價核查;加強行業監督、自律。
按照陳立波的設想,進口汽車工作委員會成立后將制定一些行業標準,約束進口汽車總經銷商和經銷商的行為,同時依照《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來保證國家、進口汽車經銷商、總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利益。黃永和表示,進口汽車工作委員會將參與審查汽車經銷商和外國汽車生產商、總經銷商簽訂的授權經營合同,以此來保證經銷商的利益。
目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已向上級提交了設立進口汽車工作委員會的申請,并已經原則獲得國資委的同意,11月20日的會議上已經討論通過了委員會的章程,正在民政部辦理相應手續并計劃于明年1月召開首次會員大會。參加研討會的某大型經銷商代表表示,進口汽車的主導是外國汽車企業,進口汽車工作委員會的工作不能回避與這些企業的溝通,不能搞對抗。“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各大品牌的總經銷商也將成為這個委員會的會員。”成立進口汽車工作委員會只是權宜之計,下一步應該成立一個國家級的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