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壘“壘”起出口障礙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配額、關稅等傳統貿易壁壘手段正被逐步削弱,涉及合格評定程序、標準和技術法規等的技術性貿易壁壘(WTO/TBT)開始取而代之。據悉,在遇到技術壁壘的寧波企業中,約三分之一的企業因達不到產品技術標準要求、有毒有害物質限量要求、環保節能要求等標準和技術法規要求遭受損失。另有三成企業在合格評定程序中,受到檢驗和認證程序費用高、不透明、手續繁瑣、額外信息要求多的影響。
從調查看,遭受壁壘影響的企業受到的直接經濟損失構成中,取消訂單和新增額外費用是主因,兩項分別占到直接經濟損失總額的七成多和兩成多。銷毀貨物所帶來的直接損失僅占2.09%。按損失額度看,日本造成寧波市企業直接損失最大,占總額的36.4%,但受影響的企業較少,主要為農產品出口企業。其次是歐盟,造成直接損失占總額的34.9%,但影響企業多,占四成多,主要為機電類出口企業,機電類產品因受歐盟RoHS指令和WEEE指令影響,需要新增不少額外檢測項目。
企業尚未引起足夠重視
WTO各成員國在出臺可能對貿易造成重要影響的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方面的相關措施時,會通過WTO秘書處向各成員國散發有關信息的官方公告,各成員國可在一定期限內對相關內容作出評議。參加評議會,提出自己的異議和觀點反饋給制訂方,本是寧波企業跨越技術壁壘最為直接和有效的途徑,但寧波企業并未將機會牢牢把握住。
2005年,寧波市標準化研究院先后就智利提出的玩具安全標準、美國提出的打火機安全標準等十余項新技術壁壘組織過多次專題評議,但每次響應的寧波企業總是寥寥。據調查,寧波市部分企業特別是小企業,對技術性貿易壁壘重視不足的原因,一方面是企業規模較小,轉產頻繁。一旦發現某種產品遇到技術壁壘,首先考慮放棄這個產品的市場;另一方面是因為小企業技術力量還很薄弱,沒有足夠的技術力量來跟蹤、分析壁壘的動態信息及對本企業的影響,更不用提研發新技術、新工藝跨越技術壁壘了。
跨越壁壘需要共同努力
目前,許多企業嘗試從互聯網、客戶等多個渠道去了解出口市場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動態信息,可是由于信息來源缺乏權威性,讓企業無所適從。為此,寧波市標準化研究院開發了寧波市WTO/TBT通報預警系統,收集并分類整理了較新和齊全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通報及相關信息。企業進入該系統就可查詢了。
專業人士指出,技術性貿易壁壘特點在于技術性較強,目前我國的科研基礎還較薄弱,當國內企業評議新通報時,很難以大量翔實的科研數據作為支撐駁斥對方的不合理要求,通過研發新技術、新工藝來跨越技術壁壘更非易事。專業人士同時指出,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應對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包括多個部門的協調推進,但現實是,目前應對工作的許多寶貴資源仍然割裂在各個行政部門內,還無法真正實現相關信息快速流動和傳遞,這也給企業及時掌握國際上的動態信息造成了不便。
上一篇:法國媒體:中國的競爭力將不斷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