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航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簡稱" ACL")成立于 2004 年12月1日,它是北京航空貨運大通關基地的經營運作主體, 也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為迎接2008年奧運會而擴建的新貨運區的物業開發商和經營管理商。ACL 作為經營運作主體,正在整體規劃、建設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航空貨運大通關基地,目標是配合機場飛行區和第三航站區的擴建,使北京首都機場成為東北亞國際航空物流樞紐。該基地占地的面積達400萬平方米,規劃了5個主要的功能區,包括:航空貨運站區,國際快件監管中心、進出口貨物海關監管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和包括首都機場海關在內的新辦公區。所有貨運設施與停機坪相接壤,并與跑道相通。其中,保稅物流中心(B型)首期規劃5萬平方米,已經獲得國家海關總署的正式批準,是國內首家獲中國海關批準的公共型保稅物流中心,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設立在空港口岸的國家級保稅物流中心。
由于航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的快速發展,人員日益增多。這就要求公司必須對內部人員進行嚴格的管理:每位員工進出場所的權限必須加以明確和限制,防止普通員工擅自進入重要場所,防止恐怖分子利用員工的丟失證件進入限制區域,避免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給企業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較大損失。
實際應用:
通過對園區內部的人員、車輛、集裝箱、貨物等關鍵因素使用RFID電子標簽,為其建立獨特的身份證明文件,通過遠程讀取、人車物配對等方式,實現安全監管力度與港口作業效率的同時大幅度提高,并使得兩者達到最佳平衡的狀態。
項目效益:
對園區內人員、車輛、貨物動態數據信息的實時采集
實現了對人、車、物的自動身份識別及流向記錄
實現了各級部門對園區內進出口貨物的有效監管
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加強物流服務體系建設與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兩方面工作
縮短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大通關園區工作效率
改善園區內部的交通環境,提高了貨物運轉效率
簡化貨物出入庫流程
實現貨物的實時盤存,減低差錯率
降低園區內客戶的運營成本
系統結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