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年終特稿:2007年中國全面崛起
2007-12-29 12:4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世界銀行最新報告:中國經濟規模居全球第二
在海外感受中國的崛起
袁鵬:美國三大手段延緩中國崛起
美高中生眼中的中國:中國崛起意味著美國落幕?
從深層陸地的石油開采到很少有人涉足的太空領域的探索,在2007年,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似乎已經體現在各個方面??這種上升態勢將伴隨著奧運會的到來,被載入史冊。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搭載著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發射。 嫦娥一號發射升空后順利進入繞月軌道并傳回月球三維影像,標志著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它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
中國GDP不急著趕超德國
在經濟持續5年呈現“兩位數”的增長后,中國經濟總量即將超越德國位居世界第三,在過去的12個月間,這個“亞洲巨人”的財富增長在國內外都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力。
在上海,伴隨著投資者資金的不斷注入,中國股指的攀升速度甚為壯觀。與此同時,整個中國到處是新建起的摩天大樓和工廠。
當然,在世界享用著無盡的中國產品和因中國而生的諸多商機的同時,中國影響力的提升也衍生出一些國際貿易問題。
歐美不斷向世界貿易組織施壓,表達他們對中國貿易不公行為的不滿,比如盜版現象。人民幣匯率也成為了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關系緊張的一大原因。“中國制造”的聲譽在今年也遭受了嚴重損害。
盡管如此,中國的出口神話經受住了這些問題的考驗。今年,中國的貿易順差總額超過2000億美元,創下了歷史新高。
中國在其他領域的地位上升也令外界憂心忡忡,但這個愈發自信的亞洲大國聳聳肩,并不在意如蘇丹問題上的其它國家無理指責,并繼續前進。
中國正在彰顯走自己的路的決心。盡管美國多次聲稱伊朗是核威脅和恐怖主義的支持者,但中石化依舊與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簽訂了價值20億美元的合約,由中國開發伊朗境內的一個大油田。
中國另一個高調的行為是1月份進行的太空試驗。試驗的成功令美國軍方憂心忡忡,但中國多次強調這是和平太空計劃,并在10月份首次發射探月的“嫦娥一號”。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經濟的崛起給環境問題帶來了負面效應。國際能源機構11月說,中國今年可能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首都北京的空氣狀況也是一個令2008年奧運會組織者極為關注的問題。奧運會還成為了一些披著“人權衛士”外衣的批評家的平臺。
但無論如何,奧運會的準備工作都可稱得上是完美,中國正朝著“把奧運會辦成全球盛會”的既定目標前進。香港嶺南大學政治學教授布賴恩?布里奇斯說:“通過舉辦奧運會,中國成為世界主導力量之一的事實將被廣泛認同,中國也有能力辦好這樣的全球盛會。”