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0月消費形勢呈現“四高一穩”的特征
2007-12-6 15: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6年上半年和2007年上半年城鎮居民八大類消費支出比較
今年以來,在國民經濟持續高增長、收入水平不斷增加和消費環境日趨改善等有利因素推動下,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呈現出本輪經濟周期以來最強勁的增長勢頭,消費需求的良好態勢可概括為“四高一穩”的特征。
1.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和實際增長皆為10年來的較高水平
今年消費需求在去年高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增長呈現逐季加快的態勢。一季度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4.9%,二季度增長15.6%,三季度增長16.8%。1-10月累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090億元,同比增長16.1%,其中10月增速高達18.1%,為全年最快增長。1-10月累計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5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提高2.4個百分點,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增長的最高速度。
由于今年物價漲幅較高,可能有人認為消費需求只是名義增長較快,實際增幅有限。但分析表明,扣除物價因素后,1-10月消費品零售額實際增長12.3%,仍是1997年以來消費品零售額實際增長的較高速度。(參見下圖)
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增長和實際增長雙雙呈現較快增長,表明經過多年的經濟結構調整和消費政策引導,我國已告別消費低迷的狀態,經濟高增長成功地由生產領域轉向消費領域,穩步攀升的新一輪消費增長將成為引領經濟持續增長最重要的因素。
2.消費與投資增長率差距縮小,關系趨于協調
今年以來在國家“有保有壓”投資調控政策的作用下,投資結構趨于優化,速度有所減慢。1-10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9%,增速比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而消費需求穩中趨旺,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呈現逐月加快的態勢。1-10月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增長16.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5個百分點。2004-2006年連續三年消費品零售額實際增長高于GDP增幅,今年1-10月份消費品零售額實際增長12.3%,繼續高于經濟增長,消費與投資增長關系趨于協調,差距縮小。
3.住宿、餐飲業等服務消費對零售額的貢獻率大幅提高
按照零售業態劃分,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由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以及其他行業三部分組成,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結構的變化,今年以來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主要表現為速度加快、比重提高、貢獻率提高三大特點。
從增長速度看,今年1-10月住宿和餐飲業增長18.6%,同比增速提高2.6個百分點,比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增幅高2.6個百分點,比其他行業零售額增幅高14個百分點。從比重看,今年1-10月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占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為13.9%,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從貢獻率看,今年1-10月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5.7%,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2.7個百分點;1-10月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拉動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53個百分點,拉動作用高于去年同期0.74個百分點。
4.消費者信心指數創近三年來的新高
消費者信心不斷增強、未來預期向好是促進消費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在多種因素的促進下,2005年以來消費者信心指數呈現穩步提高的走勢,今年消費者信心指數更是逐季升高,今年一、二、三季度分別為95.8、96.8和97.0,目前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是近三年來的最高水平。國家信息中心研制的消費景氣燈信號系統顯示,今年三季度在七大類影響消費變化的因素中,預期因素是對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影響最大的因素,綜合得分為20分,構成預期因素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和“未來收入信心指數”雙雙處于增長最快的紅燈區。宏觀環境因素、市場因素和收入因素依次得18分、18分和16分,影響作用位居第二、第三和第四位。
我國經濟在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下持續平穩高速增長,經濟擴張周期一再延長,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大幅增長,在財力豐沛的條件下,國家有計劃的調整收入分配格局,讓老百姓更多地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有研究表明,過去15年中國的工資上漲是全世界最快的,三年以前這種工資的上漲主要反映在城市勞動群體的工資上漲,最近三年農村在城里打工勞動力的工資也在大幅度上漲。國內經濟持續高增長、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幣升值以及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提高是消費者信心持續走高的主要原因。
5.八大類消費支出有增有減,恩格爾系數趨于平穩
消費結構決定消費總量,根據對城鎮居民八大類消費支出分析,1-6月份家庭設備用品、衣著、交通和通訊、食品、醫療保健和雜項等六類消費支出增速明顯快于上年,娛樂教育和居住兩類支出增速有所減緩,參見下表。
雖然今年以來糧食和肉禽蛋類等食品價格持續上漲,但食品消費并非增長最快的支出,食品消費支出增長14.25%,排在第四位,食品消費占總消費的比重無明顯變化。計算表明,今年上半年城鎮居民食品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7.11%,與去年同期的水平持平;而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生活消費現金支出中食品支出所占比重為36.7%,低于去年同期36.8%的水平。恩格爾系數平穩甚至下降的態勢,充分說明雖然價格上漲導致食品消費支出增長較快,但是,由于目前消費需求處于新一輪上漲周期,居民總消費中其他各類消費支出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因而食品消費的比重趨于穩定。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居民消費需求確實進入全面升溫的階段。
今年1-6月份,城鎮居民八大類消費支出中增長最快的是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同比增長23.08%,比去年同期增速大幅提高12.71個百分點,占總消費的比重也提高了0.45個百分點。居民當期收入和預期收入持續看好是家庭設備用品消費快速增長的經濟基礎,而工業消費品價格穩中有降與CPI連連上漲形成鮮明對比,良好的性價比激發了現有和潛在的購買欲望。此外,目前商品房銷售快速增長,人們在追求更高生活質量愿望的驅動下,家用電器、家具和裝飾品等家庭設備用品成為新房最重要的支出部分,此類消費支出高速增長是必然趨勢。
6.今后幾個月消費將繼續快速增長,預計全年增長16.4%
今年1-10月無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還是居民分類消費支出均呈現近年來的最快增長,這一增長趨勢在今后兩個月不會發生逆轉,消費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主要支持因素:
一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勢頭不會改變,企業盈利仍將保持較高水平,1-8月企業實現利潤增長37%,速度快、效益好的經濟運行環境有助于生產和消費形成良性循環,支持消費擴大。
二是城鎮居民提高工資和補貼標準政策陸續兌現,農民在政策傾斜和農副產品漲價的雙重作用下,收入增長有望超過前兩年,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將成為消費的快速增長有力推動。1-3季度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分別為13.2%和14.8%,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3.2和3.4個百分點。農民收入增幅首次超過城市增長。
三是今年我國資產價格快速上漲,一部分中高收入階層在房地產市場投資中獲利豐厚,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通過證券市場成為股民和基民,充裕的資金供給使資本市場的火暴行情不斷延續,眾多中小散戶投資者在今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投資收益,不斷凸顯的財富效應將大大刺激居民消費需求的迸發。
四是社會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降低了居民未來支出的壓力,相應增加了當前消費的增長。前三季度,財政用于社會保障和就業的支出3089億元,增長29.5%。9月末,全國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社會保障力度加大,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減少,將刺激即期消費的擴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消費品零售額快速增長有消費需求自身擴大的因素,也與今年物價水平漲幅較高有關系,特別是8-10月份消費品零售額平均名義增速大幅提高至17.4%,直接受到物價高增長的拉動。預計今年物價上漲的高峰在8-10月份,11月份以后,隨著秋糧豐收和豬肉供應逐步得到改善,物價漲幅將出現回落,因而四季度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增長將比目前有所放緩。
此外,根據商務部的最新調查,今年下半年部分主要消費品十年來首次出現供應偏緊。600種主要消費品中5種供應偏緊,這是1998年以來首次出現的現象。供應偏緊的商品主要是豬肉、豬排骨、花生油、豆油、菜籽油,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5種商品供應偏緊不利于消費的快速增長。
綜合判斷,今年全年將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8941.2億元,同比增長16.4%,比上半年加快1個百分點,比2006年增幅提高2.7個百分點,這是1997年以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增長的最快速度。考慮到今年物價漲幅較大,消費實際增長大約在12.8%左右,高于去年同期0.2個百分點。
分城鄉看,預計城市消費品零售額達60201.8億元,同比增長16.8%,增幅高于去年2.5個百分點;縣及縣以下完成消費品零售額28739.4億元,同比增長15.6%,增幅高于去年3個百分點。農村消費增速提高幅度大于城市0.5個百分點,城鄉消費增速差距由去年的1.7個百分點縮小為1.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