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棉紡會探討中國棉紡業走向何方
2007-12-3 12: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至今年底,中國棉紡織行業的總產能將超過1億紗錠。今后,中國棉紡織行業要在國際競爭中保持優勢,必須以全面提高產業創新能力為核心,加快紡織行業先進生產力建設,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11月23日,在重慶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棉紡織會議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徐文英表達了以上觀點。 本屆中國國際棉紡織會議的主題為“科技與創新,發展與自律,競爭與合作”。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陳樹津、徐文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秘書長楊紀朝,重慶市副市長馬正其出席了會議。來自印度、巴基斯坦、韓國、美國、德國、瑞士等國家的棉紡織業、棉花業、紡機制造業的專家,以及來自國內各省市行業協會、棉紡企業的代表,圍繞國際棉紡織產業的發展趨勢與競爭力、當前國際貿易環境下的棉紡織市場走向等議題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許坤元在報告中著重對中國紡織工業今后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他說,目前中國紡織工業在全球紡織產業結構中,總體仍處在加工制造業的地位,自主創新能力弱,企業研發投入不足,研發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落后的技術裝備仍然占相當比重,企業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粗放,品牌創新含量低,國內高端市場基本由國際品牌覆蓋。許坤元認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結構調整,實現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既是國際國內形勢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中國從紡織大國發展為紡織強國的必然選擇。在此過程中,中國紡織工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自主創新和著力打造自主品牌,最終實現產業升級。
徐文英向與會的各國嘉賓介紹了中國棉紡織行業近年來的發展策略和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十五”期間,中國棉紡織行業取得了快速發展,產業技術結構得到優化調整,出口逐年增長,行業經濟運行質量良好。同時,“十五”期間全國棉紡織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40%,居紡織全行業之首。2007年預計增加1000萬錠,預計到年底全行業總產能將超過1億錠。
徐文英表示,產能過快增長勢必帶來一些突出的問題,比如棉花供需矛盾突出,棉價升高,企業效益下降;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中低檔產品供大于求,利潤率下降;企業能源、勞動力、環保壓力增大等。他認為,對于棉紡行業來說,1億錠的規模不算小了,供大于求的矛盾已經出現,加快科技進步、促進產業升級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首要任務。今后,企業要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先進的技術裝備和工藝上,投入到產品創新上,把產品質量放在首要位置,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的贏利水平,從而實現中國棉紡織行業的持續發展和進步。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還參觀了位于重慶萬州的由山東如意集團投資興建的重慶三峽技術紡織有限公司。該企業將于年底投產的25萬錠精細絡聯生產線,代表了當今緊密紡的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