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協會專家提醒您注意:小快遞公司“三宗罪”
2007-12-4 15:2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年來,物流公司逃單、損貨、騙貨等行為屢屢發生。為此,物流協會專家提醒大家要擦亮眼睛,認清小快遞公司的“三宗罪”。罪之一:
轉遞現象嚴重
秦小姐數天前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手里有一個我的快件,讓我過去取。”第二天秦小姐到那兒一看,是個在民宅內辦公的快遞公司。
后來秦小姐了解到,這家“快遞公司”是從另外一家快遞公司手里攬下的活兒,那家快遞送遞范圍是有限制的,可秦小姐所在的區域不屬于他們送貨范圍,所以無法將快遞送給秦小姐。
點評:沈陽現代物流協會秘書長馬忠憲告訴記者,目前,轉遞在快遞業內是一個普遍現象,“一個小公司沒有那么大的投遞網絡,就幾家公司聯合起來投遞,每個公司負責一個區域,如果投遞的地址錯誤了,負責這個區域的往往不會給送到正確的地址,為了避免返回的層層麻煩,只好讓收件人自己來取!”
層層轉遞使貨物周轉的過程增加了,加大了貨物損壞的幾率,也使送貨時間被延長。罪之二:
遞送郵件隨意
郭女士前兩天接到了快遞來的書,“當時快遞員直接送到我手上,我就簽收了,因為正好我也從網上訂了書。”
郭女士說,當她打開包裝后,發現里面的書不是她訂的,“因為是會計專業的書,我猜是我們單位財務部跟我重名的同事的書,拿給她,果然是她訂的。”
“我后來就想,萬一俺倆不是一個單位的,我把書收下了,還沒辦法退還了。”郭女士說,通過這一點就感覺快遞公司的服務不是十分規范。
點評:郭挺睿律師說:“光我接手要告快遞公司的案子就有七八個了,但一般很難解決。”
他說,一個案例是一客戶通過快遞公司運輸一批價值9萬多的液晶電視,但被人冒領,“快遞公司稱自己也是受害者,冒領人才是真正的過錯方,來回推卸責任。”罪之三:
業務員私下攬活
王小姐由于工作原因經常需要快遞,“我從同事那里要來了一個快遞公司業務員的手機,我們都不知道那是什么快遞公司,每次業務員來都說,要郵東西直接給他打電話。”
王小姐說,快遞過好幾次東西,始終不知道這個業務員是哪家快遞公司的,“每次也給一張紙,但上面也沒有他們公司電話什么的,公司名字也看不清。”
點評:某外資快遞公司的經理告訴記者,一般來說國際上的快遞公司都不允許業務員向客戶留自己的電話號碼,“公司都會有統一的名片,客戶需要的時候可以向客戶留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